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村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农耕文明的成果和典型特征,承载着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信息。在当前快速城镇化时期,作为传统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载体的村落在大批消亡,逐渐走向"村落的终结"。研究通过对河南、江西、陕西、内蒙古、湖北五省的实证调查,讨论和分析传统村落独特的社会、经济及文化价值以及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讨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与方式,为我国村落文化及优秀农耕文明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政策支持、法律规范和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2.
范庄"龙牌会"和安顺"地戏"是知识生产反思的两个案例.在这两个案例中,知识生产既"生产"了知识,也"生产"了对象.学者走入村落,观察民俗,访谈村民,进行田野研究,与村落互动.学者的知识生产被编织进村落自身的发展和知识生产中,又从村落反馈回学界.借助于学者"在场",村民不仅"生产"了"地方性知识",也"生产"了关注他们的学者.  相似文献   

3.
"艺术终结论"在艺术的"现场化"语境以及艺术的"哲学化"存在中深入反思当代艺术与美学现实,它并非强化某种终结的事实,也并非意味着走向研究的终结,它所提供的思想启发与艺术反省对当代美学研究而言正是一种警醒式的开端.在美学视野中,"艺术终结论"意味着"艺术本质"的问题所面临的新的危机,"艺术终结"研究对深化当代美学与艺术文化的现实发展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4.
"村落共同体"概念的兴起和运用,既是对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回应,具有田园乌托邦的色彩;同时,也是中国农村社会史研究的传统问题场域中地方与中央关系、帝国想象与村落想象的悖论在新的社会时代环境下的延伸。地方士绅和地方自治在"村落共同体"的概念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上"皇权不下县"的地方士绅想象及清末民初的地方自治运动,构建了对地方士绅相对于中央权力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想象,这种地方独立性的构建形成了具有有机性、封闭性和田园色彩的村落共同体想象,预先设置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关系;同时,也吊诡地形塑着"乡村即是国家"的隐喻。这一双重而又颇显矛盾的预设视角构成了理论上的遮蔽,设置了帝国想象与村落公共体想象的二元论,这种二元论妨碍着我们在当代中国乡村研究和治理中想象一种具有新的可能性的乡村社会形态和地方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5.
"艺术终结"是黑格尔从其思想体系中演绎的重要结论,丹托立足于当代艺术迥异于传统的现状,对其进行重要的发挥,在中国学界的相关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中国学者对这一理论的热烈讨论中透露出对之理解、阐发以及评价的多重偏差和错位,这种尴尬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同西方异质的历史时间观,表现了中国传统循环观基础上的"艺术不死"与西方进化论前提下的"艺术终结"之间的对抗.  相似文献   

6.
由"艺术终结论"引发出"文学终结论",并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的论争,直接涉及当代文学的生存状态.在这个被舆论所操纵的电子传媒时代,文学艺术的根本意义应是使人多样化的、可能性生活得以呈现;其本质仍是一种可能性生活,是对可能生活的观念性实现、过程性开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艺术既不会"死亡",也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地域的村落分别处在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上,并且,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村庄在面对城市化冲击时,会以不同的方式回应。城市化背景下乡土社会变迁的复杂性就表现为村落变迁的复杂性与区域差异性。基于城市化实践方式与村落性质双重标准,以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类型建构的方法,通过区域比较,将乡土社会变迁过程具体化为区域类型下的村落变迁过程,既发挥了社区微观研究优势,也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陷,是一条极具操作性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22-25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南方农村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和乡镇论坛杂志联合主办的"后农业税时代如何建设新农村"主题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农业财政"终结后,农村面临哪些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在西方以部落为研究对象的传统民族志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始了对本土村落社区的研究.对此,以利奇、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著名人类学者提出了质疑与挑战,其观点集中表现为小社区能否反映大社会及如何反映的问题.费孝通随后做出回应,提出类型比较法,即由点到面逐步实现对中国社会全貌的了解.另外村落社区研究的方法还有另一条路径,即通过纵向的追踪调查来实现,或重访(回访)或"再研究",但许多学者对于追踪调查方法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间公共性的研究,村落的公共空间可以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类型。这两种公共空间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转换。在不同的环境,这两类公共空间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村落的形态演化。本研究以湖南会同高椅村为例,分析多民族混居村落中"显性"与"隐性"公共空间的构成与演变,分析了它们与社会人文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的相关性,并研究了村落公共空间在民族融合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勇 《桂海论丛》2006,22(4):19-21
当前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建设失去了主力军,产生了“空心村”问题,这是新农村建设必须正视的矛盾。破解这个问题,寻求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是对传统自上而下扶贫模式的"扬弃"和发展,它以受助者——贫困人口为主体,并在扶贫开发运行机制上赋权于民,充分体现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甘肃省麻安村是这一模式推行较早的试点行政村,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对该村运行机制和绩效分析可获得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的一般规律和经验,对我国农村扶贫政策趋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读图时代”一词在90年代末首次提出,至今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文章,其中研究的焦点是对视觉传播的种种质疑和争论。本文在收集大量近现代画报研究资料的前提下,以史为证,对“读图时代”的产生和发展脉络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14.
对农村社会控制弱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家族组织的复兴和地方恶势力的盛兴是造成中国农村社会控制弱化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对现实和未来农村社会发展影响的剖析 ,揭示了在社会转型时期 ,倡导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的必要性 ,加强社会非正式手段控制的重要性。在确立和完善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的同时 ,需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陈文庆 《桂海论丛》2004,20(3):61-63
贺州市五保村的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模式:广泛动员,凝聚力量,以解决“建得起”的问题;就村而建,一户一室,以解决“住得稳”的问题;自我服务,规范管理,以解决“能持久”的问题。为此,文章对贺州市五保村建设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李锦 《思想战线》2004,30(2):98-102
聚落生态系统中包含的人地关系,是形成和影响民族文化生态的主要因素,随着人类对土地和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会产生一些与传统不同的人地关系,从而影响到民族文化的变迁,引发人们对民族文化流失的担忧.泸沽湖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近20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聚落生态系统也出现了分化,旅游聚落生态系统的经济活力增强、边界扩大,引起民族文化的变化,而泸沽湖周边最具特色的母系文化,在这一变迁过程中,表现出相当的适应性,为我们正确认识聚落生态系统变迁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有益的个案.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然而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章试以迪尔凯姆关于“集体意识”及其在两类不同质的社会中的表现的论述为理论依据来探讨中国农村的社会问题。显然“,集体意识”的缺失是中国农村大量社会问题凸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培育与建构中国农村新型的“集体意识”对解决中国农村的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脱颖而出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对这一阶层“原生代”与“新生代”差异的比较研究,对统一战线及中国经济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文庆 《桂海论丛》2007,23(1):62-64
近年来,广西基层组织在赈济灾民的过程中成功的摸索出建设五保村,集中供养五保户的新模式。如果从社会制度视角审视这一模式。五保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正义的实践诠释,文章从社会管理的目的、利益的分配与补偿、社会合作、公民地位四个方面探讨五保村建设所体现的社会制度正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