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初的中国浪漫主义思潮 ,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文学思潮之一。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历史语境 ,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清理。文章试图从当时的历史语境入手 ,讨论现代中国文学的权威话语———文学革命———的形成 ,及其对当时文坛上各种文学思潮的影响。浪漫主义的兴起出乎文学革命设计者意料之外 ,却在文学革命的话语下活动 ,以其独特贡献推动文学革命发展。论文还揭示了在权威话语下浪漫主义思潮兴衰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促成思潮起落的众多原因中,有一点是内在的、重要的:中国文学在用自己的探索,为中国人寻找新的文化支点。本文从这一角度先后描述了社会批判、人道主义、寻根文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逃离后现代的文学探索等从70年代至90年代的一第列思潮。展示了中国又学界在新时期为中华文华重构所作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3.
主张用文学改造国民精神,以推动社会的变革并挽救民族的危亡,是前“五四”新民文学思潮面对艰难时世所作出的智慧抉择。它赋予文学以厚重的实践着的历史品格,并促使文学走向严肃和崇高。前“五四”新民文学思潮将文学革新、思想革新和政治革新组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为20世纪重功利的文艺思想体系的形成,举行了“奠基礼”。新民文学思潮及其所发动的包括诗界、文界、小说界和戏曲界在内的文学革新运动,既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整体推进的、全方位的文学革新运动,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明确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推进中国文学革新的运动,其人文性质和文学性质都确实是前“五四”的。前“五四”新民文学思潮与“五四”启蒙文学思潮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新时期文学大量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及其思潮理论的影响,作家们开始注重文学的主体性特征,西方文学意义上的意识流小说作为一股现代主义潮流被引入中国,被中国当代作家吸收借鉴并在运用过程中发生归化和嬗变。这种变化对中国当代文学融入世界文学潮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新时期以来的现代主义文学及其批评,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和现实语境,从共名和无名、意识形态性、术语界定、西方话语殖民等与文学的关系上对其进行重估,指出了以往论述的一些迷误,认为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话语,不仅仅是方法论,还根本上是哲学本体论,它与“存在性”问题而非“生存性”问题密切相关,现代主义文学的普适化与无名时代和现代大众的出现密不可分,并且在某种意义上,现代主义文学是以现实主义为根本底色的文学。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现代中国文学思潮研究的观念调整,推动文学社团流派研究和文学史的重写,在现代文学研究开放性、世界性的视域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但是,从思潮类型的细分和过度性阐释对文学史整体的遮蔽,重外来文学思潮轻传统文学精神的偏失,以及对现代中国文学思潮特殊性的怠慢,说明我们应该正视文学思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其系统中寻求文学思潮的知识谱系才是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的旨归。  相似文献   

7.
当代女性写作与价值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来自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化思潮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学界 ,它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2 0年来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泛滥。长期以来一直被有意无意遮蔽与忽视的女性独特的生存本相、性别境遇终于被擦亮。对新时期文学而言 ,这无疑是十分值得欣喜的。欣喜之余 ,我们不仅要问 :当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妇女还在为男女平权奔走呼号时 ,中国妇女早在 2 0世纪中叶就领受到这一权利 ,为什么 30年后女性性别意识才抵临我们的文化空间 ?为什么我们要等待这么长时间才认识到女性性别视野对于文学有这么重大的意义 ?而且这一“抵临”与…  相似文献   

8.
刚刚过去的20世纪,可以说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在精神文化方面亦如此。仅就西方文艺思潮来说,19世纪曾风行一时的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渐成强弩之末,而唯美主义和象证主义等新生流派则为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开辟了道路。从世纪初的末来主义开始,各种先锋派文学艺术不断涌现,如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和存在主义文学等等,文学史家一般将这些有别于现实主义的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文化与消费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现代文化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它消解了现代主义的精英意识和精英文化。由于对世界本体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怀疑和否定 ,从而导致规范性艺术形式的解体 ,表现意识 ,表现形式乃至艺术本身都严重泛化 ,它抹煞了艺术与生活、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 ,由超文学、超艺术导致非文学、非艺术 ,并与文化商品化和消费主义合流  相似文献   

