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沐泽 《台声》2009,(2):95-95
杨力州,台湾纪录片工作者。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系、台南艺术学院音像纪录所毕业,曾经担任复兴商工广告设计科专任教师,目前担任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系讲师及台湾纪录片发展协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9,(2):88-93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公营部门(如“行政院新闻局”、“文建会”、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国家文艺基金会”、电影资料馆、公共电视),与民间单位(如全景基金会、联合报系、超级电视等),以及一些个人的积极推动下,台湾纪录片无论在拍片数量与品质、纪录片工作者人数与技术上,较比过去均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与同一时期已逐步凋零的台湾剧情电影相比较,纪录片的发展在台湾有一种格外耀眼的光芒。纪录片俨然已成为当今台湾影像的显学。  相似文献   

3.
《台声》2009,(2):86-87
台湾纪录片的历史很长,却也很零散。早期许多纪录片的题材多为重大建设、风景民俗等等,只纪录、不诠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如1986年成立的“绿色小组”,便以机动性强、简便的VHS或Betacam摄影机突破了三台封锁,拍摄街头冲突,呈现出萤光幕上看不到的台湾。  相似文献   

4.
吴孟樵 《台声》2013,(12):62-62
具古典文学涵养的知名演员李玉琥,热烈推荐齐柏林拍摄的纪录片《看见台湾》,也力挺广告界名人范可钦监制、由模仿政治界演艺界人物获得肯定的许杰辉执导的大型舞剧《台湾舞娘》。  相似文献   

5.
郑岚 《台声》2008,(12):42-42
由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台湾文史工作室联合主办的“纪念台湾光复63周年图片文物特展”10月25日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隆重开幕,100余幅老照片及还有100多件来自台湾反映两岸自古交往的“契约”文书、民俗文物,充分展示了台湾开发、发展、变迁以及两岸同胞自古一家亲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9)
<正>4月21日,讲述上世纪50年代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政治受难者人生故事的纪录片《暗夜行路》在台北举行新片发布记者会。上世纪50年代,在内战与国际冷战的背景下,败退台湾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以"反共"名义,发动了一场白色恐怖大整肃,对当时台湾社会氛围和历史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台湾地区戒严时期政治事件处理协会接受台湾人权博物馆委托,组织纪录片拍摄小组,耗费一年半时间,采访、记录了陈明忠、冯守娥、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34)
正"其实对纪录片人来讲,每一年、每一天都是新的,只要我们真诚地拥抱新时代,我们用镜头记录下来的生活,就会像一条河流,永远不会出现同样的浪花。""选择纪录片的理由,就是可以在历史和现实中行走,永远在路上……"11月16日,周四,北京,午后的阳光洒满工作室的每一个角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国家一级编剧夏蒙刚从深圳载誉归来。荣获"第23届中国纪录片年度人物"大奖后,他在朋友圈中写道,"昨夜星辰昨  相似文献   

8.
(一) 电影传入台湾是一九○一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日本人高松丰次郎在台北西门町日新新闻社前的空地上盖屋,用从日本带来的一台放映机放映英杜战争等十几部影片。台湾总督府并让高松丰次郎拍摄日本人统治台湾纪录片二万呎带到日本,在帝国会议的总预算会上放映,作为统治台湾的现状说明,这是在台湾拍摄影片的开始。一九二一年台湾总督府为进一步推行殖民统治,对台湾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在总督府文教局设巡回电影班,并从东京聘来日本摄影师荻屋在台北设立制片机构,拍摄宣传性的新闻纪录片。第二年日本松竹蒲田映画株式会社田中钦到台摄制台湾  相似文献   

9.
微博声音     
《台声》2016,(8)
正黄玉珊台湾导演近几年,性别研究在台湾受到重视,台湾女性影展已然成为鼓励女性创作很重要的国际平台。由于家族经历,我拍摄了几部关于台湾日据时期的剧情片和纪录片,展现了台湾人民在高压统治下所发挥的生命潜能和鲜活的生命力,我觉得大陆对于台湾来说是文化上的"祖国"。  相似文献   

10.
吴孟樵 《台声》2013,(11):51-51
导览台湾,会从哪个部分着手?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角度,但是,看见的部分是什么?感动自己、感动别人的是什么元素?由侯孝贤监制的纪录片《看见台湾》,早在11月正式上映前的一个多月举办试片会,且难得的是在西门町的“日新”大戏院举行。试映后,感动许多在场的人,在座者包括媒体记者、影视圈的导演们、台湾高铁董事长兼执行长(台北市前副市长)欧晋德……纷纷报以热烈掌声,甚至是泪下。  相似文献   

