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娟 《求索》2008,(7):173-175
文学期刊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创办于新中国成立时的《人民文学》是当代文学期刊的典型代表。“双百方针”之前的《人民文学》,主流叙事成为其占主导地位的话语形态,但也发表了一批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在当时受到批评的边缘文本。本文试图从日常生活的话语张力、人物心理的话语锋力和爱情主题的话语磁力三个层面,来重新解读这些在当时被视为“异端”的作品,以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历史语境下《人民文学》边缘文本所彰显的话语力量,从中获得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现代中国文学思潮研究的观念调整,推动文学社团流派研究和文学史的重写,在现代文学研究开放性、世界性的视域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但是,从思潮类型的细分和过度性阐释对文学史整体的遮蔽,重外来文学思潮轻传统文学精神的偏失,以及对现代中国文学思潮特殊性的怠慢,说明我们应该正视文学思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其系统中寻求文学思潮的知识谱系才是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的旨归。  相似文献   

3.
李婷 《求索》2013,(6):166-168
新民主主义时期,在泛政治化语境下进行现代民族国家想象成为时代主流话语.个性化和自由主义的文学审美诉求遭到排斥。而后期浪漫派代表作家徐訏却不赞同主流文学思潮中关于民族国家想象的方式,在《荒谬的英法海峡》等作品中,他对“和平、自由、平等、快乐”的理想中国进行了浪漫虚构,展现了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另一种民族国家想象方式。  相似文献   

4.
文学思潮往往是社会思想的回声,社会的变动时期通常是社会思潮的活跃时期,这时期新思想新学说的产生必然导致某种社会思潮的产生,它普遍溜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社会思潮的启发和推动,一些作家往往先行一步,艺术上有新的题材、创作,最终形成某种文学思潮,从实质上看,文学思潮往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足社会思潮的回声。“现代性”是个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颇具生命力的概念,它是一个中西文学乃至文化在现代文汇、冲突的联结点,是中国近百年来尚未完成的综合工程。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主题是人的解放,何谓解放?陈独秀的回答:“解放云者,脱离奴隶…  相似文献   

5.
唐旭君 《求索》2007,(3):191-193
文学革命作为历史事件已渐行渐远,但其已然成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元话题”。如何认识其理论资源,话语方式,内在结构与历史效用……不仅成为我们解释历史的必需,而且是我们现时的“在”的敞开。在伴有近一个世纪的文学经验与文化资源的参照下,我们发现“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基点、进化论的论证方式、人道主义的精神内核,构成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6.
马晓华 《前沿》2005,(1):177-178
20世纪中国文学对欧美文学思潮的借鉴与融合服务于文学的功利性目的 ,是主动的、有意味的选择 ;与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相结合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文学形成的影响也就发生了质的变异。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借鉴 ,是现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主潮中的一种变奏 ,它的消长起伏隐喻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7.
胆识学识卓识──读《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丘山,胜昔观察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与更迭,现实主义潮流汹涌澎湃,明显地受到世人的垂青和钟爱,而浪漫主义思潮虽然曾一度蔚为大观,且与现实主义并驾齐驱,但它历来得到的却是为人冷落和鞭挞的命运。面对这样一种屡受...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西方学术思想裹挟着炮火大量传入中国,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逐步形成的同时,也使传统学术话语陷入危机。传统学术的落后和西方学术的弊端使国人陷入迷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又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塑提供了契机。在与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的较量中,马克思主义以自身的科学性、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显现出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的独特优势。这些因素构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初步建构的历史语境,而重现这一历史语境是了解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历史流变的不可逾越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毕耕 《求索》2005,(1):163-165
从文学语言的角度,可以将中国文学的历史进程划分为滥觞时代、文言时代、文白时代和白话时代等四个历史性的时代。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现当代文学曾经几度繁荣,但目前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跌进了历史的低谷。当代文学变革的唯一出路,就是实行文学语体的多元化,即通过文言文的复兴、白话文的分化、欧化文的独立和网话文的崛起等,彻底打破白话文的语体垄断和普通话的话语霸权,从而迎来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语体多元化的新时代,促进当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文学受西方现代、后现代思潮影响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发展格局。新时期文学既受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学思潮的明显影响,又在写作中,把现代、后现代文学的特点与新时期文学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后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11.
30年代,伴随着国家权威话语和民间大众话语的渐趋喧闹,文学中的现代知识分子话语逐渐黯淡微弱。张天翼的小说以知识分子话语对于民间大众话语的模拟发声,隐曲地传达了知识分子话语的深刻内容,同时成功摸索出一条知识分子话语言说的曲折路径,使现代知识分子话语在不利于己的强势语境中保持了自我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促成思潮起落的众多原因中,有一点是内在的、重要的:中国文学在用自己的探索,为中国人寻找新的文化支点。本文从这一角度先后描述了社会批判、人道主义、寻根文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逃离后现代的文学探索等从70年代至90年代的一第列思潮。展示了中国又学界在新时期为中华文华重构所作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的各个层次均引入语境理论,这一现象伴随着研究观念和思维方法的深层变革。文学话语层面注重语境的实践性和对话性,后期维特根斯坦借助语境寻求语言的意义,反拨逻辑语言观,巴赫金倾心于发掘文学作品与整个社会生活语境的关联,以及文学语言研究中语境间的对话。文学阐释层面侧重语境的时空性,伽达默尔通过树立解释主体的历史语境的价值而创立现代解释学,瑞恰兹则将文本语境的时空长度无限延长,从而让我们看到了文本解读的多义性。文学文体层面,各个语境主义文体学流派引入文本之外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信息,将文学话语与一般话语的文体研究打通,借助语境的开放性彻底打破了局限于文本内部的文本主义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一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自五·四以来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最猛烈的抨击和怀疑。启蒙主义者们都试图用来自西方的文化移植到中国作为他们反对封建主义和进行社会革新的思想武器。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者大多留过学 ,最直接地接触过西方文化 ,他们自觉地吸收从启蒙主义到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的养分 ,外来文化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这往往使人们产生一个误解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完全是受西方影响的产物 ,而与民族文学的传统关系不大。其实 ,从文化的角度看 ,五·四时期 ,西方文化的输入 ,从没有占据过主导地位 ,更遑论代替民族传统文化。相…  相似文献   