10.
古典主义在中国整个20世纪的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勾勒出古典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宣扬、误读、沉寂、遮蔽到敞开这个流脉消长的发展历程、演进规律和特点风貌,同时介入性地探讨古典主义与整个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某些现象及其他文本的关系。一方面试图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理清古典主义这股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光辉历程与影响意义;另一方面则通过总结古典主义的文学理论与经验价值,为当下的社会文化建构及文艺创作提供了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与以往的任何世纪相比,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艺思想之活跃和流派之多达到空前水平。这是人称“主义们”的世纪。不过其主要思想及其发展,我们可以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加以概括。对十九世纪来说,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想的反动或发展。同样,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或发展。如果我们把1917年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谢克洛夫斯基发表的论文《作为手段的艺术》算作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开端,那么1922年《荒原》和《尤利西斯》的出版便标志着现代主义文学的成熟。文学史家常称现代主义阶段为“艾略特”或“乔哀斯”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现代性爱文学理论与批评是一个重视不够而又十分有意味的话题。就其发生而言 ,得益于中西文化尤其是性爱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为代表的性爱理论的揭示 ,使中国现代性爱文学及其理论批评以迥异于中国古代同类题材文学与理论批评的面貌横空出世 ,这就使它具有了崭新的时代特征 ,即与精神分析学形成了较为紧密的联系 ,重构了性爱文学与人生、文化、时代、主潮美学等的关系 ,形成了从影响借鉴到消化发展的不可切分的共生历程。从二者五四时期的激情遇合到三、四十年代的磨合与离合 ,再到八、九十年代及世纪末的重构发展 ,形成了 2 0世纪这一独特的文学奇观。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代末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我国当代文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由最初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手法上的借鉴,进而发展为整个创作观念的移植,既表明了中国作家力图确立自己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困惑和举步的艰难,甚至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接受现代主义影响来看,中老年作家的障碍主要在于其早年所形成的理想主义的激情与现代主义的矛盾;青年一代作家则共同表现出一种“精神的孱弱”,缺乏这种人生的理想。后者一方面高扬具有极端色彩的主体精神,扮演传统反叛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却发现难以找到自己在现实中的位置,作为其创作的精神支点。中国当代文学究竟是向何处去?这是颇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88年白先勇接受蔡克健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出国之后,最重要的变化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发现。我在台湾的时候,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很大。那阵子,我们提倡现代文学,自己也搞现代派创作。到了西方之后,却反过来追求传统文化,我的思想和感情可以说是西方现代主义跟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我的作品也有意无意地显露这种融合。”白先勇的这段话,相当有代表性地概括了台湾多数现代派作家走过的创作道路,也揭示了这些作家文化选择意识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向。大体而言,这些作家经过1960年代的现代主义洗礼和1970年代自觉的文化省思,已经摆脱了现代主义创作观的束缚,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追求:在创作中力求价值取向、文学观念的中西融合。由于这种创作观的形成,他们的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或技巧形式上都超越了他们的早期水平,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面貌的民族文学。他们的探索和走过的道路对中国当代文坛提供了足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许秀云 《求索》2012,(11):113-115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为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上的重要现象,思想上公然摒弃理性主义转向非理性,在艺术手法上强调反传统与创新性。它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西方文学在文学观念、创作方法、表现技巧上的重大突破和反叛。这种反叛,表现在思想内容上,即作品所表现的人的异化感、荒诞感和孤独感、恐惧感、失落感;表现在艺术形式上,即象征、荒诞、意识流手法的广泛使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以牺牲理性为代价,使现代主义真实观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走上反现实、反文学的极端。  相似文献   

16.
李志斌 《理论月刊》2007,3(1):128-130
16世纪中叶率先崛起于西班牙文坛的流浪汉小说,是欧美叙事艺术史上的一种重要文学体裁,对后世欧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流浪汉形象及其精神价值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论析。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早期的美国现代主义文化生产依赖于一个特殊条件,即介于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域界空间。美国女作家以其敏感的学术触觉捕捉到这一需求,巧妙利用和超越性别空间划分,将城市私宅打造成集家庭空间、社交空间与文化空间为一体的沙龙空间,通过举办画展、茶会、读书会等形式,参与并推动了美国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沙龙推动了性别平等和女性文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沙龙的女性专场促进了女性作家的群体认同,增强了凝聚力,释放了创造潜力;另一方面,沙龙女主人不仅自身实现了在召集人、主持人、赞助人、推广人、艺术家、创作者等多重身份之间的流动,而且以沙龙带动了等级的流动、文化的流动、思想的流动、资本的流动和学科的流动,打出了女性主导现代主义文化生产的旗帜,实现了20世纪对新女性的期待,描绘出一道独特的现代主义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8.
姚公涛 《求索》2010,(6):214-216
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于1934年由西班牙批评家奥尼斯在马德里出版的《西班牙及西属亚美利加诗选》中首先提出,他在这部诗选中用"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变。接着著名美国学者哈桑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即不确定性、非合法化、无深度化等。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的欧美文坛有较大的影响。而荷兰学者杜威将"新小说"派看作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我们认为,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看,"新小说"的不确定性、非中心化、文本的开放性和从历时走向共时等特点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特质有明确的呼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批评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英 《求索》2012,(3):181-183
对"新批评"历史地位的评价一直集中在其理论贡献方面,而忽视了它对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及诗论的构建作用。与20世纪其他学院派理论不同,"新批评"是一种理论与创作紧密结合、互相生发的文学革新,它提倡作者应当收敛个性、尊重传统,重理而抑情、讲究语言和艺术形式,关注意象、隐喻和神话,最终使英语诗歌和诗论摆脱了浪漫主义"传达"理论的束缚,完成了英美文学的现代主义转型。  相似文献   

20.
文学思潮往往是社会思想的回声,社会的变动时期通常是社会思潮的活跃时期,这时期新思想新学说的产生必然导致某种社会思潮的产生,它普遍溜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社会思潮的启发和推动,一些作家往往先行一步,艺术上有新的题材、创作,最终形成某种文学思潮,从实质上看,文学思潮往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足社会思潮的回声。“现代性”是个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颇具生命力的概念,它是一个中西文学乃至文化在现代文汇、冲突的联结点,是中国近百年来尚未完成的综合工程。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主题是人的解放,何谓解放?陈独秀的回答:“解放云者,脱离奴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