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还影响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目前高校毕业生存在着一定的就业误区,主要表现在就业观念、就业心态、就业自我管理误区。这些误区的产生有个人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策略,高校应调整毕业生的课程设置与实习安排、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就业的支持,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社会应加强对就业的正面引导;父母应对子女就业做理性分析,做好参谋;个人应加强自我分析,全面了解自身优劣势,确立就业方向并调整就业期望值,使其与自己的就业能力相匹配。  相似文献   

2.
蒋婵 《传承》2006,(11):32-33
随着新一轮就业高潮的到来,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难,主要体现在就业率低、性别歧视严重、就业质量低以及就业缺乏保障四个方面。导致女大学生遭遇就业寒流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既有女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转变女大学生就业观念,其次,要完善女大学生就业体系,强化政府责任,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树立文明、平等、公正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几年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随着全国招生规模的扩大,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和个体因素导致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政府、社会、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都必须付出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的促进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良好机制和氛围。  相似文献   

4.
女大学生就业难:内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莉 《青年探索》2004,40(1):42-45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所致。在女大学生的内在原因方面,主要是其自身在生理、就业能力和就业人格上与男生存在一定差距。为此,高校教育应从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择业能力,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和完善就业人格特征四方面着手,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难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高校和大学生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有社会经济环境、大学生就业素质、高校扩招、就业渠道不畅等因素.应对金融危机,政府要发展经济,出台针对政策;高校应深化教学改革;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6.
杨坚 《传承》2009,(16):102-103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难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高校和大学生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有社会经济环境、大学生就业素质、高校扩招、就业渠道不畅等因素。应对金融危机,政府要发展经济,出台针对政策;高校应深化教学改革;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7.
在今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而且是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虽然职业选择与发展是一个人人生的永恒主题,但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已经不再是某个大学生个人的事情,而逐渐成为摆在高校与社会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就面临职业选择的女大学生来说,能否战胜社会排斥和自身弱点,是直接影响到其择业成败的关键。从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着手,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的冲突心理及其原因,才能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加之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求日益提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企业和社会以及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大学生,高校,企业,政府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谢燕  徐远火 《传承》2009,(8):124-125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对社会与个人造成极大的影响。世界金融危机使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各项政策引导,促进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高校要以学生为本,更新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生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相似文献   

10.
刘石玉  刘陆晶  莎日娜 《前沿》2006,(5):206-208
本文从实际调查结果出发,在与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试图找出我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充分分析社会、法律政策及女性自身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的前提下,提出了缓解和解决我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包括:一是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人才服务结构要搭建就业岗位需求信息平台,高校应根据就业岗位需求信息的变化不断完善大学生培养方案;二是各级政府、高校应不断完善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三是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前高校毕业生增多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的矛盾状况看,就业形势近期内不会有较大好转,想要解决就业困境,毕业生需要适时适度转变择业观念。要转变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其次,家长正确调整对子女就业的期望值,家庭作为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之一,成为主导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重要力量。最后,高校切实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转变择业观的教育,学校是主要的阵地。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包括:一是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人才服务结构要搭建就业岗位需求信息平台,高校应根据就业岗位需求信息的变化不断完善大学生培养方案;二是各级政府、高校应不断完善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三是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就业观念误区影响了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其误区主要表现在择业观滞后、错位 ,强求社会公正 ,急功近利 ,藤蔓意识等方面。女大学生需要构建起与时代相适应的就业观 :择业靠自主 ,就业要竞争 ;创业是最好的就业 ;岗位无贵贱 ,求真务实 ,多将眼光放在就业竞争力的阳光之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与性别歧视——以武汉市女大学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莉 《学习与实践》2010,(6):112-118
随着我国就业模式由"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求职者选择职业的机会增多,但就业的前景并不乐观。伴随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劳动力市场中有限的工作岗位,以及社会中潜在的失业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在巨大的压力下,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要受到性别的限制,这些限制影响了平等主义的原则,阻碍了良性社会法制意识的形成,影响了女性工作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对女大学生自身及整个社会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本文以武汉市高校应届女性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分析武汉市就业市场中存在的若干性别歧视现象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状况,探寻造成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以及女大学生存在的若干思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帮助女大学生获得平等就业的权利,这将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由学校走向社会的系统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因素包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择业观念、就业储备、就业政策等。从就业的实现到未来的职业发展,需大学生本人、高校、企业、社会和政府四方做出不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与市场脱节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和毕业生保守就业观念等因素共同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指导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合力。学校要找准定位,结合市场需求改革专业设置,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政府要统筹多方面力量拓宽就业渠道,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果多因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四关:一是就业期望值偏高与择业倾向偏差关;二是政府的就业机制及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关;三是高校教育与社会用人需求不匹配关;四是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不足关。  相似文献   

19.
沈剑 《人民论坛》2010,(9):278-27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愈发严峻。面对金融危机,高校、企业和大学生个人应转变认识误区。政府要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完善高校职能,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实现社会、企业和大学生的"三赢"。  相似文献   

20.
女性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及严重的就业供需矛盾,衍生出女大学生求职心理的众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女大学生求职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对其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提出团体辅导、个别指导等相应的心理调适的办法,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提供帮助,进而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