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陈瑞清身上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那种报国、刚正、重学、诚信、务实、奉献的品质。作为一名人民的公仆,他把美好年华献给了内蒙古草原。沙海驼乡情那是个火红的年代,每个人都为新生的共和国而激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青年学子的选择。1965年8月,陈瑞清从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选择了内蒙古。他有六个妹妹,他是长子,亦是家中唯一的儿子,老母亲舍不得他走,妹妹们也哭着要他留在北京,但他报国赴边的去意已定。他深情地对母亲说,建设边疆是党和毛主席的号召,是当代大学生的天职,好儿女志在四方,我要到内蒙古大…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3,(11):150-150
周恩来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十分严格。他曾说:“对亲属到底是你影响他,还是他影响你?我呼吁,我们的领导干部包括我在内,都应该作出一点表率来。”1968年,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健前往内蒙古锡林郭勒插队前,周恩来把她叫来反复叮嘱:“你到内蒙古牧区去,一定要和蒙古族的同志搞好团结,虚心向他们学习,做贫下中牧的好女儿。”到牧区后,周秉健牢记伯伯教诲,住蒙古包、学蒙古话、学放羊、学挤奶,很快得到了牧区群众的信任。后来,她从插队的地方入伍,当上了女兵。  相似文献   

3.
与陈瑞清交往是一种享受,中国知识分子的那种报国、刚正、重学、诚信、务实、奉献的品质闪现在他的身上,令人禁不住感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是那样充满了魅力。他以学者入仕,亦官亦儒亦仆,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公仆形象。他把他的美好年华献给了内蒙古草原。沙海驼乡情那是个火红的年代,每个人都为新生的共和国而激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每个青年学子的选择。1965年8月,陈瑞清从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选择了内蒙古。他有六个妹妹,他是长子,亦是家中唯一的儿子,老母亲舍不得他走,妹妹们也哭着要他留在北…  相似文献   

4.
正当“爱心献功臣行动”在大江南高潮迭起之际,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北方冰城哈尔滨,来到了哈尔滨市南岗区。家乡人民对共和国功臣那特殊的感情深深的打动了我。在这里,共和国的功臣受到了特别的尊重,得到特别的关怀和帮助;在这里,家乡人民正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共和国的缔造者奉献着特别的礼物:走进南岗区民政局的大门,敞亮的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台触摸式电脑,那是民政局为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而设的.在会议室,我见到了民政局局长马力。我在北京就听说南岗区民政局新来了一位女局长。她曾经当过区文化局长,是南岗区的十佳…  相似文献   

5.
世事评说     
想起“狗论”这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了,那时全国都在挨饿,填饱肚子就是幸福。求人办事情走后门,提几斤面或几斤肉,甚至半斤鸡蛋,就可以敲开家门儿。即使有官员贪污,大都是小打小闹。当时的人们实在是穷啊!我当时下放在内蒙古劳动,听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某单位的党委书记,有一天下班回来,发现家里桌子上有两整扇羊肉,自然非常高兴。别说是两整扇羊肉啦,就是有一斤羊肉也会高兴,年节不就是供应半斤肉嘛。老书记以为是单位发的,先是非常欢喜,后来一问是属下送来的,老书记立刻变了脸,非让妻子马上退回去。妻子考虑正在挨…  相似文献   

6.
自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8年的今天,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20年!在这20年中,共和国的首都——北京,也随着共和国的步伐,经历了20年的光辉历程,在法制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作为北京市的立法机关——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相似文献   

7.
汪金友 《前进》2009,(10):56-56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60华诞的时候,很多媒体开辟了“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的专题和专栏。新中国的路,是一条正确的路,也是一条艰难的路;是一条成功的路,也是一条坎坷的路;是一条辉煌的路,也是一条特殊的路。共和国到底从哪里走来?太多的故事,值得回味;太多的抉择,值得铭记;太多的经验,值得发扬。  相似文献   

