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胡卫东  曾昭皓 《前沿》2005,(12):104-107
未婚同居现象是法律不能回避,也不应该回避的社会问题。当前,法律对未婚同居进行调整实为必要。未婚同居立法须以价值中立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契约规则原则和保护及补偿原则为指导,规定同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同居期间所得财产的归属,对子女和同居关系的解除等问题作出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婚姻为本位的未婚同居发展趋势下,通过典型个案研究,从动态和建构维度考察相伴式同居作为一种亲密关系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变迁中的另类生活面貌和深层的结构性动因。一方面,相伴式同居是以个体为本位,具有不稳定性和过渡性特征,而以相伴为轴心的情感归属和风险共担则是维系和构建相伴式同居的实践逻辑。另一方面,相伴式同居不仅彰显了青年为了满足个人诉求的能动性主体选择,同时暗含对福利制度缺失和市场经济下人际疏离的理性应对和妥协,折射出转型期中国青年私人生活空间的公共困境。  相似文献   

3.
未婚怀孕现象在中国呈上升趋势,而且随着未婚同居的兴起,未婚怀孕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同居伴侣中。本文通过分析来自35位有未婚怀孕经历(自己或伴侣)和30位正面临未婚怀孕风险的两类流动青年男女同居者的深度访谈材料,探讨了流动青年的同居怀孕意愿,以及导致或阻止他们在同居关系中怀孕的因素。研究发现,同居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流动青年女性意外怀孕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增加往往是由于避孕时的疏忽大意和依赖有效程度较低的避孕方式所致,很少是因为缺乏避孕意识和知识。研究还发现,同居怀孕情况的增多部分取决于计划内怀孕的增多,同居关系特征、家庭期待和生育的年龄规范压力是影响怀孕意愿的关键因素,怀孕成为结婚准备过程中的一步,有时甚至是结婚前必要的一步。总之,在流动青年群体中,一种关于同居、怀孕和婚姻的联合决策模式正在形成,尽管这打破了组建家庭的传统顺序,但由婚姻来组织生育行为的社会规范并未被动摇。  相似文献   

4.
未婚同居现象在中国日趋增多,但对于年轻人如何从约会发展到同居、性别是否以及怎样影响同居的动机与意义还缺乏研究。本文通过对94名正在同居和近期经历同居的"90后"乡-城流动青年的深入访谈,从性别视角探讨了影响年轻人从恋爱交往向同居转变的因素。研究发现,流动青年受访者的同居,无论男女大部分发生在有结婚意图甚至是订婚之后,但在同居决定如何受结婚目标推动上出现了明显的性别特征,女性更多地因道德规范压力,男性更多地出于经济和时间成本。同时,一些流动青年的同居决策也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如为了相处或居住上的便利以及意外怀孕的发生,往往会推动男女加快向同居的转变;经济层面的考虑对同居决定的影响则因性别而异,女性更有可能出于经济需要而加快同居,而男性更多地因经济紧张而推迟同居。总之,传统性别文化规范和农村婚姻市场变动延伸到同居,并影响流动青年男女的同居决策。  相似文献   

5.
“部分结婚”是时下流行于欧洲情侣间的一种新型生活方式,通常被称为PACS。它规定,如果双方登记为伴侣,短期内必须居住在一起,拥有共同的财产权,如果双方的这种关系能够保持三年以上,那么官方将给予这对情侣已婚夫妇的税率。当然,中止这种关系从法律上来讲就更简单,只要在三个月前告知有关机构就行了。虽然在中国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但像欧洲情侣一样享受“部分结婚”的年轻人比比皆是,同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生活方式对以后的婚姻究竟是利还是弊呢?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非婚同居产生的原因,如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社会环境对性道德的宽容,让人们更尊重两性共同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权,大学生对自身性权利的主张也越来越强烈;法律渐渐放宽了对非婚同居的态度;非婚同居在经济、法律、生活等方面的优势,是大学生选择非婚同居的重要原因,为非婚同居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野山 《观察与思考》2006,(20):38-39
<正>孩子未婚同居,父母准备好了吗?刘女士的儿子已成年就业,为了给他多一点空间和自由,刘女士平时很少管他。有一阵子,刘女士和先生发现儿子外宿多日未归,有些衣服也不见了,才问儿子怎么回事,儿子说搬去和女朋友住了。思想传统的刘女士很难接受儿子未婚同居的事实,却不知该如何跟儿子沟通。为此有专家提醒父母,当孩子与异性同居时,不要觉得是世界末日或有辱家风,因为“性=不道德”的时代已经过去,更重要的是提醒孩子应该想清楚哪  相似文献   

