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泽 《思想战线》2000,26(1):51-52
"民族文化学"之所以在90年代以来备受民族学界、文化学界关注,其缘由一是民族学过去较为欠缺文化研究,①而文化学若脱离具体实证对象易流于空泛;二是"民族文化学"是一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它在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文化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中嫁接、孕育而脱胎,它尊奉文化人类学为背景学科、母体学科,吸收百年来人类学理论精华,从中寻找理论解释,建构适用于特定对象的研究模式、原则及方法.这一尝试,体现了该学科建设参与者在人类学本土化实践中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1992年12月21日至22日,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召开了一次“民族文化学”理论讨论会,来自云南省几所主要高校、省社科院、出版社、报社以及其他一些研究机构的近四十名专家学者汇聚在一起,对“民族文化学”的理论、体系、对象,内涵、方法等进行了深入、广泛和热烈的讨论,彼此交流了看法。“中心”主任张文勋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心”所承担的“八·五”省级重点学科“文化学—云南地方民族文化”的一些情况。接着他就这次讨论会的内容、目的和意义作了充分的说明。在谈到民族文化学时,张文勋教授说,文化学的内容比较广泛,它包括对象、范畴、方法诸多问题,具体说来,文化的起源、性质、形态、构成、功能、文化交流和文化变迁等都在研究的范围;文化学研究的对象还应包括分门别类的研究,诸如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语言、道德、宗教等文化现象。另外,文化学还应包括以区域为单位进行研究的区域文化和以具体的民族为单位进行研究的民族文化。张文勋教授特意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民族文化学应主要是以云南地方民族文化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其中重点应当放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上。关于民族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一些与会学者主张应研究各个民族的文化现象,并认为,一门学科的建  相似文献   

3.
论历史人类学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方法论的探索宋蜀华一、历史人类学与民族历史学近年来,作为人类学分支学科之一的历史人类学(HistoricalAnthropology)日益受到重视。它以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族群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与历史民族学(Histo...  相似文献   

4.
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为对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对于构成民族重要因素之一的文化,从来就是非常重视研究的。传统民族学对于“文化”的研究更为重视。在欧美一些国家还把民族学称之为文化人类学。在国际上民族学研究中有许多和文化有关的术语,如“文化区”、“文化层”、“文化圈”、“文化中心”、“文化边缘”、“文  相似文献   

5.
李绍明 《思想战线》2002,28(4):57-58
人类学引进中国已近百年 ,尤其是近 2 0年在我国有了很大发展。传统的人类学包含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和语言学。近来又有了应用人类学。根据我国实际 ,人类学应包含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人类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在我国将其置于社会学之下并不合理 ,应予提升。在明确人类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同时 ,应处理好它与作为一级学科民族学的关系 ,即明确其所含的文化人类学即民族学中的狭义民族学。  相似文献   

6.
(一) 民族研究工作恢复以来,民族研究工作者对什么是民族学,民族学的研究对象,乃至于它的学科名称,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象这种情况是不太多的。许多学科的研究工作一经恢复,立即投入了对理论“禁区”的探索,而在民族研究领域,关于民族学本身的一些问题还没有能够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这种情况,如实地反映了民族学研究工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学论集》(由著名学者张文勋教授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国内首部系统论述该学科对象、范围、方法及发展方向的论集.收文26篇,通过三个部分,即文化学基本理论、民族文化学理论构建和区域民族文化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学科背景、来源、学科理论构架、学科赖以产生的重要实证基础—西南民族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理论研讨.  相似文献   