8.
“土插队”与“洋插队”的角色变迁牟君发1969年初春,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潮流中,一批北京知识青年前往陕北农村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社会事件或许被不少人所遗忘。然而,曾在那片黄土地上历经几年风风雨雨磨炼的北京知青们,留下的却是难以抹掉的回忆。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国内生活和工作着,但也有飘洋过海留学、增添了一层“洋插队”经历的。这一“土”一“洋”的角色变迁,究竟带给了他(她)们什么样的思考呢?正巧,一位一起经历了朝夕相处的“土插队”生活,现在美国某大学留学的女朋友,近日写信叙谈了自己的经历与感受。此文正可从这封来信说起。环境变迁与适应女友信中说:“来美国以前,我自认为有了比较充分的思想与物质准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美国有了较多的了解;我学英语时,与美国老师、教授打过交道,英语中心还讲授了一些到美国留学可能遇到的其他问题;同时,我坚信一点,就是从陕北插过队出来的人,走遍天涯海角也不会有问题──吃过那么多苦的人,难道还怕美国这种物质条件好得多的地方吗?殊不知,我还是很难过了一段时间,主要是文化环境的突变使人一时很难适应。回想起当时的那种心情,真像初到陕北时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34公安月刊2001/10有一个小小的故事一直折叠在我的心中。因为没有曲折、没有坎坷,不是浓情、也不是艳史,几次提笔,又将它轻轻抹去。但在人们常常感叹人心不古的时候,我会把它一遍遍提起。那是我刚到北京的第二年。大城市生活的喧嚣与嘈杂,我无法适应,总想背叛与逃离。写完一批文稿后,找一块清静的地方看看风与月,是我当时聊作平衡的方法。于是我独自去了云南,去了张家界,去了嵩山,又去了内蒙古……这个小小的故事便是在从内蒙古回北京的途中发生的。从内蒙古多伦县城坐汽车到河北围场,那里有连续不断到北京的火车,原…  相似文献   

10.
元非 《台声》2007,(1):112-113
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管年昧怎么淡,过年的方式怎么变,不远万里回家团圆,依然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亲情表达方式。在北京工作、生活.学习的台胞越来越多。北京就像是他们的第二个故乡,北京.承载了他们太多美好记忆,也寄托了他们的梦想和人生规划。随着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在北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有些还收获了爱情。他们对在北京的工作.生活.求学、创业.也是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们希望自己以后在北京的路.能够越走越宽广。随着农历新年的一天天临近.很多台湾朋友都选择了留在北京过年。虽然在北京过年,却还依旧挂念着家乡的味道。  相似文献   

11.
肖复兴 《广东民政》2011,(12):64-64
老顾是我的中学同学,又一起插队到北大荒,一起当老师回北京,生活和命运轨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他欢喜浪迹天涯,喜欢摄影,在北大荒时,他就想有一台照相机,背着它,就像猎人背着猎枪,没有缰绳和笼头的野马一样到处游逛。攒钱买照相机,成为了那时的梦。  相似文献   

12.
许大律师     
刘聪玲 《台声》2011,(9):55-55
“聪玲,我来北京啦。”接到台湾许文彬大律师的电话,一点都不奇怪,他来大陆的次数实在太多了。 “我们在说,遍插茱萸少一人。你什么时候来台北啊?”这时候,他一定是跟大陆记者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他有一位当共和国总理的学生□陈健周恩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死后不留骨灰的人。他已离开我们整整22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却从不曾因他的生命终结而离开我们,这印证了这样一句话:人格的力量一旦形成便是超越时空的。至今,人们说到周恩来,都有太多太多的话,这...  相似文献   

14.
周渤海 《人民公安》2023,(20):58-60
<正>人的兴趣爱好千差万别,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读书,而我钟情于集邮。集邮路上的领路人我的集邮领路人是我的小叔,他从我的母亲——一位从北京千里迢迢去往山西临汾插队的知识青年的针线笸箩上,发现了一排排花花绿绿、盖着邮戳的邮票,尽管早已磨损得千疮百孔,但他依然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泡在水里,再晾干,夹在笔记本里。那时候,母亲与北京的唯一联系方式就是写信,那些贴在信封上的邮票,成了小叔梦寐以求的宝贝疙瘩。  相似文献   

