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焦百色——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大观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红 《当代广西》2005,(22):25-26
百色是人类的重要发源地,是以壮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共生地,是骆越文化和云贵高原文化的结合部,是世界壮泰语系民族的文化轴心地带,也是中国的革命圣地之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山河、光荣的革命传统、多彩的民族风情、丰富的人文景观, 使百色文化呈现鲜明的特色。百色文化主要分为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等几大类型。  相似文献   

2.
百色是人类的重要发源地,是以壮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生地,处于骆越文化和云贵高原文化的结合部,是世界壮泰语系民族的文化轴心地带,也是中国的革命圣地之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  相似文献   

3.
卢松见 《当代广西》2010,(12):54-55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经典的,才是永恒的。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田林)北路壮剧穿越300多年厚重的历史,又热烈地绽放在人们眼前时,她告诉我们的是:壮民族的传统艺术没有没落,壮民族的经典文化世代传承。  相似文献   

4.
陆莲枝 《前沿》2012,(20):131-132
《莫一大王》和《贝奥武甫》是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各自的英雄史诗,由于受壮、英两个民族各自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壮、英语民族所塑造的英雄形象的异同特征反映了两个民族都崇拜英雄,但也映射了壮语民族崇尚集体主义、英语民族张扬个人主义的思维倾向.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汉民族相互融合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广西壮汉民族融合时间较早,自然融合的因素较多,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进步。其原因在于农耕文化是民族交融的基础,而长期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成为民族交融的纽带,以及壮汉民族的通婚、壮民族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也为民族交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上林县采取有力措施挖掘民族文化, 积极发展民间壮剧,使民间壮剧得到蓬勃发展。目前,上林县共有壮剧团97个,拥有壮剧团最多的乡镇是巷贤镇,数量达到18 个。壮剧源远流长上林县壮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 80%,有浓厚的壮文化底蕴。该县壮族戏剧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据上林县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4月18日,主题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文化和谐田林"的"2014田林·中国壮剧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周"在田林县城拉开帷幕。起源于田林县旧州镇的北路壮剧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300多年的风霜岁月,社会变迁,依然常演不衰,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活动周上演剧目有300多个,多数为本民族创编剧目,内容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上演剧目大多来自本民族的生活实践,反映壮民族的生活意愿和审美习惯,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符合壮族人民的道德规范,因而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8.
宁蒗纳西族自治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同时包括纳西、普米、傈傈、藏、壮、苗、白、回、汉等十余个民族的多民族的聚居县。居住在这里的各兄弟民族,既具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特征,又在经济上互相依靠,文化上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宁蒗纳西族主要分布在永宁、拉伯、红  相似文献   

9.
正长期以来,壮、汉、瑶、苗、仫佬、毛南、水、侗等8个世居民族在河池繁衍生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优秀民族文化。河池市高度重视优秀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深入挖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全市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欣欣向荣,有力推动了文化河池建设。一、河池市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取得的成效建立非遗名录,丰富河池非遗宝库。设立非遗名录是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文化部从2006年开始设立国  相似文献   

10.
陈眉江  蒋鸿兴 《创造》2007,(10):54-55
云南省推出的60个特色旅游小镇,相当一部分是壮、傣、瑶、哈尼、彝、苗、纳西等民族聚居地区,建筑以明清建筑为主体,也保留少量的元代建筑.因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又产生了多元文化,各地建筑风格有其相同点,也有区别,又形成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一、古“百越”民族后裔与大和民族关于万物形成的原始文化 具有多元一体格局而形成的中华民族,古代的神话传说包含有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及其邻国诸民族的原始文化渊源。为此,在我们进行比较研究过程中。须得从中华民族“母体”文化与古“百越”民族及其后裔壮侗族和日本大和民族展开比较。  相似文献   

12.
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民间铜鼓文化,是一种跨民族综合性文化现象,它具有娱神、娱人以及权力和财富象征等文化功能,对加深了解生活在我国红水河畔的壮、汉、瑶、苗等民族的历史交融和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化部确定的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工程10个试点项目中,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就是其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使民族文化不断"壮"起来:文化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取得重大突破,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随着文化软实力逐步硬起来,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打响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品牌对提升一个区域文化影响力、吸引力、辐射力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4.
林戈 《当代广西》2009,(14):59-59
金城江区地处河池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2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有壮、汉、瑶、苗、毛南、仫佬、水等22个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民族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民族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5.
《今日民族》2013,(9):10-11
这里是三七的故乡,这里是铜鼓的家园,这里就是神奇的文山。彩云南,舞文山。文山山高水长,云舞飞扬。这里生息着壮、苗、彝、瑶、汉等11个民族,这里是民族文化的大展示,这里是秀美山水的新注释。那火热绚丽的民族文化,那旖旎奇美的山水风光,都释放着文山的美丽和热情。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6月中旬,我们和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廖明君研究员,一行数人前往德保县调查了解壮族马骨胡艺术及其传承情况。德保县是南路壮剧的发源地之一,民间的壮剧团遍布城乡各地,常年活跃于基层。每逢歌圩或农闲之时,当地百姓都相邀结伴,排演壮戏,马骨胡以其清脆、高亢的音色配合德靖土语的起伏转承成为南路壮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重要题词,饱含党中央对广西的深情厚爱和殷切期望。其中,让民族文化"壮"起来,让精神文明"美"起来,成为壮美广西建设的题中之义、必然要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山清水秀的八桂大地,12个世居民族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多彩民族文化和时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绚丽画卷。如今,奋力开启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  相似文献   

18.
陆莲枝 《前沿》2012,(21):199-200
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对“红色”的物理感知相同.壮语的“nding/hoengz”和英语的“red”作为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红色”意义的承载词,在壮英两种文化中都有喜庆、羞涩、愤怒、暴力的联想,但由于受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审美观念等文化心理的制约,壮语中的“红色”偏向于褒义联想,而英语中的“红色”偏向于贬义联想,其语义联想存在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云南省各地壮族同胞以多种方式,欢度"三月三"传统节日。4月16日,由云南省壮学会和文山州壮学会主办、砚山县壮学会承办的中国·砚山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以专场文艺汇演方式欢庆节日。来自文山市、师宗县、马关县、广南县、西畴县、丘北县、砚山县、河口县、富宁县、屏边县等壮学会带来了《壮家风情》《姑娘淘米在河边》《壮乡美》《芦笙舞》《醉在三月三》等民族歌舞,展现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砚山县彝族同胞同台表演了弦子舞、苗族同胞表演了芦笙舞。原省  相似文献   

20.
至今仍然传承在黔桂两省区交界处的壮、瑶等民族的铜鼓艺术、蛙神崇拜以及民间歌咏习俗,具有重要的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价值,很有必要将其中的一些文化元素融入体现区域族群生存智慧和文化理想的现代生活空间的建构之中,让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在新的衍生载体中焕发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