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孕母亲     
法新社曾报道:美国休斯敦路边有一张广告,说是一名生物学硕士生,急需一万元美金。愿以这价格做一次代孕母亲。广告说:“出租子宫。本人曾受高等教育,身体健康,富有爱心”但后事如何?法新社没有报导。笔者偶访休斯敦,进行了一番了解,简况如下。五十来岁的约翰兄弟电器公司经理,和他的从模特明星退下的二十八岁的夫人,看了广告后,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讨论。经理说:“为了永葆你的青春美丽,不愿你受生儿育女的折磨,我意让这位智体均佳的硕士,做一次替身母亲,来一次试管婴儿。你看?”夫人巧笑倩兮吻了经理一下,说:“亲爱的,你爱护玫瑰一样爱我,我高兴死了,但愿我能永远如不谢的玫瑰。”她实在也不愿她的花容月貌有损。在这社会,容颜就是女人的资本。她美丽的眼睛眨了两下,把头靠在经理肩上又说:“可是,现在敲诈欺骗到处都是,要是办这件事,一定要找律师共同制定  相似文献   

2.
漫画与幽默     
自毁形象一天,警察发现一个独自在大街上徘徊的小女孩。她只有三岁半,金发碧眼,长得非常迷人。但她说不出自己叫什么名字,也弄不清住在什么地方。警察无可奈何地开始翻她的衣兜,希望能找到一点线索。小女孩没有反抗,却嫩声嫩气地说:“别害怕,我没带枪!”势利的鱼甲:“100元的鱼竿和500元的鱼竿用起来就是不一样。”乙:“怎么?”甲:“一次我钓鱼,先用100元的,头晕眼花也没钓到一条,后来换了500元的,一会儿就钓到了一条!”乙(良久):“唉,现在鱼也这么势利……”你是这样射击的实弹射击训练场上,教官正声色俱厉地训斥一位士兵…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眼睛     
正母亲年轻的时候,有一双漂亮的眼睛。我七八岁时,母亲在戏台上唱戏。她演花旦,眼睛灵动有神采。戏台上的母亲,扮演的总归是别人。我最喜欢母亲在家里的样子,尤其是她缝衣服的样子。灯光下,母亲的脸有柔美的轮廓,眉清目秀。她专注深情地挑起针线,有时用牙轻轻咬断线头,有时把针往头发里插一插。母亲有时会抬起头看我,她冲我笑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闪着温暖的光。  相似文献   

4.
富人与穷人     
何谓穷人?何为富人?这没有硬性的标准,全靠自己的感觉。一个月退休金只有700元的妇人,还要养活一个70岁的老母,她日子过得很快活,她认为自己就是富人。在冬天洒满阳光的广场上,她舒展地晒着太阳。她告诉我,她的日子过得很惬意,舒服得就像一个富人。我惊异地问她怎样生活?吃、住、穿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她说,每个星期她都去教堂,她是唱诗班的,唱起歌来就像口吐莲花散发着清香,她喜欢那里的教友,教友们有着超越利害的真挚的友情。说到吃,她说吃得很丰富,有时是黄豆焖茄子,有时是豆腐丝拌芹菜,有时是海带丝拌黄瓜丝,有…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某某“忘本”,也许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因为父亲早年离家参加革命,我也就成了一个对家乡最没有概念的人。事实亦如此。我是壮家人,却不会说半句壮话;直到20岁,我才第一次回了趟老家,而且才待了三天。老家没什么亲人了,所以我从此没再特意回去过,工作以后的采访,也没让我有重返家乡的机会。我想自己定是一个与家乡无缘的人了,这样的人这世上也许不多。清楚地记得,在我还没回过一次老家时,我有多么的向往。家乡是养大父亲的地方,可母亲与父亲结婚多年,直到她因病去世,竟也没能去一回。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父亲骨子里深…  相似文献   

6.
喻向午 《政策》2008,(12):50-51
7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我跟母亲打电话。还没有等我说什么,母亲就焦急地对我说,麻烦了,电视机坏了,马上就是奥运会了.这可怎么办?母亲对奥运会很上心,奥运火炬开始传递,她就一直在关注。有一次,我告诉她,在武汉传递的时候,奥运火炬要从我们办公楼临近的东湖路上经过。听了我这话,她一度打算来武汉看火炬传递.她说,我一个老太婆,不能挤,就站在你们楼上看。  相似文献   

