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发展的历史始终伴随着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生死历程,从远古祖先祈求神灵保佑、无能为力承受风云不测发展到学会"亡羊补牢"的补救,从无知、逆来顺受、听天由命发展到躲避、抵抗、预警、预报、应急救助体系,从灾害预防和备灾发展到现代社会灾害风险评估和全新的安全理念,把防灾减灾工作看成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苑迪 《中国减灾》2008,(9):F0002-F0002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我国首个用于灾害监测预报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从1991年到2008年,“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经过17年的建设.凝聚了无数人的努力和汗水.终于初战告捷。成功发射“环境减灾”A、B星,是提升我国综合减灾能力、构建灾害监测预报体系的重大举措,它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强大灾害监测能力,为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减灾救灾技术支撑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完善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提供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3.
<正>干旱、洪涝、台风、地震……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我国出现过。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的各种灾害,近十年来又进入一个多发期。这十年,是中国经受巨灾磨砺的十年,是减灾救灾不断趋向高速高效发展的十年,是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的十年,更是防灾减灾事业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十年。十年来,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的防灾减灾事业开始从灾害救助到灾害防御、从灾害防御到灾害风险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李贵明 《中国民政》2013,(12):47-48
灾害发生不仅仅是由于大自然外力的影响,还有人类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脆弱性的作用,正是在这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才形成风险并转化为灾害。因此,在减灾救灾工作中,必须树立起灾害“可预防”、风险“可管理”的意识,全面加强减灾救灾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防止或减少(减轻)灾害的发生,实现从被动救向主动防的转变。笔者认为,全面加强减灾救灾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建设,必须做到以下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5.
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何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是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自“国际减灾十年”以来,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减灾问题,防灾减灾逐步朝着联邦式、多系统综合集成、共建共享、互利多赢的方向发展。各国政府和公众对灾害管理的认识也逐渐从单灾种、专业分工和应急管理向灾害链、综合集成和风险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政》2012,(10):52-52
山东省嘉祥县民政局李春杰认为,防灾减灾文化是人类在与灾害抗争中代代积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是人们遵循的习惯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的体现。防灾减灾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忧患意识,人类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斗争中,早已形成了这种文化习惯、生存之道。从这个角度上看,也可以说防灾减灾文化是一种反思的文化,即,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相似文献   

7.
郑东 《中国减灾》2012,(5):46-47
减灾文化是人类在预防灾害、应对灾害的抗争中认识运用自身的思维智慧和知识能力的一切活动。人既是减灾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减灾文化的创造物。减灾文化实质上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两种相互联结、且相互作用的特征显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降低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综合减灾也已纳入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公民减灾教育,增强公民减灾意识,是一种上游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公民的灾害防范、灾害规避和灾害危机处置能力,从而有效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  相似文献   

9.
减灾卫星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的建设,将使我国形成天地一体化的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体系,在灾害管理不同阶段实现从数据获取到现场应用的“一站式”服务,以满足自然灾害监测、风险管理、灾情评估、决策支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灾难是社会自然变迁中惨烈的片段,因其速变,人类脆弱的一面表露无遗;因其震撼,让人心生敬畏并不断反思改进。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灾难的挑战,承受大大小小风险的考验。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但值得欣慰的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的成长,感受到了一个国家在磨砺中的进  相似文献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台风、洪涝、风雹、干旱、雨雪冰冻、山体崩塌、泥石流、地陷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并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的新特点。面对灾害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柳州市民政局从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素质入手,提高全社会应对各类灾害的识别知识、防范意识、自救互救技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3,(2):13-13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古以来。人类的安全感与“老天爷”一直息息相关,惊惧于雷电、悲号于狂风、惶恐于巨浪……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这些激烈而神秘的自然现象已不再深不可测,人们从自然环境中汲取发展的动力,但同时,也承担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带来的苦难。现代社会对自然灾害特别是气象灾害的影响越来越敏感,通过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来应对各种灾害问题。已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保障与改善民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灾害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安全,而基层社区无疑构成了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主任蒋兴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已建立全走候、全方位的海洋灾害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作出预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5.
闵政 《中国减灾》1991,1(3):36-39
一、预案的地位和作用所谓预案,即防御灾害方案,是指防灾、抗灾及救灾的预施性规划或预施性方案。科学的预案应具有三大特征: (1)预案立足于历史和现实,预测未来,具有历史感; (2)预案从已知灾情出发,从人们熟悉的现实中分析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探索未来,预言未来,具有现实感;  相似文献   

16.
祝明  徐璨 《中国减灾》2013,(2):41-43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2011年以来,对文化发展作出多项重大决策。2011年3月,国家出台的“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通过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11年11月,《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颁布,其中明确规定加强防灾减灾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战乱、饥荒、贫穷、灾害……全球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给儿童的生存和成长带来挑战甚至伤害。在自然灾害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约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儿童青少年仍然是灾害面前最脆弱的人群之一。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有权利参与到影响其生活的一切事项中。在灾害面前,儿童并不只是消极的受害者,他们一样有自己的能动性,一样可以对防灾减灾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样的贡献,可以是发表观点和意见,可以是介入决策和决定过程,也可以是采取实际的行动。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高速发展变化的当今社会,城市和农村的儿童在防灾减灾问题上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政府在维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中小学校、幼儿园和社区普遍开展灾害避险以及游泳、娱乐、交通、消防安全和产品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儿童家长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自然灾害风险不断加大,灾害形势非常严峻,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持续增加,一些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通过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科技计划实施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有效提升了国家灾害科学管理水平,大大增强了地方防灾减灾能力。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信息化已经紧密融入各行各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全面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方面。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围绕《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2015年)》任务要求,在灾害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极大推动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2,(5):1-1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与风险共存、战胜灾难、不断前进的历史。而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渗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实践中,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1995,5(2):20-21
宝鸡文理学院积极发展减灾教育我国是一个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减灾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综合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宝鸡文理学院在社会各届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发展减灾教育,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灾害管理与保险专业,在短期内启动运转,首届面向陕西全省招收的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