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般而言,低收入家庭的脱贫建立在自身主观努力和借助外界帮助两种途径之上。经济转型期出现的“新贫困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摆脱贫困的可能,因此,通过调查问卷深入分析低收入家庭脱贫的可能性,对帮助贫困人口从根本上脱贫有重要意义。低收入家庭的脱贫尝试城市贫困与就业问题密切相关,与传统贫困相比,城市新贫困的突出特点是城市居民一般靠就业谋生,一旦失业或丧失劳动能力,他们就没有任何收入,陷入贫困。近些年,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2.
城市贫困群体的就业形态与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城市贫困群众处于高失业、低就业的状态,就业人员以非正规就业为主,职业保障程度低,向上流动机会差,与贫困群体相关联的低端劳动力市场竞争剧烈,城市贫困群体呈现出失业型、体制型、行业集中型、再生型、持续型贫困的特征,并且输入型城市贫困现象日益严重。缓解城市贫困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给予贫困群体积极的就业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银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呈现以下特征:低收入群体王要由部分亏损企业的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失业人员构成,城市中生活困难的职工相当部分属于此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素质上,低收入者以低文化素质的职工居多.年龄层次上也大都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份材料也表明,户主的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年收入成正比,小学文化程度的是3938元,初中文化程度的是4336元,高中文化程度的是4578元,中  相似文献   

4.
非正规就业一般指非正规部门就业。非正规部门是指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生产规模很小的生产或服务单位。它有三种类别:一为小型或微型企业类,二是家庭企业,三是独立的服务者。我国下岗工人普遍年龄偏大,且学历不高,技能老化,正规再就业难度极大。从非正规就业的特点、下岗工人从事非正规就业的优势以及非正规就业的主要形式来看,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前景广阔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我国经济体制与结构的转型,大学毕业生供需失衡,导致总量性失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结构性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备,导致摩擦性失业;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城市内部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的分割,导致自愿性失业。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待就业问题,当务之急是要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构建待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一、背景(一)无照经营游商之定义无照经营游商亦被称为无照商贩、小商贩、流动摊贩。国外对摊贩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从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角度来认识和关注摊贩这一古老的社会现象,比如流动摊贩的经济活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非正规经济与经济发展模型;摊贩人员的构成、生存状况、摊贩的权益、空间诉求等与政策制定实施;非正式就业、身份认同与社会层级的博弈,等等。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我国现阶段就要特别关注低收入阶层和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千方百计提高困难群体的收入。笔者认为,从某方面来看,目前我国城市的就业状况和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现状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刘传江  周玲 《理论月刊》2003,(4):133-134
本文对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这一现象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农民工与城市下岗工人的竞争与互补的关系,认为农民工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城市应当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就业政策,在法律和制度上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  相似文献   

9.
本会基本上同意省劳动局「关于处理安置城市失业人员工作意见的报告」,现转发各地,希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参照执行。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蓬勃发展,已给处理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各地必须掌握当前的有利时机,以积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进行这一工作,争取3年到5年之内,基本上解决我省的城市失业人员就业问题。为了切实做好处理城市失业人员的工作,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和领导,经常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各有关部门亦应和劳动、民政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协助把这一工作做好。省劳动局和省民政厅并应组织一定力量,深入一个市县进行工作,吸取经验,以指导和推动全省其它地区处理城市失业人员工作的开展。附:省劳动局关于处理安置城市失业人员工作意见的报告。  相似文献   

10.
李恩平 《前进》2005,(6):32-34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国企改革加速和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我国就业问题日趋复杂、严峻。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劳动力流动规模加大,结构性失业矛盾凸现,劳动力供给总量增大。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从1979年的0.44降到2000年的0.10,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使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着绕不开的就业重压。在探索和拓展各种就业渠道、就业岗位过程中,非正规就业以其就业门槛低、市场化程度高、就业形式灵活多样、行业门类庞杂、就业包容性大等特点,更以其在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降低城市贫困、促进城市化发展、维护社…  相似文献   

