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荷 《中国减灾》2011,(2X):62-63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亦称踏青节,又叫探春、寻春节。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与"谷雨"之间,为三月节,在阳历4月5日前后。这个节气表示春天气候温暖,草木葱茂,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在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播。提到清明节,人们常常会想到扫墓、祭祖、踏青、  相似文献   

2.
清明习俗     
赵书 《北京观察》2014,(3):66-67
正人们在清明期间缅怀先人,沉静思索,追古怀远,知死乐生,追寻春天的希望,是一个集哀思和踏青于一体,怀念先烈和亲近自然共一时的极具中华民族浪漫情怀的节日。"清明"最初指的是节气。《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时间在农历三月间,公历在4月5日前后。清明在古代又有"植树节"、"踏青节"、"聪明节"等称谓,与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等并称为我国  相似文献   

3.
微主题     
《台声》2014,(5):110-110
<正>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扫墓的日子。而此时适逢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时节,正是人们踏青游玩的好时候。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现如今,人们也常常选择在清明假期出游、活动。今年清明刚过,让我们跟随大家脚步,去看看#清明那些事儿#在我们泰州,每年清明节的时候,会举行划船比赛,称为"撑会船",以表现对英烈们的哀思。这天大清早,所有会划船、爱划船的男女们都会带上长篙来到河边参赛,其他人则在岸边加油,场景好不热闹。——设计狮(豆瓣)  相似文献   

4.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历来是人们郊游踏青、扫墓祭祖的重要节令。但2020年的清明节,恰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多地民政部门发布通告,疫情期间暂停清明祭扫活动,同时为满足广大市民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的愿望,开通网上祭扫通道。市民可通过线上献花、祈福等方式,为亲人送上"云端的思念"。  相似文献   

5.
“清明”一词最先只是阴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节气的称谓,据汉代《孝经纬》所载:“冬至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汉代另一书《三统历》描述:“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到了明代,有《山堂肆考·时令》明确指出清明这一称谓的来由:“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清明节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古时清明节的节期很长,前和寒食节(清明前三天)后和上巳节(俗称三月三)相连。从禁火冷食、祭祖扫墓到踏青郊游、娱乐活动逐渐演变丰富起来。清明节于1935年由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相似文献   

6.
清明时节,风和日丽,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在古代,清明节期间,人们除了要到郊外扫墓祭祖、踏青插柳之外,还有荡秋千等习俗。  相似文献   

7.
正"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在这一特别的日子,牵挂与惦念也愈加强烈。在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同时,更传递着的是责任,是教育,是精神。今年清明节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第一个清明节。2020年因疫情原因清明节未能现场祭扫的群众、今年春节就地过节未能返乡的群众,还有借祭祖扫墓踏青的群众,会形成返乡流、祭扫流、踏青流叠加。如何做好群众祭扫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对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机构是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8.
从今年起,清明节成为我国的法定假日。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法定为现代社会的公休假日,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尊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倡导和鼓励。清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非常丰富,内涵十分深刻。据史书记载,清明节最早是人们寒食禁火、扫墓祭祖的日子,由于寒食和悲伤不利于身心健康,人们就逐渐在清明节增加了踏青赏春、游戏娱乐等活动,清明节逐渐演变成为既是一个纪念祖先的日子,  相似文献   

9.
清明三重奏     
古时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上巳是农历三月三也邻近清明,唐以降都融汇入清明节,正好形成清明三重奏。清明节的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是缅怀先人,价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义,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谐天人。  相似文献   

10.
正清明一到,春意盎然,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好时节。清明又是祭祀祖先的节日,人们常在清明之日扫墓行孝、踏青赏春。清明时节是一年中养生的重要时期。关于清明养生,《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四气调神大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中医学还认为,机体生长在于春季,吐纳调息、饮食调理得法,有利于滋养人体阳气,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对健康有益。因此,在清明时节应常到郊外、公园踏青赏春,吐故纳新,呼吸新鲜空气,观赏桃红柳绿的大自然美景。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舒展身体,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放风筝等。  相似文献   

11.
修羽 《公民导刊》2008,(4):53-55
今年,清明节首次首次成为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各地习谷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8)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华人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4月4日是清明节,也是连假的最后一天,全台湾都是晴朗无雨、阳光普照的好天气,适合出游、扫墓。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清明节是华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与纪念亡者有关,在清  相似文献   

13.
清明节情思     
<正>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重要的祭祀节日,清明祭祖,其实是一场寻根之旅,代表着一种血脉的传承与责任,对赐与我们生命的人,心怀感恩,也有人说清明是诗的节气,霏霏春雨滋润让诗意萌发、生长,以致催生出古人许多名诗佳句,比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4,(5)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语道出了中华炎黄子孙在清明时节祭拜祖先、祈福祥和的美好心愿。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 08天,是中华民族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中国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过春光烂漫的三月,我们迎来甲午年温暖的清明——绿,染深了大地,花,香透了城乡。清明节,又叫扫墓节、踏春节、三月节等,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春祭节日,历史上一度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在传统社会中,它的节期持续时间较长(五六天到十几天,多地多时代不等),一方面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一方面是踏青嬉游、亲近自然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所谓岁时节日,就是与  相似文献   

16.
林长华 《黄埔》2013,(2):148-150
春光明媚,莺飞草长。农历三月间,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备受重视的节日就是有情有味的清明节了。清明节包含两层意思:一指节气,二指节日。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节气兼具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不仅是上坟祭祀、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人们认祖归宗、睦亲联谊的一个载体。人们以感恩的心态、敬祖的情感,将一片无尽的思念默默传达,把一种优良的节俗绵绵传承。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政协公报》2012,(4):54-54
<正>春游,古称踏青,即春天到郊外游玩,这种民间习俗自古有之。《岁华记丽谱》曾提及,"郡人踏青游赏,散在四郊。"魏晋时,每到三月三日(农历)"上已节",人们便到风景区或溪水之畔嘻乐,带着春食春酒,或席地野餐,或在河边"曲水流觞"相与为乐。"三月三日  相似文献   

18.
<正>导语年年清明,今又清明。2014年,是清明节纳入共和国法定假日的第七年,2014年,是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精神的首个清明节。这一年,举国上下在贯彻两办《意见》新形势下,践行着文明低碳祭扫的理念,树立着文明清新的风尚。清明祭扫是人们缅怀先人和传递亲情的重要方式。"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宋代诗人范成大对清明节途中所见景象的  相似文献   

19.
<正>岁岁清明,今又清明。这个时节,有如一种刻骨铭心的召唤,令亿万儿女不远万里回到故乡,祭祀祖先的灵魂,缅怀先烈的嘱托,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很少有清明那样兼具悲欣交集的深厚意蕴。它是缅怀逝者、追思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故而"路上行人欲断魂";可它同样也是花红柳绿、踏青放歌、拥抱春天的时节,因而"春城无处不飞花"。一边是慎终追远,隔世惆怅;一边却  相似文献   

20.
故乡的清明     
正不知从哪个猴年马月开始,过了惊蛰节气,城乡的市民、村民们就忙着上坟祭祖了。"蛰"本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响声把蛰伏在地下冬眠的百虫动物惊醒了,也可能是滚滚雷声也惊动了我们先人在九泉下的阴魂的缘故吧,活着的人们思念已故世的亲人,也来了个"改革",把清明祭祖千年传统提前了半个多月,不过大多数人家还是保留着清明节前后十天上坟、祭祖、踏青、闹春酒(上满坟)的传统。老家住在离市区的十里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