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渊 《重庆行政》2021,(3):68-70
我国民法典在动产担保物权部分,调整了原物权法、担保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有关担保物权竞合于同一动产的处理规则,在判断担保物权优先受偿权顺位的"登记""占有"和"时间"三要素中,进一步强调了"登记"的重要性,并增设了超级优先权的条款.这使得原本就比较复杂的动产担保物权竞合问题在实践中变得更为复杂.对此,本文着重从动产担保物权竞合的实践类型、处理规则、风险防范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对正确理解和适用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徐文进 《湖湘论坛》2020,33(2):129-144
当前平行诉讼制度由于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顶层设计,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平行诉讼制度功效的发挥,也使得我国在跨境管辖权对抗过程中缺乏防范风险的预设先手和应对化解风险的配套机制。在当前全方位对外制度型开放的新格局下,我们应当以积极开放包容的心态化解平行诉讼问题。平行诉讼制度的构建应当将规则导向法和弹性分析法相结合,在建立可预期的规则的同时,注重建立弹性化机制先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立平行诉讼制度的可预期性,需要我们构建起“先受理法院规则+承认预期规则”的平行诉讼一般规则。从构建化解风险的角度而言,则应构建属于“防守”规则的不方便法院制度和属于“进攻”规则的禁诉令制度。  相似文献   

3.
预断排除规则是诉讼制度中保障公正审判的一项重要原则.预断排除规则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审判中心主义,贯彻直接言辞原则.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本文就预断排除规则在我国的缺失提出了几点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米兰达规则是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规则,充分体现了程序正义要求。程序正义要求从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均符合法律的基本理念与精神。在我国,程序正义未得到足够重视,是制约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具有拘束审判权力和免除一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功能.辩论主义、诉讼经济主义和诚实信用原则是自认规则的理论基础.我国现行立法中自认规则的缺失,阻碍了民事诉讼实践的发展,应在立法上构建自认规则,建立释明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贺政国 《湖湘论坛》2007,20(3):99-100
加入WT0以来,我国的反倾销立法和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并逐渐与世界接轨.但在公共利益和反规避条款方面,无论是实体规则还是程序性规则仍有一些缺陷,不能充分发挥公共利益原则和反规避原则应有的价值,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完善我国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条款和反规避条款,正确协调处理公共利益原则和反规避原则的冲突,有利于我国有效运用反倾销这一贸易救济手段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泰勒规则的基准范式、适用条件及其最新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在利率平滑、变量前瞻、以及考虑汇率和传导机制影响下的泰勒规则的扩展。论文利用了我国的数据和货币政策实践分析了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泰勒规则在我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正确运用泰勒规则可以揭示更多的信息,但货币政策当局营造泰勒规则的适用条件是一项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法定犯时代的到来使得违法性认识不要说失去了立论根基,而在违法性认识必要说的相关理论中,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说是符合当前司法实践发展需求的应然选择.在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前提下,应当认为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在犯罪构成体系中属于故意的明知内容.贯彻适用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说的难题在于证明方法,刑事推论规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思路,有助于促进违法性认识理论在我国的本土化构建.  相似文献   

9.
张昭庆 《求索》2011,(3):134-136
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经营决策和执行业务的常设机构,它能否良性运行直接决定了公司工作效率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我国公司法中对董事会的具体组成及运行规则缺乏明确、严密的规定,使得大多数董事会流于形式。不健全的董事会运行机制,使得公司管理层的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具有太大的短期性和随意性。所以对董事会组成和运行规定的明确化及规范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郭巧云 《人民论坛》2013,(10):129-131
域外经验的启示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制度是在借鉴国外经验与立足我国国情基础上制定的.在今后的司法理论和实践过程中,需要完善证据合法性的庭审规则的确立、控诉方的举证、辩护律师作用的发挥、法院职权的独立行使等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司法承诺规则在侦查讯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侦查讯问有很强的对抗特征,较量的双方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手段,这种思维的对抗具有博弈性。司法承诺规则能够保证犯罪嫌疑人得到某种利益,使犯罪嫌疑人自愿同司法机关协作,从而有效地降低侦查成本,提高侦查效率。文章在对司法承诺规则作详细介绍的基础上,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对其进行了构建,以实现侦查讯问中司法承诺的法治化,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指导性案例的推行并未产生预期效果。从中反映出作为统一性法律规范一部分的案例规则,存在产生依据不充分、本身结构性缺陷及与司法固有规律不适应等诸多问题。从实践性法律规则推行的可接受性和实际有效性的角度分析,将我国法院案例规则确定为一种地方性案例规则,符合对规则本源性、实践生成规律、案例规则适当定位,以及法律实施所具有的促进功能等基本问题的认识。然而,案例规则的地方性亦是案例规则发展的一个典型阶段特性,而非是案例规则的最终样态,地方性案例规则经由实践检验而提炼出的法律原则和规范,可发展为示范性和指导性案例规则,并被抽象司法解释所吸收,从而体现其作为法律体系功能构建重要一环所具有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王薇 《理论月刊》2006,(8):140-142
在分析仲裁条款独立性的理论纷争和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对我国立法和仲裁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客观评价,并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提出了改进我国立法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侦查措施中,侦查实验对侦查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践对实验规则关注颇少。从侦查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性质上看,侦查实验的规则应当包括:相近条件规则、反复实验规则和文明与安全实验规则。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诉讼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讨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问题,对于完善诉讼立法,规范司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剖析我国现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缺陷与不足的基础上,建议通过完善立法、明确非法证据的效力和配套制度的建立等工作的推进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6.
黄晓权  杨玉荣 《求索》2012,(4):179-181
在刑事诉讼中,遵循正当程序与否是鉴别合法证据与非法证据最为重要的标准。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区分合法证据和非法证据的道德意义在于让人对正当程序产生一种尊重和信仰。在刑事司法实践过程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可以维护法律信仰和司法尊严,使道德主体的良知得到确认和升华。因此,我国有必要从道德现实出发,进一步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7.
"毒树之果"规则最先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判例的形式予以确认,后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大陆法系国家所接受并采纳。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未以立法的形式确认"毒树之果"规则,但是对于实践中出现的以非法证据为线索获得证据的情形,如果不加以排除,则会导致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被架空。通过对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我国具有设置"毒树之果"规则的立法基础;通过实证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重复供述"是"毒树之果"规则的实际运用。对此,我国应当借鉴大陆法系国家对于"毒树之果"的运用方式,采用相对排除,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在程序上,我国应将庭前会议的审查范围扩大至对证据可采性的实质性审查。并最终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指导性案例的形式予以确认并引领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 ,具有拘束审判权力和免除一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功能。辩论主义、诉讼经济主义和诚实信用原则是自认规则的理论基础。我国现行立法中自认规则的缺失 ,阻碍了民事诉讼实践的发展 ,应在立法上构建自认规则 ,建立释明权制度。  相似文献   

19.
第三方警务的含义是指警察部门综合地运用法律、制度和规则等各种手段,促使或迫使第三方(个人或组织)承担更多犯罪控制等职责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目前,第三方警务模式在国内外都得到有效地实践.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正确理解和借鉴第三方警务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柴艳茹 《公安教育》2006,(10):34-38
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虽然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都有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些规定,但由于这些规定过于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形成“非法证据排除”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可依的局面。(一)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我国宪法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