11.
城市摊贩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管理城市的难题。特别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业人口摊贩化、摊贩群体弱势化、摊贩经营非法化等问题愈加突出,如何对"摊贩经济"进行科学的管制和有效的治理,已经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对国内外摊贩管制及治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探讨完善摊贩治理的路径走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已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目前,我们正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树立和谐理念,实现流动摊贩的和谐管理。一、城市流动摊贩的现状流动摊贩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方便食品和快餐,如烤串、煎饼、油条、  相似文献   

13.
余际 《前沿》2011,(8):19-21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城市的流动摊贩不少于3000万人。尤其在近几年,城市中无证流动摊贩大量激增并屡禁不止,成为群众投诉和社会反映的焦点。在此层面之上,更令人感到焦虑的是,城管粗暴执法、流动摊贩暴力抗法等不和谐现象愈演愈烈,部分城市甚至引发了群体性恶性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不少法学界、经济学界专家都致力于这一焦点问题的理论探讨以寻求突破口,我们也看到了像温州摊贩公司的大胆创新,到后来的不了了之。这都让我们不得不对摊贩法律地位调整问题以及所滋生出的管理层面的问题的解决有所深思。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乃民富之路。在我国就业全局中,青年就业问题日益显示出社会转型期的战略性、主体性和特殊性。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在失业人口中,19岁以下的占22.2%,20-24岁的占20.5%,25-29岁的占14.5%,30-34岁的占12.3%,总体上讲,34岁以下的失业青年已经占总失业人口的69.5%。数据表明,青年已经取代过去的下岗工人群体而逐渐成为失业人群的主体。为了充分了解江苏青年的无业失业状况,寻求促进青年就业与创业的有效途径与解决方法,共青团江苏省委于2004年2月至9月,在全省范围内对35周岁以下的无业失业青年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5.
失业人员作为就业主体,摆脱失业困境需要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在社会学视野来看,失业人员增强就业竞争力,实质上是一种个人再社会化的过程。失业人员提高就业竞争力可从社会学个人再社会化视角进行分析:即就业心理调适是失业人员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基础;职业技能提高是失业人员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社会关系网络调整是失业人员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支柱。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城市流动摊贩数量的增多,城管队员与小贩暴力冲突的案例并不鲜见,城管部门也随之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为什么城管部门为管理流动摊贩付出了巨大成本,但管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本文从此问题出发,结合多年来从事市容工作的工作经验,对流动摊贩治理问题进行分析,尝试寻找一个流动摊贩基本权利与城市市  相似文献   

17.
中国隐性失业典型特征是:劳动者在其工作岗位上要么待岗,要么无充足的工作可做,名义上就业了,实际上却处于一种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中国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导致相当部分的劳动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保障》2006,(2):7-9
年前,福建省副省长李川在三明市考察劳动保障工作时,看到这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情况时指出:一个地区就业服务水平高低,只要看这个社区服务水平就知道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是摸清下岗失业人员底数,掌握下岗失业人员动态,宣传政策,落实政策的重要平台;是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把各类就业服务信息送到下岗失业人员手中,开展就业服务的有效途径;是保持城镇就业稳定,体现党和政府温暖的重要载体。社区,一个上情下达,连结千千万万家庭的城市细胞,给福建省2005年的就业工作带来了哪些新的转变,完成了哪些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建议增加以下第一,明确失业人员的范围。第二,失业人员、无业人员、农民工在就业援助上应一视同仁。”这是一位网友在人民网上的留言。留言表达了网友自己对就业促进法的期待。  相似文献   

20.
失业的社会流动属性在于无流动性、下向流动性和被迫性。失业的社会流动阻滞在于社会流动的规模不大、制度约束性太强和观念滞后。再就业的社会流动属性在于上向流动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构建合理的再就业社会流动机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全面推进制度改革,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尽快建立劳动力自由流动机制,切实加强社会流动的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