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成海鹰 《求索》2008,(8):125-127
审美反应通常相对文学欣赏而言,在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的过程中,有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分,审美主体作用于审美对象产生审美经验,审美经验的积累形成作为审美主体读者的审美反应能力,据此能力,读者可分为实际读者、理想读者、知识读者、意向读者、超级读者、隐在读者等。通过阅读介入,读者有能力为自己找到隐藏于本文深层结构中的信码,读者的介入是完成本文的基础。对审美反应的伦理学分析是反对误读和曲解并区别于阅读的陌生化效果,使读者的审美期待能尽可能在恰当或正确的意义上重构作品、理解并解释作品,从而正确地对待作品的全部要素。  相似文献   

2.
建构健全的审美心理 ,是提高人的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 :要优化审美心理结构 ,培育具有丰富性和理性的审美知识—情感体系 ;要注重审美心理功能 ,既以获取审美正效应为目标来开展审美活动 ,又用审美实际效应来检验审美心理尺度 ;要谋求审美心理共性 ,坚持在社会实践中建构具有最广泛人民性、具有民族特色、能与时俱进的而且能容纳广泛审美对象的审美心理 ;要洗炼审美心理个性 ,使之成为具有深度和独创性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美育的愉悦性是指在美育活动中,受教者常常处在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这种愉悦性是感染人、启发人、吸引人去参与审美、参与美育的重要因素。一、愉悦性的生理基础美育的愉悦性是一种心理愉悦与精神愉悦,但它也有其生理基础。现代科学认为,由脑脊髓和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系统是人类心理的生理基础。脑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延脑,并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细胞形成了复杂交错、相互作用的神经网络的信息加工系统。一旦有某种客观对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便产生了信息,…  相似文献   

4.
三、学会被爱与自爱 其实每个伤残者所面对的不只是美与不美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严酷现实中的困难——生存危机、情感危机、家庭危机、职业危机。人伤残了,就象是跑障碍的运动员,跨过去了,就赢了,跨不过去,只有倒下。千锤百炼,就是为了那一次次腾跃。 人审美并因审美而产生情感,而思索行动。 我的朋友曾说过,若是拒绝别人善意真诚的帮助,也是一种残酷,因为你使他失去一次因给予而获得心理愉悦。照料对象成为审美对象,无论在改  相似文献   

5.
美感是由美的事物或现象所引发的感觉或体会。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类共同的价值选择。美感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情感的升华和智慧的启迪。构建政治课教学之美,不仅可以使政治课教学摆脱当前不受学生欢迎的窘境,而且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学习的愉快,使他们产生一种联想和回味,引发感情上的共鸣,使他们感受到政治课不再是一种令人乏味的说教,而是一种蕴含哲理、丰富生动且具有审美情趣的享受,使政治课具备陶冶情操,启发思想、开阔视野、振奋精神和塑造灵魂的功能。那么如何构建政治课的美感呢?笔者认为一堂富有美感的政治课应该具有以下美的元素。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早期的思维中.宗教观念与审美心理是混溶的,而且宗教作为人类早期的一种生命意识,必然要对其审关心理加以模塑.这种模塑主要表现在宗教与人类早期审美心理生成的交互性、宗教观念对人类早期审美心理生成的模塑等方面.而宗教观念对人类早期审美心理生成的模塑,又主要体现在生死观念、灵魂观念、神灵观念对人类早期审美心理的模塑.从而,为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正绘画创作,画家有各种各样的选择,他可以选择写实主义的也可以选择表现主义的绘画形式,这种选择会使我们的画面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和不同的审美情趣,即便是我们面对同样的风景,不同的画家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画家的感受同样来源于所面对的那片风景。画家既可以完完整整的描绘对象,以自然主义的创作方式完整的表现对象,这曾被认为是绘画的一种很高技巧的审美境界。画家也可以选择不写实的描写对象的手法,  相似文献   

8.
杨雨佳  郭鹏 《人民论坛》2014,(1):192-193
审美经验是人与审美对象互相作用,在人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关系中,人的审美潜能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艺术”与人发生关系.一个人一旦拥有丰富的审美经验,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并从根本上改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董惠芳 《前沿》2009,(7):191-194
杜夫海纳把审美对象看成“为我们”而存在的“自在”“自为”的“准主体”。他认为“自在”与“自为”在审美对象中可以调和为一种自律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的赋予审美对象以“准主体”的地位,这样,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准主体”的审美对象与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便形成一种交流和对话的关系。杜夫海纳将审美时象界定为关系性的存在是对传统美学审美对象主客二分存在方式观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作为对象世界的一种属性,是人类劳动活动的产物。因此,商品经济作为人类重要劳动活动,既是产生美的活动,又是研究美的重要对象。我们可以从发展商品经济的生产要素来加以说明。 1、商品经济作为人类劳动,这种经济活动由功利向审美演化,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把自已的自然力作为一种客观力量来加以运用的,并且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控制这种力量。这一点决定了人类的整个劳动。包括劳动过程、劳动动作、劳动技能等必然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从而使这种劳动活动由功利向审美方面演化。商品的美的属性更加强烈,它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需要,而且还要参与商品的竞争。商品生产者为争夺市场,往往制造出精、巧、新、奇的商品,而生产精、巧、  相似文献   

