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优势,通过深化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大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造就力度、以科技创新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文化消费等路径,实现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汤涛 《湖北宣传》2006,(5):9-10
进入新世纪,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优势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口益重要的环境优势,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使文化建没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近年来,恩施州视文化为灵魂,视文化力为生产力和竞争力,坚持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同繁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和谐发展,切实加强文化大州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国宏 《前进》2012,(3):14-16
近年来,在“文化强省”建设目标引领下,平遥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足区位优势,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实现了文化建设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北宣传》2006,(5):20-2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就在于厚重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5.
郭健 《前进》2010,(8):38-40
<正>当前,新一轮文化建设高潮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全国各地都把推进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朔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具有鲜明朔州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特别是《朔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的出台,再一次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向全市人民发出了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动员令,为加快朔州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要进一步发展繁荣朔州文化产业,关键在于大力推进文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走出去"战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惠林 《思想战线》2004,30(3):89-91
中国的文化产业要"走出去",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考虑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重建我国文化外贸的政策系统和法律系统,改革我国的文化贸易体制。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所在。战略意义上的文化赶超,离开了这一比较优势绝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张宁  虞晓梅 《群众》2013,(3):67-68
北京市依据良好的文化资源和地域优势,借力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机遇,实施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自2010年到2012年,在"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中,其综合指数连续三年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8.
正相信只要建设有利的政策环境,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原有优势,北京将会在全国和国际的文化产业领域中成为领跑者。北京历来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深厚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一直傲视全国乃至亚太各地,但近年来上海、香港等城市努力追赶,北京的中国文化艺术中心地位似乎正被动摇。因此,如何"突围而出",如何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北京文化产业的优势,都是急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实践先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惠林 《政策》2004,(2):42-43
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是文化形态,其次才属于经济,是现代经济形态的存在方式之一。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文化产业将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参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在这里,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在文化产业中如何实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市场机制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0.
陈乐一 《政策》2012,(3):21-23
襄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书法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近年来,襄阳市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依托优势资源,培育特色品牌,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发展环境,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实力。截至2011年,全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4000多家,从业近5万人。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预  相似文献   

11.
丹增 《今日民族》2004,(6):4-5,Z006,Z007,8
文化产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特别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事业并列的概念提出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12,(5):63-65
作为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义乌市佛堂镇坚持把振兴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战略特色,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文化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实力,全面带动佛堂文化、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形成了古镇文化、民俗文化、禅宗文化以及与之相融合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山西文化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子如何走,如何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新的发展优势?怎样发挥文化的支点作用,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近年来,山西实施“五大战略”,落实“五个新进展”要求,充分发挥大作品展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的带动功能,力争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精品创作、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及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培育方面有新进展,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4.
调研背景我国是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国。如何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入融合,在互动共赢中将两者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是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建设文化强国面临的新课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对准确认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侯元 《前进》2013,(3):46-47
党的十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让文化成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和推动力,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成就、问题与机遇——关于海南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正平 《新东方》2009,(10):23-26
一、概念与定义 文化建设:即是在社会精神文化活动、文化产品以及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方面的发展和建设,包括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建设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彼此渗透,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张春阳 《求索》2012,(11):206-208
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并称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是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中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文化资源符号化生成文化资本,文化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将实现文化资源潜在经济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的转化。文化产业的开发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资源的符号化过程。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下,张大千文化资源符号化将推动大千文化产业进一步拓展其文化产业链,实现大千文化产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布弱 《创造》2003,(9):10-10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立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口号提出已经有几个年头了。今年,省委、省政府再次提出了加快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要求,这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这几年我们的民族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发展是不尽如人意的。那么,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为什么这样迟缓?产业规模难以扩大?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大究竟应该表现在哪里?如何把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些问题的核心在哪里?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做强云南文化人。  相似文献   

19.
陈野 《观察与思考》2011,(11):24-25
在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物产资源、大众文化资源、高雅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既是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和鲜明标识,更是今后发展的基本因子和本质力量。执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之牛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发展自身规律的本质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田野 《政策》2004,(5):35-36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它与公益文化事业共同构成文化建设的内容。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国内外发展十分迅猛,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湖北是荆楚文化的摇篮,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