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环境侵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民事侵权行为的特殊侵权行为,但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损害赔偿的承担上,遵循的仍是传统民法的同质赔偿原则,这导致了对受害人救济的严重不足,有失社会公平与正义,同时也导致了对加害人的制裁不力等弊端,不利于环境保护。它的局限性,使得惩罚性赔偿原则引入环境侵权民事责任领域有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环境侵权民事责任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可以更好地实现民事责任的救济、制裁、预防功能,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侵权行为法基本原则的缺如,急需加以弥补。现有关专家论述的归责原则不能成为侵权行为法基本原则,而是一个具体原则,只能适用侵权行为法的部分领域,不能作为侵权行为法的指导思想。探讨侵权法基本原则只能从其价值取向入手,侵权法的价值取向是通过依法对侵权行为人民事责任的追究,达到救济受害者合法权益的目的,使民事权利得以实现。因此,笔者认为侵权行为的基本原则应是有侵权即有救济原则、自己责任制、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定原则。这三个基本原则构成一个原则体系,它们互相补充、互相联系,共同为实现侵权法的根本任务服务。  相似文献   

3.
吴祖祥 《求索》2010,(7):143-145
环境侵权归责原则是指以何种标准确认和追究环境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它解决的是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基础问题。文章从环境侵权特有属性、侵权责任法价值取向和经济学等方面进行解析,提出环境侵权应采无过错归责原则,并对《侵权责任法》第65条与相关法律之间适用冲突的解决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4.
向文翰 《理论月刊》2008,(6):109-112
传统侵权行为局限于现实生活的大框架之下 ,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行为則存在于网络这种特殊的介质之上,这种新形式的、在数字环境下的侵权行为与传统的侵权行为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它的特殊性造成了众多复杂的疑难案件的产生(如百度侵权案).本文旨在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行为:一是较之于传统侵权行为的特殊性作了一些探讨;二是就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的认定提出了一些拙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蔡鑫 《求索》2011,(4):134-136
跨国公司环境侵权行为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所带来的环境损害常发生在东道国,但东道国大都没有针对跨国公司母公司的管辖权,而母国又缺乏足够动力来约束跨国公司母公司的海外作为。国际社会对跨国公司环境侵权尚未出现专门国际立法,相关问题只能准用国际公约中关于侵权或环境侵权的一般规定。目前对有关跨国公司环境侵权问题的法律适用主要还是依据相关国家国内冲突法进行确定。传统的侵权行为地法在该问题法律适用上仍占据主导地位,而最密切联系原则和适用对受害人最有利的法律原则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  相似文献   

6.
ISP第三方责任由于生发于网络环境中,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故而与其他侵权行为相比,具有侵权主体的多元化、侵权行为的技术复杂化、侵权环境的虚拟化以及损害后果的不确定性等特征。《侵权责任法》第36条进行了总结式、突破式和概括式的立法,将第三方责任列入侵权法规范之中。其在性质上为归责条款,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适用范围具有开放性,侵权客体具有自身虚拟性。通知规则在形式上不限于书面形式,应完善反通知制度和错误通知赔偿机制,而知道规则应将"应知"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7.
郭丽韫 《前沿》2002,(6):56-58
我国学者在讨论侵害知识产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时 ,认为关于侵权行为所致民事责任的探讨 ,必须与物上请求权明确区别开来。本文指出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是就损害赔偿的请求权而言的 ,其它的民事责任方式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等不适用于归责原则的调整范围。从我国《民法通则》关于民事责任体系的规定来看 ,应当认为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8.
ISP第三方责任由于生发于网络环境中,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故而与其他侵权行为相比,具有侵权主体的多元化、侵权行为的技术复杂化、侵权环境的虚拟化以及损害后果的不确定性等特征。《侵权责任法》第36条进行了总结式、突破式和概括式的立法,将第三方责任列入侵权法规范之中。其在性质上为归责条款,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适用范围具有开放性,侵权客体具有自身虚拟性。通知规则在形式上不限于书面形式,应完善反通知制度和错误通知赔偿机制,而知道规则应将"应知"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9.
过错与违法性关系的处理取决于对过错、违法性内涵和属性的认识。就过错而言,通说认为其是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就违法性而言,是指侵权人无法律上的理由违反侵权法上应履行的义务而侵害他人权益。过错与违法性统一于对侵权行为的评价:前者评价的是侵权行为的意识基础和意志状态,后者评价的是侵权行为本身。过错与违法性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过错的认定一般要通过行为违法性的认定来实现。因此就侵权构成而言,应坚持过错与违法性的并立。  相似文献   

