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域社会治理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的社会治理中关键一环,承载了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任,新时代市域治理现代化要以法治化为目标,依靠法治来推动,市域治理法治化关键是要“地方立法科学化、法治政府服务化、普法守法全民化、法律问题科技化”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孝文化是真正认识老龄化现象、妥善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宝贵资源和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是一把开启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金钥匙。本文以山东省单县终兴镇曹店村国学教育基地为个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居家养老+新乡绅治理"的养老"乡治模式",创新了农村社会治理,促使传统孝道回归,在乡村治理方面找到了一条破题解难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宝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2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政府与社会”和“党与群众”构成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活动的“双重结构”。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看,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需要实现政府预算与社会服务的均衡,建立“小预算—大服务”的“廉价政府”或“高效政府”,加强社会参与的体制与机制建设,积极动员社会参与;从“党与群众的关系”看,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的前提,按照“人民中心—民生为本—公平正义”的原则构建党群关系是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的关键。公众参与是新时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维度,其参与国家社会治理主要有依法参与、深度参与、网络参与等方式。  相似文献   

4.
贾玉娇 《中国民政》2020,(2):52-52,5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指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民性"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鲜明特质,贯穿中国社会治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5.
发挥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而基于群团组织“找回社会”逻辑的“群社协同”是新时代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路径。H市妇联与女性社会组织的协同实践,展现出了“共识构建、互动增能、共同体塑造”的本土化“群社协同”的运行机制,有效提升了新时代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效能。新时代优化“群社协同”,党政部门需要注重形成以“有机统一”为目标的治理整合体系,群团组织需要构建以“整合共享”为基础的协同治理框架,社会组织需要推进以“专业化+精细化”为核心的服务能力建设,从而不断提升“群社协同”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社会治理思想是以党和政府、社会团体、人民群众为多元治理主体,在遵循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和与时俱进治理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利益关系、推进法制建设、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解决人民生活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稳定与平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专家观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重点任务龚维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一是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表现为党的领导进一步强化、部门联  相似文献   

8.
社区工作法来自于基层探索实践,完善于基层改革创新,是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备工具,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理是一个"大概念",而社区治理是微观层面的基层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付建龙 《群众》2024,(2):31-3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作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一并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如何以党建工作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基层工作的重要课题。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指出,基层治理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性工程,要加快推进基层治理平台建设,加强基层协商,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10.
党领乡村治理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党领乡村治理机制,每一种党领乡村治理机制都是党组织基于不同时代发展要求对领导乡村治理具体实践机制的创新与发展。在新时代党领乡村治理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更加突出政治引领统合、价值观塑造与培育统合、治理网络支撑的这一新机制是新时代的“执政党组织统合机制”。即在党的领导下,在继承动员、吸纳、统领机制基础上,通过政治引领统合、价值引领统合、治理网络统合强化党组织对乡村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执政党组织统合机制”将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轴,将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建了新型乡村社会有机团结机制,凝聚合力推动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艾野  朱哲 《人民论坛》2020,(11):90-91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展开,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指挥部。市域社会治理德治体系优化效果如何,事关市域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新时代实现市域社会治理德治体系的优化目标,要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层面上加强建设,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德治"养料。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的城市社区治理是在党的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实践,是现代化国家治理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应抓好基层党建形成城市社区治理的思想共识,优化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结构,推动管理与服务力量向街道社区转移,以党建创新开创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一是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将更加完善,表现为党的领导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融合与开放共治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的基础制度进一步完善;二是社会治理的理念原则将更加优化,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公平正义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维权重于维稳的理念进一步巩固、兼顾秩序与活力;三是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将更加科学,表现为法治保障进一步加强、现代科技的作用进一步彰显、精细化和专业化进一步发展、舆情引导更加专业和精准;四是社会治理的重点任务更具时代性,表现为统筹推进风险治理和应急处置、公共安全的地位更加重要、统筹开展现实社会治理与网络社会治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受到重视、城乡基层成为社会治理的重心。  相似文献   

14.
肖杰 《长江论坛》2018,(3):15-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论及"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本文的主要论点有:马克思、恩格斯从国家起源着手分析了国家的本质,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主体逻辑的理论支撑;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民主专政存在国家管理与国家治理模式内涵上的不同;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时代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模式从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新时代国家治理主体逻辑型塑的必要性须从新时代国家治理维度的多重性和国家治理目标的多元性找依据;我国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主体逻辑型塑的可行路径需要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提升多方主体治理能力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2020年新年伊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在疫情爆发后以及抗击疫情过程中,凸显出我国在社会治理中仍然存在许多矛盾,为疫情防控增加了难度。在新时代,为了应对突发重大疫情,构建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时代课题。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创新社会治理技术手段,整合多元化社会治理主体,逐步构建起应对重大疫情的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吹响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层次、全方位的历史嬗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纬度。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时代历史条件新变化和基层实践新需求,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区治理的新观点新论断新理念,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社区治理的价值内涵,规划了新时代社区治理结构,指出了新时代社区治理的行动策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治理的重要论述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的理论和实践范式,成为新时代社区治理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治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分量越来越重,标准要求更新更高。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有助于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社会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最根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通过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不断进步,社会治理有序推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斌 《重庆行政》2021,(2):58-60
市域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是党着眼于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