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未来接班人,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对于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引导推动全民守法社会氛围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工作者对青少年开展校外法制教育和从事青少年事务工作的重要阵地。1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来到南开区向阳路街昔阳里社区,与共青团开展"面对面"活动。  相似文献   

2.
缪蒂生 《群众》2013,(1):60-61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一论断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法治教育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是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法治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与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小学启蒙法治情感,初中筑牢法治观念,高中深耕法治意识。加强法治教育一体化教学实践,要在教学目标、教学情境、问题推进、素养达成等方面呈现连续性和进阶性,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与被侵害事件频发的现状,调整法治教育结构和模式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需通过明晰政府、学校、家庭、社区不同主体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对留守儿童以及与其相关的教师、家长与农村社区成员进行法治教育,从而加强留守儿童的守法意识和权利意识,为留守儿童编织法治"安全网"。  相似文献   

5.
从2006年到2010年,远安县教育行政部门紧紧围绕县"五五"普法工作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培养青少年法制观念,努力增强青少年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总体工作目标,坚持五个结合,切实突出重点,不断细化措施,使教育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促进了全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  相似文献   

7.
培育公民守法意识是在新时代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筑基之举,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全体公职人员的自觉守法和依法行政,形成全社会守法氛围。并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创新,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使我国公民进一步形成新时代公民的法治风范。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法治思维,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有道是:"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安"。坚持法治轨道,严格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干部法治素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形成法治信仰。领导干部做守法模范,通过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才能杜绝拍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这充分凸显了全民守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徒法不足以自行。"法治并不完全取决于法律条文有多么复杂严密,也不仅体现在普通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成因,提出了对青少年的保护和预防犯罪的对策.对青少年这一群体的保护,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执行和实施"两法",教育和帮助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保障他们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犯罪方面,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部门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14,(22):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社会风险期"三期叠加",运用法治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是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教育引导领导干部认真讲法治、切实抓法治,带头遵法守规、依法办事,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法治浙江建设中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作用。突出法治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守法用法意识。增强干部的法治意识,打牢法治的思想根基,既需要干部本身由内而外地自觉养成,也需要党组织由外而内  相似文献   

12.
法治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是在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文明的法律机构、素质优良的法律队伍基础上以文化人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和困境,论述了加快我国法治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举措:即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领导干部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完善守法诚信和违法失信奖惩机制,营造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等。  相似文献   

13.
守法是法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涉及人们的价值判断,思考其伦理根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法与守法的基本语义出发,探讨中西法律思想史上关于"恶法非法"与"恶法亦法"的争论及其蕴含的守法伦理,并进一步阐明普遍守法和尊重法的内在价值在现代法治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探讨积极守法和消极守法各自的法意内核与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推进法治中国这一系统性工程,在千头万绪中做到提纲挈领,必须要抓住宪法这个"纲"。建设法治民政,推动民政系统干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必须首先要学习宪法、掌握宪法,树立宪法信仰,增强法治意识,从而推动湖南省民政法治建设。一、为什么要学习宪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十二届  相似文献   

15.
顾姝倩 《创造》2016,(5):52-53
正创造"人人守法、事事依法"的法治环境,有利于化解各类矛盾冲突,降低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培养公民信任法律、尊重法律的思想意识,确立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观念,让法治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氛围,这是中国迈向民族复兴、实现伟大梦想的价值指引。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全民守法成为社会常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南开区人大常委会作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更应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工作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切实建设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为促进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推进依法治国做出积极贡献。一、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治国方略。具备法治思  相似文献   

17.
从今年暑假开始,在中学开设《法律常识》课,这是正确的决定。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民族的兴衰。今天的青少年在“十年浩劫”时期,头脑里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法,成了法盲。我们今天要以法治国,就必须教育青少年了解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懂得什么行为是法律所允许的,什么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认识到守法是一个公民的义务,使他们从小具有守法的观念。《大纲》所选的教材能够达到上述要求,是编得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8.
柳玉祥 《群众》2014,(11):22-23
<正>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着社会矛盾尖锐、民众法治信仰缺乏、治理手段单一等难题,必须以法治为保障,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各项工作,推动党政机关依法办事、公司企业诚信守法、人民群众遇事找法,促进良好治理格局的形成。一、以促进人人信仰法律为重点,大力创新社会普法教育机制近30年的普法工作,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宪法和法律家喻户晓,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此,普法工作要尽快向"努力把法治  相似文献   

19.
<正>法治的实现需要对现行法律足够尊重、信仰、服从。规则意识是法治精神建立的内在动力和保障,培养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是依法治国的精神支柱,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政府、企业、公民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的培养路径多有不同,应分门别类、共同推进。培育政府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政府法治精神建设和规则意识的培养,对于法治建设尤为重要,只有政府带头守法、遵守规则,才能引导企业、公民自觉守法。首先,政府权力规范化、法律化。政府在执  相似文献   

20.
观点     
《今日海南》2016,(3):4-4
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深化基层依法治理,让依法办事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