15.
“红色经典”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话语指称,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种文学经典化的历史遗产。本文从以“革命”话语为主导的叙事基本原则、二元对立式的叙述模式和以“红色”为基调的浪漫主义精神这三个方面对“红色经典”进行阐释。本文的目的是在对“红色经典”进行客观而真确的学理评判中,确认其价值性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审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主张用文学改造国民精神,以推动社会的变革并挽救民族的危亡,是前“五四”新民文学思潮面对艰难时世所作出的智慧抉择。它赋予文学以厚重的实践着的历史品格,并促使文学走向严肃和崇高。前“五四”新民文学思潮将文学革新、思想革新和政治革新组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为20世纪重功利的文艺思想体系的形成,举行了“奠基礼”。新民文学思潮及其所发动的包括诗界、文界、小说界和戏曲界在内的文学革新运动,既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整体推进的、全方位的文学革新运动,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明确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推进中国文学革新的运动,其人文性质和文学性质都确实是前“五四”的。前“五四”新民文学思潮与“五四”启蒙文学思潮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从伤痕、反思文学侧重关注一定时代政治环境中的人,到寻根文学、先锋思潮在超越时代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对于人的价值、命运的探索,90年代以来文学表现出了从生存本身出发,注重人的感性生命的特点。新时期以来历次文学思潮表现"人"的立足点的不同显示了其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张惠玲 《求索》2013,(11):120-122
现代语境下,荒诞用来指示一些不合乎情理或明显有悖于情理的事或物,多数情况下荒诞表现出扭曲、变形或夸张的形态,用于对客观世界或人类生存状态的客观夸张写实或揭示。作为一种叙事形式,荒诞文学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得益于西方的荒诞文学理论和中国的本土文化因缘。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着现代转型,当时的中国文学几乎一盘散沙,文学纲领无从说起。此大背景下,西方现代思潮蜂拥而至,迅速瓦解的中国现代文学几乎融为西方文学范畴,荒诞叙事手法似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唯一之希望,并迅速整合西方强势的现代思想,筑为中国现代文学自身的文学因子,并为中国现代百年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20世纪八十年代,得益于社会政策环境的相对宽松,中国荒诞文学再次绽放迷人光彩。但是,囿于时代和社会背景,中国荒诞文学终究并未形成一个文学流派,即便如此,荒诞叙事作为一种作家对文化精神追求的叙事方式并未消逝。  相似文献   

19.
张婷 《求索》2010,(12):196-198
自"五四"发端,在新文化运动思潮的推动下,女性作家作为女性群体的文化代言人登上历史舞台,女性从此走上了价值理想的群体性觉醒。从混迹于男性启蒙神话中的女性觉醒到与政治话语的纠结,再到以身体写作寻觅女性的价值和出路,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历程无疑是女性主体性的建构历史,本文拟以此为线索述评20世纪中国的女性写作,以探寻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主体性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文学思潮成为主要文学思想和创作潮流,本文从汇聚成思潮的重要支流中选取民族文艺运动、民族形式大讨论、战国策派民族文学运动进行考察,指出民族文学思潮提倡文学采取民族形式,表达民族意识,充分发挥了文学作为思想武器在凝聚民族力量抗击外侮上的作用,有极高的思想史、文学史价值,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