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道 《台声》2009,(2):94-94
吴乙峰,台湾纪录片工作者。196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头城镇,从小就喜欢文学、艺术。毕业服完兵役之后,吴乙峰进入王小棣的民心工作室,当时台湾尚在“戒严”时期,纪录片的发展迟缓,他便跟着工作室承制一些电视台的社教节目。因缘际会之下,获得了拍摄电影《赤脚天使》的机会。然而对当年26岁的吴乙峰来说,想法过度浪漫,到后来才发现很多事情不如想像中的简单。  相似文献   

2.
花俊雄 《台声》2013,(8):51-52
由台湾维新基金会主办,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协办,题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创新研讨会”于6月29日至30日在香港举行。台湾方面由此基金会董事长谢长廷率领32人与会。其中有9位现任“立委”。3位市议员、1位前任“立委”和1位民进党中评委等多位泛绿学者。  相似文献   

3.
雍紫薇 《台声》2013,(9):75-75
8月5日至6日,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台湾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蒋渭水先生思想与事迹”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台湾方面十余位专家学者分别由台湾研究基金会创办人黄煌雄与董事长吴密察先生以及蒋渭水文化基金会董事长颜文熙带队,大陆方面则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名学者出席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陈岱 《人民政坛》2012,(7):37-38
志工,是台湾社会对志愿服务者的通称。他们以服务大众为志向,不计较时间、体力乃至经济上的付出,展现了良好的公德心和责任感,成为台湾社会一道别样的风景,给笔者在台时留下了深刻印象。台湾的志愿活动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宗旨是积极倡导公益精神。台湾志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得益于民间慈善机构的发展,如1966年由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现为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从初期30位志工发展到超过400万的志愿参与者,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公益慈善机构,志愿服务覆盖医疗、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9,(2):86-87
台湾纪录片的历史很长,却也很零散。早期许多纪录片的题材多为重大建设、风景民俗等等,只纪录、不诠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如1986年成立的“绿色小组”,便以机动性强、简便的VHS或Betacam摄影机突破了三台封锁,拍摄街头冲突,呈现出萤光幕上看不到的台湾。  相似文献   

6.
台胞华松年教授,于今年6月6日来家乡安徽省安庆市商讨建立“华松年助学资优基金会会馆”和创办一所综合性大学事宜。得此消息我于6月14日前去看望他。其时,他正躺在床上输液。想不到两天后,他就因突发心肌梗塞,于6月16日在海军——一六医院猛然去世!华松年教授是安庆市桐城人,享年87岁。1945年日本投降后去台湾,曾参与撰写(接收台湾报告),后从事粮食管制、工商策划等建设工作,为战后台湾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作出过较大的贡献。这期间,他曾赴美、英、法、德等国参观考察,并结合台湾实际写出有相当份量的(台湾粮食发展之研究)、(…  相似文献   

7.
尹启铭 《台声》2013,(11):45-45
最近,率团参加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领导人会议归来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说了些尖锐但完全中肯的话:“台湾只想参加固际组织,却不知参加的目标,以及所需付出的代价。”借用类似的口吻,让我来提醒:“台湾一些人只想反对两岸交流,却不知反对的目标,以及所需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8.
吴孟樵 《台声》2013,(11):51-51
导览台湾,会从哪个部分着手?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角度,但是,看见的部分是什么?感动自己、感动别人的是什么元素?由侯孝贤监制的纪录片《看见台湾》,早在11月正式上映前的一个多月举办试片会,且难得的是在西门町的“日新”大戏院举行。试映后,感动许多在场的人,在座者包括媒体记者、影视圈的导演们、台湾高铁董事长兼执行长(台北市前副市长)欧晋德……纷纷报以热烈掌声,甚至是泪下。  相似文献   