11.
1.嫉妒心理。嫉妒心理的产生是对比自己优越的人和事的一种不满。它的两面性表现在:这种不满也能成为一种动力,激励自己,使自己赶上或超过比自己优越的对象。值得注意的是嫉妒心理还可能使青少年学生产生破坏比自己优越对象的念头,有的青少年学生采取给对方以难堪,甚至伤害对方等方式来渲泄这种心理,结果既害人又害己。  2.报复心理。在犯罪学上,报复心理是一种危险心理,因为报复心理追求的是一种在受损害程度上的平等,相当于已经发生的过错行为的再现。但是,报复行为难以以绝对对等的方式实现,以错对错的行为往往能加大过…  相似文献   

12.
庄子的哲学从根本上讲是反美学、反审美的。他的这一思想贯穿其整个哲学体系中。 要弄清楚庄子的反美学思想,我们应当首先确定“审美对象”这一概念的特征。因为任何审美活动都必须要有审美对象。不论是唯物主义美学还是唯心主义美学,不论它们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分歧有多大,在一点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审美对象必须是有象的(包括实象和虚象),并且,审美对象必须是可以感知的。黑格尔说:“美是理念,即概念和体现概念的实在二者的直接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须直接在感性的实在的显现中存在着,才是美的理念。(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不去考虑“美的理念”正确与否,我们注意到这个理念必须直接体现在可感知的“实在”中,才能成其为美的理念。这个作为审美对象的“实在”显然是有形象的,并且可以被人的感官所感知。朱光潜认为:“‘美感的经验’就是直觉的经验,直觉的对  相似文献   

13.
余洁 《观察与思考》2005,(15):60-63
我们如果对张品操先生的中国人物画从美学角度作一审美观照,会使你感到:这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双方契合时所产生的充满超越的愉悦之情的形象敏感,是一种有积极精神价值内容的赏心悦目的形象展现,是一种作者审美主体的心灵构造与外在形式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4.
汪榕 《思想战线》2012,38(5):135-136
傣族手工织锦受到傣族传统纺织技术知识、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积淀、宗教信仰习俗和社会文化交流情况的影响,其审美特征不仅经由静态的织锦产品体现,也存在于动态的织锦生产过程当中。直到现在,从纯粹审美角度考量的傣族手工织锦产品,尚未在一般意义上获得绝对的经典地位,因为它或多或少地尚未与它的产生所依赖的人群状况,以及它在实际生活经验中所产生的对人的作用分离开来。对傣族手工织锦的考察有助于从美学理论层面"恢复审美经验与生活的正常过程间的连续性",①因为其正是这样一种处于"经验"之中的艺术,其审美特征从极其微观的角度呈现了地方性、小传统族群社会中民族民间工艺在"美的生成"、"工艺之美"、"审美体验"以及"美的内涵"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领导艺术     
领导,还是多一点幽默好幽默不仅仅是一种交际手段,而且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幽默是一种缓冲剂,也是一种快乐添加剂,它给人以轻松诙谐与美感,引导人愉快地对待生活和工作。幽默,疏通了信息传递的感情渠道,能使领导与下属之间进行微妙的心理交流,为不同个性的人的感情沟通疏浚了淤块。幽默,缩短了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人感到轻松自然,消除了不相容心理,使下属乐于接受领导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特定的审美趣味模式影响下,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指向具有审美的变动感型特征、对审美对象类人本质的审美欲求特征、对审美活动的新文化象征意识的肯定特征.这些已然反映出,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建设与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其审美趣味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当代青年审美趣味的自组织过程,来探讨其审美心理的修整(建设与发展)问题.所谓"自组织",在这里是指当代青年审美趣味内部各个变量之间自动发生、无需审美趣味以外的力量加以干预的组织过程.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它的内部集合着各个层次的变量,如主体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定向性审美心理、审美心境等.因此,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可以  相似文献   

17.
艺术欣赏不仅可以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而且可以调节人的心理生活,使其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人的心理生活状态决定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人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生命有机系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存在与发展的。推动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动力便是人的需要。需要的产生往往使个体在  相似文献   

18.
审美经验是人与审美对象互相作用,在人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关系中,人的审美潜能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艺术"与人发生关系。一个人一旦拥有丰富的审美经验,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并从根本上改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彭勇军 《求索》2012,(11):159-161
特殊心灵求美的审美态度使得他们有艺术审美的需求,其艺术审美心理结构可以分为审美感知层、审美经验层、审美直觉层三个由低到高的层次。特殊心灵在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精彩瞬间",以及特殊艺术审美实践所具有的行为力量能改善特殊审美主体的社会行为,因此探索特殊心灵的艺术感知方式,助其构建艺术审美世界便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与现实价值。文章在讨论特殊审美心理结构、艺术感知方式基础上,分析了特殊艺术审美心理的形成机制与作用,并提出了构建特殊心灵艺术审美世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疲劳归疲劳,写作之余的休息,那是极其美妙、愉快的时刻。美妙、愉快,自源于对激情创造的自赏,对收获成功的期待,对充实自我的慰藉。日本石川达三先生说过:“由工作产生的疲劳,能使人在休息时感到愉快;而由怠惰产生的疲劳,只能使人在休息时感到烦躁和悔恨。”慢慢咀嚼这一富于哲理之语,深有同感。如果将业余写作亦视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工作的话,那么,愉快总在写作后。平日,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尤其是双休日、长假里,我总是倾心于写作。自然,在有些人眼里,这无疑是一件苦差使。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