15.
在庆祝伟大祖国50周岁生日的日子里,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是很幸福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那影响了我一生,令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使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至今想起来还是那样的亲近,那样的激动人心。那是1969年的冬季,“文化大革命”进入了“炮打”、“砸烂”、“批判”的高潮,大多数机关、工厂、学校处于瘫痪状态。我们上海华东局机要干部训练队200多名学员的学习基地受到冲击。在中央办公厅的安排下,一辆专列把我们带到北京七机部大院里,那是一个有可能安静学习的地方。当时北京的长安街西段正在修建…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7)
正"听说下学期开春会比现在更冷,我会觉得这是人生的挑战,现在回北京会觉得北京太热。我一直坚持冷水洗浴的习惯,在支教那地方也坚持下来了,然后再在北京洗澡,感觉北京的冷水简直就是热水。""初中的地理、数学、历史这些课程我全部都可以胜任,通过教学,我对大陆的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在班里的孩子们都被我带出了台湾腔,我也会不自觉地用内蒙古  相似文献   

17.
无论做什么工作,阎秉心参事形容自己都是“全力以赴”,除了参事室,他其余的工作时间几乎都是在内蒙古中山学院度过的。他掰着指头说:“我已经放弃了好几次参事室组织的旅游机会啦,像去延安、黄山、杭州……”作为由民革内蒙古区委创办的内蒙古中山学院的常务副院长,阎秉心实在是太忙了,况且他办事认真,连检查卫生这样的事情,他都要亲自察看,每一间教室、宿舍、厕所他都不放过。在阎秉心眼里,学校也是最容不下“闲人”的。一个和他相处了30多年的朋友被他“炒”了,阎秉心说,他太闲了,眼里没活儿。走时,阎秉心让人给那位老友…  相似文献   

18.
1949年秋,我和全家由大西北辗转经四川到香港。数月后于1950年国庆前夕来到北京,有幸在北京饭店住房的凉台上观看当年壮观的国庆游行队伍,我备感振奋。1951年初,在周总理关怀下,我由王炳南同志推荐到当时的外国语学校任教,我的先生周嘉彬则分配到华北革命大学三期学习。自1953年起,我就调到现在的对外经贸大学仍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实际上,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我也学习和懂得了不少事情。时序如流,我已在北京生活、工作了54年。亲眼目睹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一直在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成长。新中国已走过55个年头,真是风…  相似文献   

19.
陈伟建 《台声》2001,(10):10-11
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蒸蒸日上和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台湾大学生选择到北京求学深造,或观光旅游。笔者由于工作之便,接触了许多的这样的台湾大学生。来听听两个台湾大学生自叙在北京的故事。故事之一:感受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 来自台北如今已在北京学习的丁同学到北京之前,我对北京的想象是一片灰茫茫的感觉,我以为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这里一定是什么都很落后。可是,当我一到北京机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崭新的机场不比国外任何一个现代化大机场差。当车子走在机场的高速公路上,我看到道路两旁都是北京申奥的旗子和招…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生命里,生活着三个与我息息相关的女人———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温柔贤惠的妻子、聪明乖巧的女儿。作为家庭的一员,她们给予我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和爱情,而作为警察家庭的一员,她们又多了太多太多无私的奉献……环佩如乐———母亲篇记得在执行一次长期蹲点布控任务时,为了驱走那不约而至的倦意,我便和队友聊起了小时候。当队友讲到小时候的他有些顽皮,平均每学期都要被老师家访一两次时,我则不假思索、甚至得意洋洋地告诉他:“你那算啥呀?我小时候天天被家访,连上学放学都被班主任押着一道走!”队友瞪大了双眼,一下子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