9.
何强 《政协天地》2013,(7):41-42
6月,海峡两岸天高云淡。叶圣陶研究会赴台出版考察团一行先后访问了台湾中华文化总会、远见出版社、信谊基金会、薇阁基金会等机构。拜访了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并与台湾有关机构联合举办了“开明书店、叶圣陶与台湾”、“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等座谈会。大家就海峡两岸的出版文化话题进行了深人而广泛的交流,一路收获,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0.
李永泰 《台声》2002,(8):30-31
“海峡两岸经济与科技产业比较研讨会”于2002年5月30日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这是东南大学建校百年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之一,同时纪念东南大学杰出校友李国鼎先生,并促进海峡两岸的合作。会议由东南大学、(台湾)“中央大学”、江苏省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大陆代表约60余人,台湾代表40余人。会议的研讨主题反映当今两岸同胞关心的热点,即经济与科技产业发展的历程、经验交流以及两岸合作发展的探讨。大会开幕式由东南大学副校长吴介一教授和台湾“中央大学”副校长郑光甫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1.
陈筠 《两岸关系》2008,(8):18-18
“F4”?别误会,这回可不是台湾那四大帅小伙组合,而是人气百分百的四种非常美味的台湾水果——菠萝、番石榴、杨桃和芒果。火热的8月一开始,台湾财团法人农业发展基金会就在北京隆重推介这四种已“入驻”北京奥运村的奥运特供水果,以飨奥运健儿们。  相似文献   

12.
邓靖 《台声》2011,(10):60-62
8月30日,由台湾夏潮基金会董事长宋东文为团长的“台湾作家江苏采风交流之旅参访团”一行13人抵达江苏省省会南京,展开为期10天的采风交流活动。“两岸作家采风交流”是全国台联与台湾夏潮基金会共同组织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旨在通过参观考察自然人文景观,促进两岸作家的交流互动,增进了解和共识,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3.
邰言 《台声》2007,(10):51-52
9月16日上午,由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四川省台联会.台湾夏潮基金会协办的第二眉“北京台研论坛”在“天府之圆”四川省的成都市开幕。以台湾政局发展与两岸关系为主题的此次研讨会,是继去年4月和11月在北京成功举办首届“北京台研论坛”和“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以来,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的又一场大型两岸民间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发展,由百余名两岸农业专家学者参加的“海峡两岸(海南)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研讨会”11月1日在海口召开。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国务院台办、国家农业部、对外经济贸易部领导,以及全国已获准建立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省市领导、台湾“农村发展基金会”、台湾省农联社、台湾畜牧学会等农业机构的负责人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杜青林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热带高效农业是海南的重要支柱产业。琼台两岛面积相近,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相似,在农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建省11年来,海…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40年代,台湾。年轻俊朗的青年陈秋水(陈坤饰演)因做家庭教师而来到王家,并与王家千金王碧云(徐若喧饰演)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但适逢台湾局势动荡。作为热血青年的陈秋水为躲避迫害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自此两个相爱的恋人被无情的现实分隔两岸,惟有坚守着“等待彼此”的誓言相互思念对方……这就是电影《云水谣》里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6.
文文 《中国残疾人》2011,(11):14-14
台湾投资管理公司英仕曼10月22日举办“投资慈善高尔夫球日”活动,进行公益筹款,活动筹得美金一万元,捐予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作为听语早期疗育经费,帮助弱势听损儿学习“听”与“说”,希望为台湾听损儿童的未来发展尽一份心。  相似文献   

17.
竺云 《两岸关系》2013,(11):10-11
2013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会见了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习近平强调,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岛内舆论高度关注此次“习萧会”,且多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次会见意义重大,将两岸经济与政治关系平衡发展的重要性提上了双方的议事日程,开启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榴花照眼红,粽子扑鼻香,又是一年端午节。节日前夕,笔者不少乡亲从对岸台湾回来闽南祖家过节,在与台湾房亲交谈中,笔者得知台湾和祖家闽南一样,同称端午节为“五月节”。台湾四面环海,水域辽阔,岛内还有一些河川,端午节最有气氛、最为热闹的便是“扒龙船”(龙舟竞赛),闽南台湾方言“扒”与“爬”同音,是划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从1997年9月新学期起,岛内初中一年级采用了《认识台湾》系列(分历史篇、社会篇、地理篇)新教材。该教科书从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肆意割裂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刻意美化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从而沦为宣扬、落实“台独”谬论和李登辉“两个中国”、“~中一台”政策的工具。一、割裂台湾与祖国大陆自古以来的联系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历史、文化等方面与祖国大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认识台湾)以大量的篇幅,否定台湾与祖国大陆自古以来的联系。(一)以“我们都是台湾人”的鼓噪来误导学生“不做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林长华 《黄埔》2013,(6):94-96
在台湾,有个很受重视、独具情趣的传统节日——冬节。台湾民间习称“冬至”这一天为“冬节”,非常看重这个热热闹闹的冬节。在台湾同胞心目中,过冬节犹如小过年,故有民谚:“冬节大如年”、“年夜没返没某(妻),冬节没返没祖”,意思是出外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争取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