10.
建立动态环境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首先要突出情报信息工作,确立情报信息优先原则;其次要在110指挥中心和治安卡口的建设上有所突破;再次,要构筑好点、线、面相结合的防控网络,做到人防、物防相结合,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万金店 《前沿》2011,(13):119-121
学术活动中的合作现象屡见不鲜,但对于合作作者间的权利与义务,目前法律尚无明确界定,以至于在发生一些侵权行为时,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时无据可依。本文就合作作者的构成、相互间的责任及造成侵权的归责原则及责任分担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解决类似纠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加强特殊性研究是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的客观历史需求,也是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理论的客观历史任务。民族地区由于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复杂,文化多元共存,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除遵循其他地区的一般性原则外,还需遵循特殊性原则。即政府主导和社会共建相结合的原则、继承传统与鼓励创新的原则、文化培育和文化需求相结合的原则、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文化的开放性与安全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齐艳敏 《前沿》2004,(4):143-146
随着海事侵权的种类和范围的不断扩大 ,传统的法律适用原则的弊端不断暴露 ,虽然海事侵权仍然适用一般侵权的法律适用原则 ,但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 ,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在法律适用上应以侵权行为地法为主 ,结合海事侵权的特殊性 ,辅之以法院地法原则和船旗国法原则 ,促进海事侵权法律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论环境侵权及其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凌  唐蓓 《桂海论丛》2002,18(4):92-94
在我国 ,环境侵权作为一种新型的侵权行为 ,其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如何有效地防止环境侵权行为 ,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利 ,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09,(7):95-95
王红艳在《法学杂志》2009年第2期撰文认为,网络银行是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但现有的法律体系难以应对网络银行所引发的法律问题,特别是网络银行无权限交易行为问题应引起很大的关注。应结合网络银行无权限交易行为的法律关系、网络银行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对客户与银行之间的无权限交易责任分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燕 《前沿》2004,(12):151-153
针对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的特点 ,分析与评价了中国目前有关环境共同侵权救济的基本法律 ,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共同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机会丧失理论承认机会可以单独作为侵权行为的客体,对其之损害可以要求损害赔偿。然而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在处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存在诸多不足,引入机会丧失理论,将其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相结合,构建一个处理医疗损害赔偿的新模式:机会丧失理论与传统侵权"全有全无"规则二元论。在发生机会损害时,赋予患者选择使用机会丧失理论或传统侵权理论的权利,并以比例赔偿为基础,结合法官的自由裁量,确定赔偿的数额。  相似文献   

18.
二元式是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两层次就是侵权层面和责任认定层面。在侵权层面上对侵权行为的认定采用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在责任的层面即损害赔偿的承担上采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二元式两层次归责原则有强大的理由作为支撑,在未来的知识产权侵权实践中可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凌杰 《前沿》2011,(18)
法律全球化是当前世界各国法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世界各国对这一行为规定了不同的法律制度,本文从运用利益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在法律全球化视野下探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立法及司法意义,挖掘不同国家立法例及其立法根据,提出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问题的处理既不容回避,又有其独特性。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有:生命意识和生命成全相融合原则、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原则、一元价值与多元价值相共生原则、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相结合原则和本土化与普适性相补充原则。遵守这些原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要求,也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