8.
夫妻同居是夫妻共同生活的基础要件,各国立法中,在明确规定夫妻有同居共同生活义务的基础上,对违反该义务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一般都进行了规范。我国现行《婚姻法》没有明确规定夫妻同居义务,只在判决离婚时才有所体现,这对规范夫妻人身关系,履行婚姻法第四条规定的忠实义力都是不利的。本文就同居的涵义、国外的相关立法,我国的《婚姻法》如何改善相关规定等方面做些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科技     
北京市女子监狱监狱长李瑞华表示,监狱正在积极筹备的春节期间服刑人员与配偶同居会见,目的在于促进服刑人员的改造,同居会见是一种贴近罪犯生活、实际和需求,体现对女性关怀、合情合理的会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宋娟 《求索》2012,(2):225-228
同居共财是唐律规定的一种家庭制度,同居共财的大家庭在唐代有所增多。文章从唐律对家庭经济关系的限定出发,考察了同居大家庭中各级成员间的经济地位,同时透析史料,进一步对同居共财家庭经济生活进行探讨,揭示了唐代同居共财大家庭中和谐稳定与矛盾冲突并存的经济生活形态。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60、70年代女性主义的兴起,家务分工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伴随现代性变迁对家庭带来的种种变革,西方学界关于家务分工的研究呈现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关注双薪家庭(异性恋)的家务分工模式,二是关注非传统家庭形态的家务分工模式。然而,我国学界关于家务分工的研究更多聚焦于双薪家庭的家务分工,对非传统家庭的研究明显不足。通过对未婚同居这种非传统家庭的家务分工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未婚同居的家务分工模式呈现多元和复杂特征。综合来看,相比传统性别意识水平,未婚同居者的性别意识有了很大进步。但也要看到,不同家务分工模式之间的性别意识水平差距很大,传统性别意识、家庭结构与家本位思想依然是未婚同居家务分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同居只是个人化行为。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是,我依然崇尚:要爱,便爱得无怨无悔;要爱,便爱得义无反顾。我更希望听到,更多的拒绝同居的声音,我希望看到每一个渴求真挚爱情的人都能真心真意过一生。  相似文献   

13.
同居大掃描     
披着洁白的婚纱,在圣洁的唱诗声中挽着心上人的手臂,缓缓走上婚姻的红地毯,做一个甜蜜而美丽的新嫁娘,这是许许多多女孩的梦想。但是在当今社会里,有相当一部分女孩却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同居。而且这类人群还在日益发展壮大着,俨然已经成为非主流群体中的主流一族了。当她们的同居生活渐渐从地下走到地上、由神秘趋向透明的时候,我们开始把目光投注到她们的生活文化、生活哲学和生存状态上来。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当今社会,同居现象屡见不鲜,而同居财产纠纷也时有所见。针对同居财产纠纷,我国相关立法缺乏具有针对性与体系化的法律规定,司法实务中对同居财产的归属认定与具体分割结果也各不相同。由于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引导,当事人也无所适从,强化立法规制已刻不容缓。当务之急是要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制定单行《同居伴侣法》或者《同居伴侣条例》,明确同居财产归属认定与分割的指导原则以及具体内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应对与解决同居财产纠纷。  相似文献   

15.
1970年以前,同居现象在美国被称为"姘居"或者"同住",并且在美联邦各州均属非法.但是30年来同居现象在不断增多,尽管仍然是家庭伦理话题中的隐蔽一角.这是为什么呢?路特吉亚大学美国国家婚姻课题组的大卫·波佩诺和丹佛·怀特海德认为,不象离婚或婚外情,同居增多的倾向事实上并没有激起公众赞同或愤慨的情绪.社会学家帕梅拉L·斯莫克经过研究发现,尽管与1 960年10%的同居比例相对照,现在几乎有一半多的美国新婚夫妇曾在婚前同居,但是大多数美国人仍没有意识到同居现象的明显扩大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16.
魏来 《求索》2012,(3):187-189
现代生活以其无与伦比的丰富性为我们展示了巨大的魅力,然而这也引起了我们的焦虑。我们所说的现代性及建立在这个维度基础上的生活方式实质上内蕴着深刻的危机。我们试图指出,以逻辑方式确立起来的坚硬外壳终究是一些异质的碎片和过眼云烟,以诗意的情趣表现出来的美妙意境终究被实用主义的张力所打破。人生活在自身制造的普遍之物的压迫之下,却没有充分地对其进行反思。人处于危险之中而不自知。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希望这种反思能为我们带来一丝觉醒的光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年轻异性彼此吸引。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越来越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影响,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应分析大学生产生这种现象的生理、心理、情感、经济、社会环境等原因,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正确引导他们的人生观和婚恋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今年46岁的张强杰是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王岭村农民。2007年2月,他与本村离异妇女宋某未婚同居。2008年2月,他与本村离异妇女宋某未婚同居。  相似文献   

19.
1970年以前,同居现象在美国被称为“姘居”或者“同住”,并且在美联邦各州均属非法。但是30年来同居现象在不断增多,尽管仍然是家庭伦理话题中的隐蔽一角。这是为什么呢?路特吉亚大学美国国家婚姻课题组的大卫·波佩诺和丹佛·怀特海德认为,不象离婚或婚外情,同居增多的倾向事实上并没有激起公众赞同或愤慨的情绪。社会学家帕梅拉L·斯莫克经过研究发现,尽管与1960年10%的同居比例相对照,现在几乎有一半多的美国新婚夫妇曾在婚前同居,但是大多数美国人仍没有意识到同居现象的明显扩大及其后果。学者们指出,美国在这方面与瑞士是…  相似文献   

20.
从恋爱到同居,许多女孩完全沉醉于小日子的甜蜜中, 等突然有一天双方因经济问题闹得面红耳赤时,方才后悔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小金库。所以恋爱中的女孩,不管你是和自己的男友好到不分彼此也好,还是非他不嫁也罢,学会理财才能更有利于日后的生活和彼此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