7.
感受母亲     
人有多早懂事,就有多早感受母亲。 我最早对母亲的感受大概也就只有五六岁吧,那时候我常常问姥姥:“我妈妈是不是后妈呀?”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笑脸,说话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和,但是却有威严,凡是母亲说过的话,我们孩子是一定要照办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和哥哥都以为,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张三李四家也一定是这样。突然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对母女,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媳妇,她女儿和我差不多年纪,但是她不仅不听她妈妈的话,而且每天都粘在她妈妈身上,她母亲不是拉着她就是背着她。我和哥哥都傻了,  相似文献   

8.
文赤桦  岳瑞芳 《人权》2002,(4):37-38
没有很高教育程度的农村妇女可能不会在一周内变成希拉里·克林顿那样的人物。然而,经过一周的培训之后,来自河北满城县的40位农村妇女却发现,她们也能对她们各自的社区政治产生影响。 “我打算向我父亲挑战,竞选我们村的下一任村长,”19岁的李迎慧在培训结束时的模拟竞选演讲时说。“我比他有文化,而且我也比他更了解农村妇女所面临的问题。” 这位年纪最小的受培训者这样 讲,也许是在政治上不成熟。然而,她的确认识到,农村妇女必须学会站出来,力争男女平等权利。 “我不愿像我母亲和两个姐姐那样生活,”她说。她母亲是文盲,两个姐姐仅上过小学。 来自龙居村的赵艳会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回去后要与村民们一起关注下届的村委会选举。她说,以前的选举中,有些候选人花钱买选票,一张选票通常是十五块钱。 49岁的赵艳会说,村民们对这种  相似文献   

9.
盼年的母亲     
这段时间母亲有点异常,时不时问我:今天几号了?其实,客厅的挂钟上明明白白显示着日历。终于有一次我被她问得不耐烦,朝挂钟努努嘴说:今天几号,您自己看一下不就知道了吗?母亲叹一口气:我怎么感觉上面的钟坏了,日期慢了?我把手机给她看,日期一致。母亲又说:没准儿你这个日期是跟着家里的钟调的吧?  相似文献   

10.
母亲     
很久以来就想为母亲写点儿什么,但每每提笔劫难以落下,或许是因为母亲在我的心中太完美了,面对她,我的笔显得格外苍白笨拙。母亲是个医生,这是我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事。母亲凭着自己的学识以及热情的服务态度为病人精心治疗,不仅让偏瘫已久的老人能持杖而行,也使因中风面部抽搐的年轻人有了甜畅的笑容。有时随母亲到商店买东西,经常遇到病人或熟人与她打招呼或亲热攀谈,母亲也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话,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母亲这一辈子很苦很累。听说我出生的,因为妇产医院距家车需两个小时,而我两个哥哥需要照顾,父亲又每天加班至…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爱     
从我记事起,母亲给我的印象勤劳、持家。在同学们的窃窃私语中,我第一次明白了自己的身份一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我的父亲在我还不怎么懂事的时候。遭遇一场变故离我而去。有时一个人独自伤心落泪,心里十分难过,但同时又为我拥有这样一位坚强、勤劳的母亲而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账本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这个字眼显得很陌生。因为在我还不足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魔离开了我们,只剩下母亲孤单的身影。母亲的身影在我的生活中不停地晃动:上班、下班、洗衣、做饭、接我们上学放学、一个人换煤气、电灯坏了自己修……所有父亲的角色都被母亲一个人承揽了下来。慢慢地,我们长大了,看着母亲的白发一点点变多,皱纹过早地刻进她沧桑的面容。为了我们,这么多年来她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没有时间也没有钱走出家乡的小镇……她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妹三人一个个地送进了大学的校门。母亲笑了,笑得很欣慰。毕业后,哥哥姐姐都离开了…  相似文献   

13.
生活的本质     
我的母亲是个文盲,除了看得懂自己和家人的名字外,就少有认识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交流,即使我和母亲谈论网络问题,她也有自己的见解,当然,这样的见解对内行人来说显得十分好笑。来城里的日子里,她总觉得我一个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和网络里的人交流,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既花钱,又伤身体。母亲相信运动,认为一个不运动的人是十分可怕的。她就运动了一辈子,耕种了三亩地,一年三季。然后养蚕、养猪、养  相似文献   

