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地方党委在党的领导体制和组织体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与创新地方党委决策机制,关系到地方党委的战斗力、创造力和执政力的提高,关系到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发展。当前,提高地方党委的决策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改革和完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论证和预决策机制,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改革和完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和预决策机制,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一是要把决策咨询、论证和预决策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和基本要求,以制度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形势下,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认识和把握好地方党委决策权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关系,对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决策利益协调机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有能力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公共决策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其实质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配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优化公共决策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多元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理顺公民参与机制、健全利益监督约束机制等途径,形成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4.
对于地方党委的决策职能,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是“对地方性的重大问题提出决策”。为使地方党委实施好这一职能,有必要对地方党委的决策职能性质、决策的内容、决策的实施方式、决策过程、履行决策职能的要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以利于党政分开,强化党的决策职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关键在于提高县级领导的综合协调能力金细安提高综合协调能力是县级领导提高领导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力:一要善于总揽全局抓决策。总揽全局是提高综合协调能力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强了...  相似文献   

6.
加强地方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明确提出了提高“五个方面能力”的基本要求,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这“五个方面能力”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地方党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同时,地方党委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还必须针对自身特点和本地实际,把这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具体化,紧紧围绕地方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水平。从地方党委实际情况看,主要应提高八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提高领导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变化的新特点,着力提高应急决策和危机处理能力,提高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能否克服困难、有效化解复杂矛盾和风  相似文献   

8.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形势下重新审视自身发展历程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我认为,作为地方党委,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强执行力,努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9.
地方党委票决制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党委票决制是在不改变党内既有权力结构和运行秩序的情况下,通过渐进增量式的改革途径,逐步改变党内权力结构集权特性的党内干部任免和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经过20年来的发展与改革,地方党委票决制已构成党内民主发展的独特路径。我们应在总结地方党委票决制的基础上,使之渐次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丁俊萍  左瑞成 《政策》2004,(9):42-4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一项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有党的中央机关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也有党的地方组织乃至党的基层组织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地方党委执政能力建设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加强地方党委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型时期。体制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涉及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变动,如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建立各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决策是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因此,落实领导责任,首要的是要落实其决策责任。当前,我们实践“三个代表”,改进领导工作,提高领导水平,当务之急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决策责任,努力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决策的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决策失误。一、领导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当前,领导决策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违规、违纪、违法决策。一些领导干部在作决策时,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而是以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甚至以一己之私利为出发点,胡乱用权,所作的决策明显违反党纪、政纪,甚至国…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新任务对地方党委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通过改革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保障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从我们最近调查的情况看,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加强地方党委对经济建设的领导领导经济建设是地方党委的中心工作和核心职能。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党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地方党委领导经济建设,在具体实施中要着重抓好这样几个环节:一是搞好决策。对关系地…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旨在提高执政效率,但是如果党委专职副书记和党委常委之间的权责架构不够明晰,反而会影响了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因而当务之急的工作是进一步细化书记、副书记、常委三者职责,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申永丰 《求索》2011,(6):67-69
公共决策的本质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配置,这种权威性配置是通过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来实现的。公共决策中利益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个人利益、共同利益、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合法利益与不合法利益等几对基本范畴。利益诉求是公共决策全面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逻辑起点,利益取向是公共决策均衡配置公共利益的基本依据,利益冲突是公共决策不断完善社会利益格局的内在动力,利益整合是公共决策有效增进公共利益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课题组 《前沿》2006,1(1):16-19
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关系,利益差别是任何社会都广泛存在的普遍现象.利益差别扩大导致利益分化,引发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为了社会正常发展就必须进行利益协调.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此有过较多的阐述.国家是利益协调的主体,自从有了政党以后,在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中政党特别是执政党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利益分化的时代,我国社会利益差别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导致社会阶层的变动,逐步发展为现代社会阶层的雏形.利益过分分化影响社会正常发展,因而加强利益协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利益协调的主要领导者,对社会利益关系协调起着关键作用.因而,在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分化的新形势下,要不断增强和提高党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能力,这就要求党必须按照利益协调原则,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采取合适的利益协调途径对社会利益关系加以协调,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而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课题组 《前沿》2006,1(2):13-16
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关系,利益差别是任何社会都广泛存在的普遍现象.利益差别扩大导致利益分化,引发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为了社会正常发展就必须进行利益协调.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此有过较多的阐述.国家是利益协调的主体,自从有了政党以后,在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中政党特别是执政党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利益分化的时代,我国社会利益差别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导致社会阶层的变动,逐步发展为现代社会阶层的雏形.利益过分分化影响社会正常发展,因而加强利益协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利益协调的主要领导者,对社会利益关系协调起着关键作用.因而,在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分化的新形势下,要不断增强和提高党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能力.这就要求党必须按照利益协调原则、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采取合适的利益协调途径对社会利益关系加以协调,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而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白璟  张国林 《前沿》2012,(3):33-35
加强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必须要有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加强协调利益的能力,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利益协调的原则,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利益表达、分配、导向、约束、调处、保护机制,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世和 《新东方》2005,(10):10-13
一、社会和谐与领导协调力 1.社会和谐中的协调意义 其一,能够使政府的社会决策得以贯彻落实。政府的某项社会决策一旦做出,必然会引起社会的震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由于各种利益集团的要求不一样,政府的决策难免引起不同的反应,而政府的正确的社会决策是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因此,面对这种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协调。通过协调,使社会公众的认识有利于政府的决策。 其二,能够使社会对某项政策的调整从心理和行为上进行深度认同。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客观上是沿着浴盆曲线的轨道在进行,特别是当处于浴盆曲线底部的时候,社会公众的思想会引起一定的波动,人们会怀疑政策的正确性,会感到一种茫然,这时,领导者应当对政策进行调整,而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协调的过程,有效的协调能使公众理解政策调整的原因和必要性,并从行为上去贯彻。 其三,能够加速社会的和谐。西蒙认为,“效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工作方法、管理技术和一些合理的规范,再加上领导艺术。”即要通过提高领导的协调能力来提高效率,而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的前提下会加速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一、以创新思维整合执政资源,充分凝聚执政合力对于一个地方党委,要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有效地实施党在各个领域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健全和巩固各级党委在同级党组织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的科学运行新机制。目前,我们榆林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工作格局,即市委是领导决策系统,以努力实践、科学执政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系统;人大是以人大、老干部、市民、新闻媒体组成的“四位一体”的督办系统的主体,督办系统已成为依法执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