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医药行业因产品质量问题而时常发生地域面积广、受害人数众多的侵犯消费者权益事件。遇此情形,往往是各地政府临时动用财政为受害的消费者支付医疗等费用。但这种对受害者的救助存在不规范、资金无保证、救助不彻底等诸多弊端,我国急需建立一套完整的、长效的救助制度,即及时、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又依法追究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为此,在食品、医药行业可以建立消费者救助基金,由中国消费者协会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并赋予消费者协会向经营者行使代位追偿权,追究经营者的民事责任,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被告人可以撤回认罪认罚的供述,享有对签署的具结书提出反悔的权利。被告人反悔权具有正当性,是辩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认罪认罚自愿性具有反向保障作用。被告人行使反悔权后,其先前的有罪供述及相关证据并不当然排除,经审查判断,能够与其他证据相印证的,可以采用。被告人提出上诉是其行使反悔权的体现,不应当对上诉理由进行限制。检察机关以被告人反悔上诉为由而提出抗诉的做法不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消费者保护法的研究与实施是伴随着我国消费者问题日益深化和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展开的.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打造了一批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平台,确立并推动倾斜保护的基本理念,矫正了经营者、消费者双方失衡的地位.但是,也存在着对消法相关概念认识上的混乱、消费者协会的地位弱势、消费者维权途径不畅等问题.新时期要提升我国消费者保护工作的水平,须进一步厘定消法相关概念与制度,改革消协调解机制,疏通消费者维权途径.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撤回权在各国立法中的普遍确立是为了保障消费者能够实现其真实意思表示,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撤回权规定于经营者义务部分,并不符合消费者撤回权的权利本质。消费者撤回权建立在消费者合同基础之上,以解除消费者合同为行使目标,因此我国未来修改《消法》时,应在创设的"消费者合同法"一章之合同效力部分规定消费者撤回权的适用和行使问题。为确保上述立法目的的实现,未来的《消法》应进一步扩大撤回权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定经营者的告知义务、完善消费者行使撤回权的方式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与消费者作为网络交易的双方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其权益全面加以保护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然而,现行理论总是立足于消费者一方的权益保护,而忽视经营者一方的权益保护。为平衡网络交易中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权益,挖掘现行网络交易中的双方权益平衡的缺陷,本文参考外国相关法律法规,从网络交易运行模式和法律视角探寻网络交易中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权益平衡方式,以完善网络交易市场,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高额的利益追逐下,部分经营者违背当初经营目的,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在对消费者保护的层面而言,传统的私益救济已不能满足市场法治的发展需要。相比之下,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自法律授权以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反而能够修正经营者与消费者在市场地位上的失衡,更有效的约束经营者的行为,更广泛的实现对消费者的集体救济。  相似文献   

7.
金融消费者应包括法人或其他组织等非机构投资者。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现有消费者保护组织体系不专业;金融经营者信息披露不充分。应推动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体系,并强化金融产品经营者的说明义务和信息披露义务。  相似文献   

