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执政党政治包容性是保持执政党生命力、巩固执政地位不可或缺的政治品质。执政党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利益分化的现实情况,不断提升政治包容性,求同存异,最大限度满足社会不同组织和个人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从而达成社会包容性发展、稳定和谐的双赢结果。社会的和谐需要提升执政党政治包容性,建立包容协调的社会利益诉求多元表达的基础;注重在与民众包容与协商互动中不断提升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以包容筑牢社会信任关系的基石;以政治包容性拓展民意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2.
<正>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在这片包容、神秘、美丽的土地上,民族区域的发展路径多元、模式多样,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成功榜样和有益尝试。"要实事求是地干事,就要少谈成绩、多谈问题,然后想原因、找对策。"  相似文献   

3.
周燕 《思想战线》2011,(Z1):270-272
我国再了和平发展道路,是既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又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要求实现包容性增长,要求我国的发展要能够包容别国的发展,世界也要包容中国的发展。要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需要包容性增长。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需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之间的关系,结成强大的争取世界和平的统一战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强国防力量,用强大的国防实力保证和平发展的实现;创新处理国家争端的方式,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争端。  相似文献   

4.
世界历史进入新时代,确立世界各国公认的基本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有了基本遵循,约束世界各国行为就有了准则,协调各方利益就有了依据。为此,应该坚持平等、协商、法治、包容的基本原则,沿着和平薪火代代相传、发展动力源源不断、文明光芒熠熠生辉的方向,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互动邮箱chinatoday@china.com.cn或@今日中国China Today以"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的2013博鳌亚洲论坛于4月6-8日在海南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了主旨演讲。如何在地球这个"命运共同体"中实现共同发展?习近平开出了"变革创新、维护和平、推进合作、开放包容"四个"药方"。当然,在平和包容的表述之中,习近平没有忘记敲打国际社会某些损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包  相似文献   

6.
正Speech to British Think Tanks在英国智库的演讲London,June 18,20142014年6月18日英国伦敦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两大智库在世界上都久负盛名,今天联合起来举办这次活动.表明对中国的高度重视,体现r-种包容的精神。包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先秦思想家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这与欧洲先哲"和谐产生正义与善"的思想不谋而合。回望人类发展的w程,虽然东西方文明源头不同,但我们都馑得和I皆相处.包容互鉴的贵。进人21世纪,世界更需要相互包容、共同发展。我们不仅要在一国之内实现就业增加、平衡协调.公平正义的发展,还要推动国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17)
<正>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了饶颖奇率领的台湾民意代表交流参访团一行。俞正声说,政协委员与台湾民意代表互访已进行12次,共同建立了一个坦诚友好、务实包容的交流平台,为促进两岸交流、巩固和平发展局面,积极出谋划策、凝聚共识、聚同化异,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发展作为一个有社会影响的概念,反映了当代的重要经济关系:经济上的包容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必然有包容主体和被包容的对象。一定包容关系的发生,既决定于包容主体的发展价值和发展程度,也取决于包容主体在一定时期对被包容对象的包容度。只有领会这些意蕴,才能正确地理解包容性发展,才不会奢谈"包容"、包容无度。  相似文献   

9.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这三化互为基础、互为前提、互相包容,三者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进步。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包容     
要敞开国门,就迫切要求主动包容。社会的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要求动态的包容。包容是阵容,是力量。包容是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包容是化合,不是混合;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目的是和谐、发展。包容量大面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民族之间、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之间都要包容。而要包容就要坚持平等对接、统筹兼顾、优势互补、平衡制约的原则,就需要营造宽松的文化生态环境,要求执政党实行包容性政治。社会要以人为本,人要以社会为本。  相似文献   

11.
王凌云  吴长春 《前沿》2011,(4):36-3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科学地分析了当今影响世界稳定的各种因素,提出加强互利共赢、实现共同繁荣的新发展观;树立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全球新和平观;提倡以包容的态度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等一系列维护世界稳定的新方略;创造性地发展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世界稳定思想,为新形势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2.
<正>防灾减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能够集中体现综合国力和更加长远的国家软实力,能够广泛带动高技术领域融合发展和对事业、产业的服务辐射能力,能够更加深入地共享、检验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旨在加强中国与沿线及周边国家多层次的互联互通和合作共赢,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项具有战略高度和现实紧迫感的伟大构想,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总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必然要求,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极其丰富、深刻,其核心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和平发展、国际合作、普遍安全、文明交流、全球共同治理、总体稳定与均衡发展等基本原则,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共享文明成果、共同富裕发展美好愿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农淑英 《前沿》2008,(7):76-78
中国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始终以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刻洞察世界民族问题发展趋势,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各民族团结;准确把握世界民族发展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促进国内各民族实现“两个共同”;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核心主题,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敏锐捕捉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在对外开放中加速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深邃思考世界文化多元共生现象,推动国内各民族文化在包容中繁荣,在繁荣中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时刻变化的世界发展形势,金砖国家要构建深度经贸合作关系,合理规划经贸合作发展布局,不断挖掘金砖国家的发展潜力。要构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弘扬多元文明、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金砖国家伙伴关系。要以开放、包容、公平的态度加强经贸合作,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5,(24)
<正>五千年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资产,现在应当交流的并非只局限在五千年的文化层次。当代的两岸文化交流不是相互比较,而是相互欣赏、学习、包容,并创造感动力,让人民生活能进一步优质化。因此,两岸不论是何种交流都绝不能断。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在国际体中的角色定位及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国际秩序下如何谋求中国未来发展及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如何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等问题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健全国际机制,增进包容互鉴,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恪守国际规则,坚持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追求国际正义,着眼互惠共赢,推动国际关系合理化等三个方面,对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支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与以往崛起国只注重单个国家的利益不同,这次中国的崛起是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崛起,因而中国正在推动形成一个更加均衡、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9.
易志学 《传承》2014,(1):124-125
时下网络流行"恶搞"。"杜甫很忙"的各类涂鸦漫画是"恶搞"现象的代表。本着包容的态度来审视和解读当前网络恶搞之现状,网络恶搞文化的发展还需加以疏导,其理想发展方向应该是对世俗关怀和终极关怀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20.
银行竞争是否通过金融包容促进中小企业的生成?基于县域金融机构改革创新这一重要的研究背景,运用我国县域农村金融图集提供的金融数据,检验银行竞争通过金融包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县域银行竞争的增强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在金融包容程度更高的县,银行竞争显著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但是在贫困县,这一结论不成立。基于动态面板和分三大区域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再次支持了以上的结论。这表明,在经济发展好的县域,鼓励银行业竞争能通过金融包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