8.
实现西方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打破传统的学科研究对象的分割模式,把中国56个民族各个形态的文化纳入研究的视野,用结构主义和系统论的思想给予新的统合。中华民族文化学以中国民族学、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人类学作为理论来源,将典籍文化、民间文化;汉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各区域、各形态的文化纳入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整体结构之中,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探讨,其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有利于推动实现西方人类学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人类学的理论特点之一,就是坚持整体性的观点,以…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民族学发展趋势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民族学又称本土化。它的最高要求是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学。中国化民族学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主要是:中国化民族学促进国际民族学人类学发展的贡献日益明显;民族学应用研究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中国化民族学学科体系逐步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学"的解构和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权 《思想战线》2000,26(1):54-55
游汝杰教授在《中国文化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曾经指出 :“任何学科的正式诞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对研究的对象有过某些直接或间接的观察与研究 ,也就是说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二是必要的人文生态环境 ,即学术上的需要或社会上的需要。”①就我国 90年代新生的“民族文化学”而言 ,一来有源远流长的人类学和根繁叶茂的“西南学”这两股源头活水的滋养哺育 ,二来则有全球一体化浪潮和少数民族现代化转型的现实挑战作为生存土壤 ,从而无论在学术的内环境还是外环境上都具备了学科诞生的必要前提条件。最终 ,伴随着《民族文化学论集》 ( 1 993…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学的方法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学的方法论建设黄泽民族文化学作为一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它是在对少数民族文化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汇集和描述研究的基础上,亟需总结升华出一些规律性认识的迫切要求下出现的。方法论的建设已成为民族文化学理论建构中尤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影视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建国初期就开始了。1995年4月24——28日在首都北京以此为命题召开的“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却又属首次,这说明我们的理论研究已落后于实际。因此,这个会议就更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影视人类学,是以影视为手段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或以人类学影片为载体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一门学科,属于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与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史前人类学、精神分析人类学等学科不同,不是以内容为界定,而是以手段、载体为界定的一门学科。它本身是一个集人类学、影视学两大综合性理论…  相似文献   

13.
1997年1月18日,云南大学邀请在昆参加“国家教委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第二期)”的部分中青年学者,就云南大学发展人类学民族学,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加强人类学民族学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西南和西部民族学研究等问题进行座谈。来自全国各地的15位学者在座谈会上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云南具有发展人类学民族学的资源和条件,云南大学计划建设民族学重点学科以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服务是有远见的举措,开展区域性学术交流与合作是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有效方法,云南大学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与会者的发言,综合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今年借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的东风,我国出版、发表了一批有关女性民族学的著作,打破了女性民族学研究领域长期沉寂的局面。然而,领导的重视、学者的投入、群众的积极参与,能否持久、深入?会不会一阵风过后又烟消云散?笔者认为有必要发出呼吁;希望学界同仁重视女性民族学的研究,以促进21世纪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女性民族学,顾名思义,自然是以各民族女性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本体的科学,既是民族学、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其纵向指从古至今的中外各民族女性,其横向涉及各民族各个时期的女性在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15.
只有在“艺术一人一文化”的视界观照中,艺术文化学研究实践才能进一步强化其“属人的”学科特质。以“艺术一人一文化”为逻辑构架,艺术文化学的研究范式可分为客位艺术文化学、主位艺术文化学与主客位辩证艺术文化学。主客位辩证艺术文化学范式是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的范式,它的实践品格、解放旨趣、开放精神和批判特征带来了艺术文化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正是这种研究范式的转换导致了人、文化、艺术整体观念的变革,它促使文化、艺术研究更加具有反思精神、实践意识,更加注重与现实的联系,更多地关注艺术文化主体的存在状态、艺术文化主体的种种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学的理论构建,有赖于一定民族、区域文化作为实证基础。西南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文化源流、背景、类型最为复杂的区域民族文化,不仅具有显著的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活化石地位,并且以它为实证对象,完全有可能建立起其方法、结论亦适用于其它区域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学理论体系。本文致力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方法之探索,以作为民族文化学基本理论方法之构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西南民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南民族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创时期、民族社会历史语言大调查时期、承上启下的过渡性时期。今后 ,我们必须加大对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 )、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问题、民族生态学、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民族史是研究各个民族的族属渊源、民族形成、文化、各民族间的关系及一切制度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而“人类学”(Anthropology)这个字的原意,是“研究人的学问”,研究人类本身的来历、演变、发展。这和民族史研究的对象是很近似的。在十九世纪人类学开始成为一门现代科学时,只限于研究“人及人种的学问”,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德国人类学家把它认为是“博物学的一个分科”。在这时,人类学似乎与民族史关系不大。后来,人类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了,除了研究人类种属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19.
民族政策是调适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指导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行动准则。 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未把“民族政策”作为一门学科加以讨论,把它列入民族问题或者民族理论的 栏目之下。本文就建立民族政策学的必要性、民族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民族政策学的特点以及民 族政策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等展开讨论,认为民族政策学应当从民族理论中分离出来,从施 政的角度研究民族事务的活动规律、民族政策的制定、执行、检查、反馈等措施,以及古今中外的民 族政策比较。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Anthropology)与民族学(Ethnology)是比较年轻的学科,大约在19世纪40年代,人类学与民族学才成为独立的学科。在人类学与民族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传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词汇和对“人类学”、“民族学”的界定也不完全一致。以英国、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