8.
制度视野下的私有财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有财产权是宪政的基石、人权的屏障、民主的前提、市场经济的核心、社会繁荣稳定的枢纽。保护私有财产权是维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前提。完善私有财产权保护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宪政建设和法律保障及正确处理私有财产权保护与公共利益的关系等方面对私有财产权给予完整充分的保护是我国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闫海  孟娜 《桂海论丛》2012,(6):113-117
食品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食品标识是经营者向消费者披露食品信息的基本方式,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是解决食品领域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措施。欧盟、美国对于食品标识立法起步较早,且形成较为系统的食品标识法律制度。我国食品标识法律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尚存较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健全食品标识的内容,并强化相关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第九条确立了消费者7日退货制度。该条并不能被称为消费者撤回权条款。欲真正创设消费者撤回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条文进行完善:完善可被撤回的消费者合同类型;规定经营者告知义务;合理设定撤回期间;增加消费者行使撤回权的方式;明确撤回权行使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1.
邱永清  廖焕国 《求索》2007,(4):106-108
人民调解协议的合同性质与效力已为法律所明确界定,法院调解协议、仲裁调解协议及其他调解协议的定性则争议很大。调解协议皆应定性为合同,现行法律赋予法院、仲裁调解中当事人的反悔权不影响调解协议的合同性质。建议取消当事人的反悔权,以附条件合同来代替法定的反悔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互联网经营者实施算法价格歧视行为产生的算法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引入,可以对算法价格歧视涉及的多方主体加以研究。探究算法价格歧视场域内算法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存在困境的深层原因,即会了解惯习与资本配置产生异化,以及算法消费者难以与算法经营者进行博弈现象。实现算法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困境的突破,需要对算法价格歧视场域内的惯习与资本配置进行优化:在惯习层面,重塑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理念,同时加强消费者教育;在资本层面,引入场景与风险管理新理念对告知-同意规则进行补正,构建经营者信息信义义务并对相应的诉讼救济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购物成为消费常态的今天,消费者进行网购评价反馈不仅是行使一项重要权利,也是提供一种"准公共产品"。从现实发展看,网购评价系统越来越规范,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不可忽视,网购平台上依然存在经营者虚构交易以编造评价、诱导消费者不客观好评、消费者滥用评价权等问题。因此,应建立激励机制、多评机制、救济机制等多种网购制度机制,打造良好的网络购物生态。  相似文献   

14.
商业秘密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实质上是经营者与消费者各自追求利益的对立,是一种利益冲突。商业秘密权与消费者知情权的协调也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法律意义上的解决,一个是个案中的利益衡量。法律意义上的商业秘密权与知情权的协调包括立法途径和司法途径的协调,个案意义上的商业秘密权与知情权的协调则必须区分具体情况,遵循法益优先保护原则和最低限度知情原则。  相似文献   

15.
无益的口号     
孟轩 《人大建设》2009,(7):26-26
实行了十五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开始了第一次修订。修订者的意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消费者冷静期”制度,亦即消费者反悔制度的设定。近一个时期,力主设定这一制度的呼声不小,赞扬声一片。称“一大亮点”者有之,称“对消费者更高层面的保护”者也有之。对此,笔者却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是国际公认的金融业相对稳健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其金融市场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较小,这与加拿大日益完善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密切相关。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背景、立法概况、立法框架和执行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加拿大联邦的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制度,有助于建立我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7.
消费者知情权与经营者商业秘密权冲突以主体双方分别对相关信息享有权利为前提,是由于权利边界的模糊性和交叉性导致的主体间的权利矛盾关系。协调知情权与商业秘密权冲突的原则主要有利益衡量原则、最大利益保护原则、权利位阶原则、权利平等保护原则、权利限制原则和保护弱者原则。应从立法完善、诉讼外的手段和诉讼内的手段三方面协调知情权和商业秘密权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我国有关法律对网络交易的监管滞后、经营者消费者之间关系不平等等诸多问题,侵害消费者安全权现象严重。为此,文中探讨了完善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对策,社会和政府负起其应有的责任与义务,把建立和完善网络交易安全的立法提到议事El程上来,才能减少和避免纠纷的发生,才能提高人们网络购物的积极性,才能促进网络购物的健康发展,进而对我国国民经济作出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周亮 《湖湘论坛》2007,20(3):95-96,103
通过运用成本收益的方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消费诉讼困境的原因和对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并进行了一定的制度设计.因此,要真正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工作,尤其是利用诉讼解决有关争议的立法工作,并应加强对消费者诉讼的激励措施和对经营者的惩罚措施,以期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消费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0.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角色错位──我国企业制度不完善的表现之一陈胜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者和经营者是两个十分明确的概念。所有者又称投资人,股东,他们将自己的资产投入某一个企业、公司,是为了获得一种收益权。在受资企业里,所有者可以获得与其投入成本相对应的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