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唐代处于我国帝制时代的鼎盛阶段,在法制方面多有建树。从大量资料来看,唐代法制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极为深远。唐太宗等人非常注重对法规的制定,建立了完善的法制体系,形成自己的特点。唐代法制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唐律已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20)
正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基石,自秦统一文字以来,到三国、魏晋时期,直至如今,可谓一脉相承。其中,5种基本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皆已发展成熟,有了丰富的书法理论。而历代各具特色书法名家亦是蜂拥辈出,使得书法艺术蓬勃发展、传承不息,成为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创作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也有一位将文字用心画出独特生命力的书法家。他秉持"自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传统军事法律文化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军事法律文化内存于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是中华法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军事实践和中华法系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军事法律文化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西方军事法律文化的特点:兵农合一、奖励耕战的国防法制观和义战、慎战的国防法制原则;君主专权、法自君出的专制独裁;"制必先定"、"以治为胜"的以法治军思想;兼容礼刑、出礼入刑的法制方针,等等。  相似文献   

4.
公元纪年的那年,也正是中国西汉倒数第二个皇帝刘衎继位的第一年,仅过5年,这位只有14岁的刘邦后人,就被他的岳父王葬杀死了。作为现代汉字的第一种字体隶书,也是在那一时期完成了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蜕变定型,之后,经过东汉近200年的发展,在书写技巧和审美情趣上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地步,随着东汉王朝的覆灭,隶书在实用性上,被逐渐演变出的另一种字体楷书所代替,而隶书因其完善的审美性被后人保留使用至今。  相似文献   

5.
陈湛 《台声》2010,(10):47-48
<正> 在前文谈及汉字演化中,笔者提到繁体字只是相对我们现在用的简化字而言的,他的基础是汉、唐时期的隶书和楷书,并且在两千年来又逐渐有所变化。而作为当前通用繁体字的基础,隶书和楷书又是从小篆演化而来,在这个演化过程中,有极少数字可能变复杂了,不过有更多的字则更为简化了。如此说来,繁体字只是相对我们现在的所用简化字而产生的叫法,也就是几十年的光景,而从整个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它其实也是一种简化字。所以隶书和楷书之前的  相似文献   

6.
廖强  罗欢 《求索》2007,(12)
初唐是文字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处于楷书定型的重要时期。此期的墓志又是异常珍贵的同时资料,数量庞大而且语料价值丰富。初唐墓志的异体字具有文字演变活化石的价值和作用,对它们的研究将对汉字发展、规范史及现代简化字研究都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与媒介,汉字一直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同时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要肯定汉字、歌颂汉字、学习汉字、应用汉字,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汉字在信息时代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8.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统一中华,必先统一文字,秦始皇为此立下了不朽功勋。海峡两岸虽同为炎黄子孙,使用同一文字,但经40年之阻隔,各自演变,许多汉字虽外貌依旧,而内涵却已各异,尤以科技术语为最。更何况简繁异体杂陈,致使“相见不相识”,曲解丛生,谬误百出,实在误事误人。谋求海峡两岸词语之统一,实质上是求全世界华文汉语之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光彩的能量光彩的图腾光彩的文化光彩的资源光彩的发展书法艺术充满着光彩与能量可修身养性而创造生活乐趣中国文字的发明从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指示、象形……到实用的楷书,不仅积累了中华五千年来丰沛与宏观的人文思想,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文化内涵与观察万物而造字的光彩智慧,以仓颉造字以万物形象为基础,无形中在表达了对在自然中生态之美的记录与赞赏之外,也同时符合及培养了古代人学习文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重要原因即在于它兼收并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就我国的汉字而言,其发展演变就有这样一个明显的特点。从大汶口文化图画文字到甲骨文、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和行书,无不是在继承中创新发展,而汉字的“简化字”或“简体字”的产生则是汉字一系列动态变化中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开展变法图强,颁布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包括"改法为律"。为增强法律规范的约束力和权威性,实现政策的始终如一,商鞅将"律"从一般行为规范中抽离,改法为律,使各项改革措施得以制度化、法律化,不因人因时而恣意改变,因此而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改法为律"对战国末期的法制甚至对后世延绵千年的中华法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中华法制文明的内涵中国是一个地处东北亚大陆,资源丰富的内陆性国家,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以宗法家长制家庭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以儒家纲常伦理学说为统治思想,以皇权神圣的专制主义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情。这决定了饶有特色的中华法制文明的内涵。1.从先秦的法治思想到封建法律中的罪刑法定先秦时期作为显学的法家学派提出了法治思想。韩非子说:"治民无常,唯以法治"。商鞅说:"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言不中(合)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能领其国者,不可以须臾忘于法"。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更明确提出了  相似文献   

13.
<正>"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这一理念所提出的"新法律监督论",以诉讼监督来概括法律监督的规范内涵,坚持了我国宪法和法律关于检察机关的法制定位,符合检察制度起源、演变的一般司法规律,结合了我国检察制度实际和最新发展,契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精神,应当成为我们对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科学理解和新共识。  相似文献   

14.
龙大轩 《思想战线》2002,28(6):107-111
羌族法文化发端于四五千年前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其中包括有:1 以"杀人偿死"为代表的刑事规范;2 以"同姓不婚"为代表的民事规范;3 以民主议事会"尔母孜巴"为代表的程序性规范。由于古羌是中华先民中的主要部族,又是构成"华夏族"的主体民族,其法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示了中华法系早期雏形的大致构架。  相似文献   

15.
张中秋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张晋藩教授《中华法系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一文是该书的首篇。文中第五部分题为"当前中华法系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中华法系研究,从民国开始到现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面对  相似文献   

16.
汉字文化     
谭舯 《统一论坛》2012,(1):35-37
文字是人类由蒙昧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历史上,各大古代文明都曾创造自己的文字系统,如古埃及圣书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和玛雅图形文字等,但是除了汉字以外,绝大多数古文字后来都没有延续下来。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在古代就已出现、留存至今并被广泛使用的文字。汉字作为文化载体,不仅记录和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本身也成为一种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人大立法监督的主要方式,也是保证宪法有效实施、维护法制统一的重要制度。司法解释虽通常被认为不是立法行为,但因其关系到法律法规的具体适用,如不加以规范监督则容易成为"二次立法"。一直以来各方面对加强法规备案审查、规范监督司法解释的呼吁声不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阎建国、林笑云、杨克勤等许多代表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实际上,在立法法的修改过程中,强化备  相似文献   

18.
<正>谈起中国文字,那些字词背后的深厚历史,足以让汉字成为中国的瑰宝。每一个文字背后的历史真义,每一个历史典故里衍生出来的成语,都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中国的文字从古老的甲骨文演变到如今的简体字,每一个汉字都拥有几千年历史。到了现如今,汉字依然拥有着无穷的生命力,它们见证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汉字,每一个中国人都常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法官错案追究制度古已有之,历史久远。中国古代诉讼法中关于法官责任制度的规定可谓是中华法系的一大特色。从西周起至明清,司法官吏的责任制度内容不断丰富。古代司法官吏责任制度的建立旨在利于封建社会君主的统治,其对中国古代法官运用审判权有很大的限制。"法官出入人罪"制度是古代法官责任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由于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古代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图书大国,因此,中国汉族先民的思维模式以及图书的出世也成为一个文明起源的范例。在汉字没有出现以前,巫术和占卜术的应用是古汉民治理生存的必要手段之一.汉字出现以后,以象形文字为主的文本记录──甲骨文则更多地应用于卜事活动,鉴于此种特殊现象,本文企图以《周易》作为一本成书的占卜手册来对待图书的产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