14.
先救母亲     
<正> 记得十多年前,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个假设说法:在一条河中,如果你的老母亲、妻子、儿子同时不慎落水,你究竟下水先救哪一个?当时我不到二十岁,没谈恋爱,我说先救老母亲。因为没有母亲就不会有我,没有我就不会有妻子,没有妻子就不会有孩子。我母亲当时听了,满眼泪涟涟。二年后,我谈恋爱结婚了。妻子有一天也把这一个假设的说法说给我听,她一眼不眨地盯着我,言而之意我很明白,可我却不知怎么回答她了,我的母亲也坐在旁边呵!良久,我违背良心地改变了当初的说法——先救妻子。妻子笑逐颜开,母亲黯然神伤。  相似文献   

15.
矜持的悲剧     
安洁的母亲找到我,要我尽早找她好好谈谈。 “发生什么事情了?”我感到非常惊讶,我和安洁是初中时的同学,将近二十年的交往,她有什么事情都会直接找我,为什么这一次她的母亲跑来找我呢? 她的母亲神色凄然,叹了口气说:”夫妻不和,刘毅要和安洁离婚?”听她一说。我的嘴张得大大的,半天没合上。  相似文献   

16.
舒唱你好:我今年33岁了,可还是单身,从年龄上来说早已步入大龄的行列。曾经谈过一萝筐男友,可最后都没有结果。30岁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令我心动的人。那也是我第一次真正爱上一个人。我们两个人一见钟情,可以说相见恨晚。可我和男友的母亲却屡屡发生冲突,从第一次见面我就不中她的意。他母亲28岁离异后也示再婚,把宝贝儿子当作惟一的寄托与希望。母亲从小就包办了儿子的一切,因此在婚姻大事上更是不能放松警惕。最令我心寒的是做儿子的竟然默认了,他认为,我没有足够的经验去判断男女之间的事。也许母亲是对的。于是,我们的约会渐渐减少,感情也逐渐也冷淡下来。  相似文献   

17.
“责任”二字伴随我走了六十多年.最早,是从妈妈那里学到的.小时候,妈妈管教我们很严,有时弟弟们犯了错,妈妈也用尺子打我.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也打我?”妈妈就一边用尺子打自己的手,一边回答我,“因为你是老大,弟弟们犯错,你就有责任.我更有责任!”现在,妈妈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已经十多年了,多亏我两个弟弟昼夜照顾,有时我忍不住要对弟弟们说句感谢的话,他们就说,“这是咱们做儿子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有个关于回声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孩不知回声是啥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喊,他的回声也跟着叫喊。因此,这个孩子很生气,大声叫骂起来,但是回声应他的也是一声声的叫骂。后来,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他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读完这则故事,我感慨万千。闲暇中我又一次想起了家中的母亲,她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以致两鬓斑白,丝丝银发千斤重,而我们又回报了她什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求学在外,每次临行…  相似文献   

19.
临出门,老母亲总递给我一把鞋刷。我三十多岁了,她还把我当个孩子,叮嘱我,一定要把皮鞋擦亮。多少次后,我忍不住问母亲,我本来对服饰就不太讲究,单单擦亮皮鞋有什么意义呢?母亲说,穿什么衣服不要紧,你要见的人,如果是个有修养的人,他不会嫌弃你贫寒,衣服好坏,只能表明一个人的经济状况,鞋子有没有擦干净,人家可以看出你的生活态度,精神邋遢是任何人都不能原谅的。弯一下腰的动作,就可以把皮鞋擦亮,费时费力都不多。可是,擦与不擦是两码事,虽然一身清贫,但你至少皮鞋是亮的,至少为自己赢得了一个“亮点”,尽自己之所能,尽自己之心智,身边的眼…  相似文献   

20.
母亲是一个最疼爱子女、勤劳善良的人,她离开我们已经有半年了,我深深地怀念着她。虽然我不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也不是一个封建迷信者,但我却坚信母亲是去了天国,一个没有人间苦难烦恼的地方,一个只有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勤劳善良的人才有资格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