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族政策"去政治化"及"文化化"的争论是近年学界关注的焦点。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论文采用实证方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界争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研究发现:人们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评价是肯定的,但该制度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的国家认同高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并不相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经济因素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力最大。  相似文献   

2.
周玉琴  宋鑫华 《前沿》2010,(3):81-85
民族区域自治是多民族国家的一种政策选择,它以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和睦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多民族国家的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极具渗透力的制度保证,又需各民族对政治权力的共同参与、分配,借以扩大多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及其持续的社会与政治稳定。本文试从政治学的视角来探讨民族区域自治的溯源、民族政治体系建构以及政治价值蕴意等,以期求证民族区域自治对多民族国家内政治秩序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国家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优惠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章雨 《新东方》2005,(10):25-2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宪法所确认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战略性措施,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对于加速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各项事业,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家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优惠政策在实践中的实施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中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体现的是在民族的政治实践中制度对人的一种价值关系,内含其实践逻辑与路径。民族自决、民族文化、自治权力、主体权利等体现了民族人才在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中的价值维度,民族人才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价值引领者和担当者,地区明确,是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人才保障和组织保障,主要在根本上为造就成熟的民族自治政治社会提供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近日强调,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创立、坚持并努力加以完善的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基本法律。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国情要求的。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对于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党中央一贯重视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我们党始终认为,民族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和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民族法制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7.
青觉 《思想战线》2022,48(2):42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其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决议》表明,党在民族工作中始终重视对制度坚持、道路坚定和共同体坚固的坚守。结合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这三个基本坚守点也是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本质规定性的关键线索,为我们把握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方向。因为,唯有把握好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历史选择依据、国家治理与民族事务治理的显著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线意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才能彰显出来,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方向才能明晰出来。也只有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思路格局才能打开,制度优化与效能转化的空间才能延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能动自觉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8.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完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时远 《传承》2011,(13):64-66
政策是国家意志观念化、主体化和实践化的反映,体现了国家意志的政治理念、人民利益、法律精神、权力限定和权益保障等效应,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指导原则和工作行为规范。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事务,国家根本大法宣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是指导民族事务的宪法原则,也是制定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体现了我国政体的结构特点,也集中体现了民族事务各方面的政策原则,这一制度的法律化,也使民族政策具有了依法制定、依法执行的特点。因此,落实各项民族政策,在实践中完善民族政策也就成为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今日民族》2005,(3):4-7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8日发表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白皮书说,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白皮书说,在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已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白皮书说,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论断表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们国家体制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是民族自治地方增多了。全国共建立了159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4个,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已有45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已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