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部制改革是佛山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当前佛山大部制改革仍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政府职能尚未彻底理顺转变;部分政府机构设置仍不合理;政府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不畅;事权下放问题凸显等。因此,为进一步完善佛山大部制改革,就必须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优化部分政府机构设置;完善政府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针对事权下放问题研究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前,地方政府应如何加大机构整合力度,进行行政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中央政府"大部制"改革后的行政构架配置,必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必须立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明确改革的方向,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和管辖范围,制定总体规划和配套措施,统筹协调、扎实推进,结合本地方实际,把职能相近、业务性质类同的政府部门合并重构整合,构建新的行政结构体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大部制改革再次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大部制改革要往纵深发展,需要总结前期改革的经验教训,克服当前改革中面临的权力调整局限于行政系统内部、部际部内协调困难、社会组织的配套作用不足、人员分流方式单一僵化等瓶颈因素的制约。展望未来,大部制改革要更加兼顾"弹性因子"和"社会因子":一要调整各类公共治理主体的权限和职能;二要健全部际、部内弹性协调机制;三要强化社会组织在大部制改革中的辅助地位;四要探索人员分流的弹性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部制改革必须基于有效的制度构建,有效的制度和制度安排是大部制顺利实现的基础和前提。以制度的视阈观之,大部制的实现有赖于建立完备的大部管理法律制度、构建良好有序的大部运行机制和营造有利于大部制改革的新型行政文化。法律制度、运行机制和行政文化三位一体,构成了大部制"马车"上的"三轮驱动",对于推动大部制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关于大部制改革的方案。大部制改革从其产生的相应背景及必要性来看,不仅仅是一项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的体制,从行政组织理论研究分析中可以看出,它同时也是一种政府职能的重新整合及行政组织结构的再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部制改革"政策之窗"的开启,公共行政界逐渐浮现出一些准范式的话语,如大部制改革可消除冗余、提高效率、增进协调、转变职能等。但这些话语在表达一种行政理想的同时,也表现出"行政谚语"的色彩,若不加分析地依据这些"行政谚语"或预设命题来推进大部制改革,则不免出现行动中的困境。按照布卢明顿学派的分析路径,"操作层面"问题的解决很多都基于元层面的分析,遵循这一分析路径,大部制改革固然不能因噎废食,但也不宜"一刀切",关键要从实际出发分型辩证,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稳步推进",而不是单凭某些预设性命题来决策与执行。  相似文献   

7.
聂鑫  陈雪峰 《人民论坛》2010,(12):26-27
中国政府目前进行的大部制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契合点。在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联系,完善大部制改革中相关的民主机制;促进大部制改革中政府机构决策、执行、监督的适度分离,构建有效的协调与监督机制;同时还要积极规范与发展行政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8.
大部制建设中存在诸多观念误区和实践问题,即认为大部必然大,等同于机构重组,改革应一步到位,部门机构设置应整齐划一,地方应与上级完全对接,职能未有机整合,部门内部不协调,职能转变未到位。改革未突出战略和重点,部门决策能力不强等。如果不厘清观念上的误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成为我们走向有机统一的大部制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目前进行的大部制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契合点。在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联系,完善大部制改革中相关的民主机制;促进大部制改革中政府机构决策、执行、监督的适度分离,构建有效的协调与监督机制;同时还要积极规范与发展行政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际移民问题,国务院在第三次大部门改革之后成立了国家移民局,选择大部制改革中部门整合、部际协调和部内设置等视角对国家移民局进行再思考是必要的。经过三个阶段的部门职能调整,国家移民管理中心职能交叉部门之间、职能衔接部门之间和移民管理部门内部依然存在需要协调完善的关系。大部制改革再思考是为了继续完善职能配置,借鉴他国经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路径,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移民大国,其因势利导、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和信息共享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有助于中国国家移民管理的部际关系、部内关系协调以及进一步的部门职能整合。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制改革的实践诉求与目标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了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大部制既是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来政府机制改革的共识,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和实践诉求,其目标指向是构建"统一、高效、精简、廉价"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安部、外交部2004年8月发布并实施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这标志着中国“绿卡”制度的正式实施。实施“绿卡”制度以后,中国吸收了大量的外国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暴露出我国在外国人管理中存在的瓶颈问题。随着“绿卡”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将吸收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这必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在“绿卡”制度的发展上,我国要不断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潜规则”的行政文化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进良 《桂海论丛》2007,23(4):45-47
“潜规则”是一种隐性的却无时不在发挥作用的行政文化,是滋生哺育腐败的文化基础。“潜规则”行政文化表现为正式组织下的派别集团化、公共权力和价值的异化、行政行为的非程序化等,因此需要从制度、规范化行政裁量权、主体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和先进的行政道德理念的培育等方面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14.
三、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如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近些年来我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规定了改革的方向。“十六大”报告规定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正确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  相似文献   

15.
行政处罚与刑罚作为两种公法上的责任,分别隶属于两种性质不同的法律规范体系。处理行政处罚和刑罚适用的竟合问题是行政处罚权和刑罚权的协调问题。在具体适用上,人们应该明确两种权力属于不同的性质,各自实施处罚的对象不同、功能也不相同,二者不能互相侵犯。文章在行政处罚与刑罚子权源、社会功能、适用范围、程序以及处罚方式等方面比较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链接之处、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之处作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科层制为依托的行政一元化治理模式存在组织形态与思维方式上的局限性,而其伴生的信息劣势和权能短板也导致了治理空白、反应迟缓和治理偏差,这使其在面对转型社会的治理难题时陷入困境。在"一线"构建政府治理场域为变化社会提供了"在场化"的治理方案:科层内部的干部动员机制和科层动员机制实现了信息资源与权能资源在治理"一线"与决策层之间的有效对接与传输,进而使得一线行政主体和上级行政主体分别实现了实质性与虚体性的"在场";而政府推进的社会动员则实现了社会、市场领域的多元行动者由"自在"向"自为"的角色转化,并获得了"在场"的治理主体地位。由此,在治理"一线"形成的以广义政府为权威核心,多元治理主体有机协同的治理场域格局,不仅在工具理性层面矫治了一元治理和科层治理的弊端,弥补了治理目标与治理手段之间的裂隙,也产生了国家与社会相互支持的嵌入式治理的溢出效应,从而以"增能"与"减阻"两个向度强化了变化社会中的政府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事不再罚"是我国行政处罚法的适用规则之一.理论上认为是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在行政处罚领域的延伸."一事不再罚"原则实际上是以保障公民权利不受过度的侵害为其基本价值目标的.在实践中,对该原则的适用应把握对同一个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后,不得再以同一理由和根据对该违法行为再次实施任何性质的行政处罚.当同一违法行为违反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法律规范时,可以采用"重罚吸收轻罚"的方式处理.  相似文献   

18.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求政府改变传统行为方式,打造一个执政为民的法治政府。本文提出了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通过贯彻行政许可法、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公共行政研究方法及其走向评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纵观百年公共行政发展过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理性思雏与经验的实用分析方法是其显著特征。本文认为,公共行政的研究方法,在保持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应引入哲学的形而上的反思与批判的研究方法,以提高公共行政方法研究的层面与视角;引入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克服单一的理性思维与正向思维的研究方式与方法;引入伦理的研究方法,在尊重科学性的基础上,打破行政的以个体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结构,调整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建立良性的社会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认清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是一场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的大是大非的严肃政治斗争,是争夺群众、争夺下一代、争夺思想阵地的斗争,所以对这场斗争决不能掉以轻心.贯彻教育部的"通知"精神,在开展"校园拒绝邪教"的活动中,教师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