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是积极的,且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但民族主义也有其非正常和非理性的部分。青年群体容易受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健康的民族主义思潮会对青年"国家—民族"政治观念的形成产生恶劣影响,健康的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少年形成理性的"国家—民族"观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理性思想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揭示了市场理性原则导致的资本主义社会非理性的异化现实,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正是把马克思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结果。与法兰克福学派所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理性导致非理性体现的是理性本身的"二律背反"。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扬弃理性的异化而不是抛弃理性。  相似文献   

3.
人既是理性的存在物,同时也是非理性的存在物.人类的历史之所以如此色彩斑斓、跌宕起伏,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关键在于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在属人的世界中,不存在纯粹的理性与非理性相分离,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对于非理性的关注,到了现代在西方发展到了顶峰.从非理性因素是如何发展的,应该如何对其界分,非理性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西方"终结"思潮的泛滥表面上是世纪终结引发的话题,其实,"终结"话语的不断重复和再现,不仅体现了一种世纪末的非理性情结,尤其隐示了后现代语境中传统价值观念的消融.对此,惟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予以批判性审视,才能把握其实质而不为"终结"所困惑.  相似文献   

5.
任鹏 《人民论坛》2014,(2):172-174
当代西方,后现代思潮极具普遍性,既是一种开放性的社会思潮,也是一种未完成的社会思潮.在后学风靡的背景下,文章主要从后现代的关键词、后现代的态度、后现代的范式、后现代的路径及后现代的结论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凯尔纳的后现代观,以期为转型时期的理论反思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法国后现代理论家让·布希亚早期的物体系与消费社会理论中以符号政治经济学为基础,从现代过渡到后现代的意识形态.布希亚认为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爆炸性激增的物体系密不可分.在物体系中,物被诠释为符号或符码,而符号或符码则构成了意义体系.布希亚的理论结合了马克思的"商品"与结构主义中的"符号"的两种观念,以符号学观点研究社会文化现象.相对于马克思主义以生产为基本社会活动,布希亚强调消费体系的主导,并认为消费社会下的意识形态与商品和符号的逻辑一致:即商品中的交换价值凌驾于使用价值,符号中的能指凌驾于所指从而成为抽象、化约的代表,而这一特征也是后现代意识形态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理性向非理性的转向,以叔本华的意志主义为开端,非理性主义的普遍确立则是在20世纪初.非理性主义的形成及其张显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只有在社会实践的层面上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才能正确认识人性.  相似文献   

8.
王巍 《岭南学刊》2009,(2):82-86
如何寻求和拓展公共行政的合法性来源一直是行政学界孜孜不倦研究的重要课题。伴随整个社会发展,基于工具理性的官僚制行政范式正在走向民主的对立面。后现代公共行政的研究思潮认为,公共行政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的合法性建设要从主体理性向制度理性转型。场域理论,话语政治,交往理性,协商民主应该逐步接替科层制、二分法、专业效率对公共行政的统驭。  相似文献   

9.
有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多归因为非理性行为。而西方学者探讨群体性突发事件时逐渐意识到理性与非理性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存在一个中间状态——有限理性,而且情感与理性也不是矛盾的,情感有时是理性的基础。在"瓮安事件"中,事件的参与者既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成份,群体逐渐把群体性突发事件作为表达诉求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一种满足其要求的捷径,即集体性启发。  相似文献   

10.
李小琼 《传承》2010,(21):54-55
人既是理性的存在物,同时也是非理性的存在物。人类的历史之所以如此色彩斑斓、跌宕起伏,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关键在于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在属人的世界中,不存在纯粹的理性与非理性相分离,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对于非理性的关注,到了现代在西方发展到了顶峰。从非理性因素是如何发展的,应该如何对其界分,非理性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于静 《传承》2012,(19):80-80
日本政府悍然宣布对我国所属的钓鱼岛实施"国有化",遭到了中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在群众情绪高涨、非理性行为被情绪左右的示威现场,已经有人站出来呼吁"理性爱国",无疑是理性的正义之声。相对于理性而言,守法是更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和底线。  相似文献   

12.
为了重构传统的科学理性观,理查德·罗蒂区分了"合理性"的两种意义:强理性与弱理性.放弃标准的强理性观而接受实用主义的弱理性观,也就是放弃认为真理是某种我们应对之负责的东西的看法.罗蒂从文化的层面来考察科学,正确地指出了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所必然具有的"素和性"、"建构性"和"约定性"的特征,但又完全无视科学与各种非科学文化的根本区别.科学不能排除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非理性因素作重要的补充,但是科学在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客观的认识活动.罗蒂试图完全否定科学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有关"哲学的终结"或所谓"后哲学"的呼声几乎不绝于耳.今天,哲学的确面临着这样一种抉择:它要么放弃自己存在的权利,要么为自己的存在辩护.对于当代语境下的哲学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在后现代那里,哲学成为继上帝和人之后又一个被宣判死刑的东西.那么,哲学是否真的死了?如果它没死,是什么支撑它的生存?后现代哲学认为现代哲学什么也不是,那么后现代哲学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后现代思潮极具普遍性,既是一种开放性的社会思潮,也是一种未完成的社会思潮。在后学风靡的背景下,文章主要从后现代的关键词、后现代的态度、后现代的范式、后现代的路径及后现代的结论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凯尔纳的后现代观,以期为转型时期的理论反思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康德认为,对理性的盲从导致了传统理性主义的危机,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全面审视理性的能力,划定其发挥作用的界限。康德对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划分,别开生面地为认识成果的有效性提供了新说明,为自由是人的天性提供了新理由。由康德重新构建的理性主义振兴了主体性哲学,开启了现代性的大门,催生了后现代思潮,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美国孤立主义思潮中,增加了民粹主义元素。从这种意义上说,当今的美国孤立主义与英国的脱欧孤立主义不仅在非理性上有着相通之处,而且在"每况愈下"方面也是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7.
赵旭东 《思想战线》2013,39(1):17-21
知识被认为可以通过理性的方式得到累积,这种知识的积累通常被称为知识创造的理性方式。而另一种知识的创造,即是"顿悟"。中国文化中,"灵"(灵验)这个字和心理学中的顿悟概念意思近似。中国乡村民众信仰背景下的"灵"的观念与顿悟的概念有一定关联。在理性和顿悟之间进行一种比照之后,可以看出,前者是基于西方科学理性基础之上的一种知识创造,而后者则是一种基于非理性、反常以及特异性的知识创造。  相似文献   

18.
高瑞鹏 《人民论坛》2014,(2):209-211
在人性观上,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是理性的,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征,同时他还认为人性中包含着理性和非理性两个方面.正因为人类有非理性的一面,因此应该用代表理性的法来规范人的行为,这样可以减少非理性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只有全方位理解和掌握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观,才可以客观全面评价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台湾社会出现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希望保持既有的生活现状与方式,选择安逸与小清新,追求较为现实的生活小梦想,却不求大改革、大变革,不求大幸福、大发展、大格局。这就是当今台湾出现的一种社会新思潮——"小确幸",即追求"小小但确实存在的幸福"。"小确幸"是一种"后现代"、"后物质主义"的思想与心理表现,有它出现的社会经济背景,有它存在  相似文献   

20.
在人性自觉这个内在性平面上,对两千多年以来的中、西传统哲学和马克思及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想进行一个简单的勾勒,得出一个概略的哲学地图是有意义的尝试性努力.哲学从人性的"混沌"中开展出不同向度的理性平面,为人们带来了由我理解的观念框架.西方古典哲学对人性的理性自觉,中国传统哲学对人性的德性自觉,马克思和后现代哲学对人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