11.
台湾软件产业(即资讯服务业),是台湾信息工业中脑力密集型、高附加价值、渗透面广、零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尽管目前仅占台湾资讯产业的1/20略多,但台湾当局将软件产业视为21世纪明星产业中的金钻产业,欲发展成为台湾一大主流产业,其发展态势值得研究。一、 台湾当局的推动自1993年,台湾“经济部”开始对软件产业进行规划与推动,首先执行的是第一期《软件工业五年发展计划》(1993 1997年),执行单位是由“经济部工业局”主管、设于资讯工业策进会的“软件工业五年发展计划工作室”。推动工作的重点涉及产品开发、技术发展、人才培训…  相似文献   

12.
赵辉 《台声》2007,(8):85-86
如今,台湾漫画人到祖国大陆发展事业,已成为大势所趋。最早在祖国大陆走红的漫画家蔡志忠,作品销量惊人;紧随其后的,是风格独特的朱德庸和几米。据朱德庸作品改编的电视剧近两年来在祖国大陆风头一时无二,很受欢迎;几米的漫画被改编成电影,在大陆市场上取得不俗成绩。同他们相比,另一位出道甚早、拥有人气极高作品《鸟笼院》的台湾漫画人敖幼祥更是把工作室开到了广州。  相似文献   

13.
晓沙  安东 《台声》2009,(10):28-28
9月的高雄,与“疆独”分子热比娅有关的连串事件,在岛内引起激烈争论。继邀请达赖喇嘛访台引起各界的抗议,高雄市府又无视岛内外舆论的反对,提前在“2009高雄电影节”播放美化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的纪录片,与此同时,亲绿组织公开提出邀请热比娅窜访台湾。岛内多方认为,高雄市长陈菊故意挑衅大陆,以此拉拢“极独势力”,使南台湾观光业遭受重创,对此陈菊须承担其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12)
<正>厦门理工数字创意学院学生耗时两年,从鼓浪屿菽庄花园和台湾板桥花园入手,拍摄历史人文纪录片《园缘》,讲述了台湾林氏家族几代人在两岸间来回辗转,起起伏伏的发展历程。透过在台湾和大陆对望的这两座花园,透视那个特殊的年代,林氏家族背后微缩的是台湾近代史和两岸分分合合、难以割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56周年的纪念日。为此,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台湾文史研究工作室共同主办了“台湾光复56周年历史图片特展”。上午9时30分,特展开幕式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二楼隆重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张克辉和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及全国台联会长杨国庆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图片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图片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腐败的清政府在甲午…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18)
正张胡爱妹,台湾顶级艺术家,2012年获颁"赛德克传统织布传人"证书。她7岁拥有自己的织布机,在母亲教导下学会织布,并由此展开不平凡的人生。21岁,张胡爱妹在部落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织布工作室;30岁开始陆续在台湾春阳小学、仁爱高中、仁爱高农、暨南大学等教授其族群语言及织布技艺;"9·21"大地震后,她又迁移到春阳部落,以"张妈妈工作室"招牌,吸引各界朋友慕名而来,访客络绎不绝。多年来,为守护台湾少数民族部落,捍卫传统文化与工艺美学,张胡爱妹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4,(4):60-60
<正>妈祖,是台湾的民间信仰之一。每年妈祖生日绕境,热闹非凡,且总会下雨,带来的雨水,是浇灌土地的生机。为何"大甲妈祖会"开始于几个城市间绕境?任贤齐监制的纪录片《妈祖乃台湾》,以类似电视综艺节目的方式记录2013年农历三月,为期9天8夜(任贤齐说了数回8天9夜,看来是弄混了日与夜的计算法)"大甲镇澜宫"行之多年的妈祖绕境活动。这部由任贤齐与游绍翔联合执导的纪录片,在任贤齐活泼的身影声调中,随妈祖神轿、抬轿者、旗队、随行信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19)
<正>人物朱延平:台湾导演怀念故人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台湾电影展上,《七匹狼》《彩云飞》等6部以"爱"为主题的经典台湾影片参加展映。展映会中,《七匹狼》导演朱延平深切怀念该片的主演、已故台湾知名演员和歌手张雨生。朱延平,台湾影视导演、编剧。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英语系,大学时代协助摄制纪录片,当过助理导演。1978年完成电影剧作《错误的第一步》,荣获亚太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一鸣惊人,而后每年拍摄4部喜剧片,可谓"高产影人"。作为开幕影片,台湾导演朱延平的作品《七匹狼》在台湾影展开幕式后放映。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18)
正台湾人到底要从什么角度看二战?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被正式端上台面讨论,台湾反而是不成比例地炒作"二二八"事件。历史不可断裂处理,台湾的二战记忆,当然与"二二八"事件有关联,长期被冷藏,使新一代的台湾人对此过往陌生,在对国民党大加挞伐的同时,反忽略了日本殖民对台湾的戕害。今年是日本投降72周年,史无前例地,NHK电视台首次公开"731部队"的认罪纪录片。无独有偶,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历程的梳理,来探讨未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之路。笔者认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大力推进纪录片产业化;二、延长生产、消费纪录片的产业链;三、重新构筑纪录片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