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是一个人口密集、机构集中、商业繁荣开放式的老城区。 针对城乡防灾减灾工作要求高、责任大、任务重的实际,樊城区努力抓好关系民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救灾减灾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胡俊锋 《中国减灾》2013,(10):12-14
近年来,随着我国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巨大影响,我国大力加强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在标准体系、组织机构、标准制修订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防灾减灾工作涉及领域广泛、部门众多、体系繁杂,如何清楚认识我国防灾减灾标准化现状,梳理我国防灾减灾标准化发展思路,对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徐娜 《中国减灾》2012,(9):16-18
2012年5月12日,我国将迎来第四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这个特别的日子,蕴藉着华夏儿女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的深切追思,昭示着中华民族前事不忘、共御天灾的坚定决心。今年的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期望公众能传承我国传统的防灾减灾文化精髓,大力弘扬近年来在应对汶川、玉树地震中凝聚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林心俏 《中国减灾》2013,(12):53-53
近几年来,由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力推的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活动,正在通过示范效应,逐步增强公众的减灾意识,提高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目前,各地积极推进防灾减灾工作,防灾减灾工作标准、模式和预案的细化、完善以及操作性得到很大提升。但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防灾减灾局势,当前基层和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依然不少,许多地方防灾减灾工作还比较被动,只有将增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上升为一种社区和全体居民的自觉行动,才能与政府形成合力,实现防灾减灾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4,(3):8-1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2013年,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汪洋、杨晶、王勇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并亲临灾区现场,了解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相似文献   

6.
徐娜 《中国减灾》2012,(6):8-11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进一步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月10日,第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举办此次论坛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交流防灾减灾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弘扬防灾减灾文化,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事业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苑迪整理 《中国减灾》2010,(10):F0002-F0002
为提高各地民政部门防灾减灾工作水平,推进我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的进展,总结我国第二个“5·12”防灾减灾日宣传经验,  相似文献   

8.
2009年《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中明确提到要加强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开展社区减灾工作,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本文试图在系统论指导下,对社区防灾减灾能力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9.
2012年,山西省先后遭受了洪涝、风雹、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给灾区群众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面对严重灾情,山西省委、省政府把减灾救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加强领导,科学决策,周密组织,加大投入,进一步增强了全省的减灾救灾能力,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较好地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减灾救灾工作基本情况一、健全机制,加强减灾救灾体系建设1.修改完善预案和制定减灾规划。2012年,山西省相继组织开展了《山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修订及《山西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山西省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2,(21):24-26
近年来,安徽省始终将减灾救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严格标准,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减灾救灾工作的深入开展,最大限度地减轻了自然灾害损失,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抓协调充分发挥减灾救灾委职能作用2010年3月,安徽省在原生产救灾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安徽省减灾救灾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将成员单位由原来的36个增加到40个,更加注重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和救灾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发生自然灾害最频繁、最严垦的国家之一。今年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的主题确定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充分体现了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巨大进步,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近日,《中国减灾》杂志社副社长罗永等3人赴甘肃省兰州市及白银市的平川区、靖远县等区县,通过组织座谈、走访基层社区等方式,调研当地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了解基层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3.
4月25日,湖北省江陵县召开全县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县减灾委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与,副县长宋斌对全县2013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对减灾救灾工作作了重点强调。会议强调,一要树立防灾减灾救灾意识。要克服麻痹思想,不可大意,树立危机意识。二要制定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4.
以防为主抢防并重1998年以来,全军部队始终把减灾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坚持军地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筑起了一道减灾救灾的钢铁长城。积极参加防灾救灾工作。近年来,为防范全国各地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军队减灾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抢并重”的方针,先后投入50余万人次和10余万台车,参加了全国各地的水利、防火、防震、防台等减灾工程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全军各部队参加各类抢险救灾行动约1.1万次,累计动用兵力202万人次,投入民兵、预备役部队3659万人次,抢救和转移群众631万人,抢运各类物资上千万吨。为维护国家社会稳定,保护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14,(6):1-1
2013年,被视为中国改革的新起点。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次“关键性会议”,沿着35年前改革开放启程的足迹,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同时也明确要求“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首先,加强防灾减灾体系整体设计。成立北京市减灾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组织各部门联动,完善综合防灾减灾协调机制。第二,建立全市统一的综合防灾减灾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7.
周萍 《中国减灾》2013,(1):20-23
近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山西省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建立,防灾减灾工作在各层次、各领域实现有效推进,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近日,本刊记者就山西省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等方面的问题专访了山西省民政厅副厅长许富昌。  相似文献   

18.
赵志强 《中国减灾》2010,(10):23-24
为提高各地民政部门防灾减灾工作水平,推进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的进展,总结第二个“5·12”防灾减灾日宣传经验,9月1日-2日,由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主办、《中国减灾》杂志社承办的全国减灾宣传工作座谈会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举行。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闰志壮出席了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2012年8月16日,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研讨会,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张晓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服务业部社会服务业处处长姬二明、民政部人事司科技标准化处处长邹永宏、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来自国土、住建、水利、农业、林业、地震等领域的标准化专家以及部分防灾减灾产品研制生产企事业单位的3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会议。会上,民政、国土、住建、水利、农业、林业和地震等七个领域的标准化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领域的防灾减灾标准化现状和标准体系建设情况,有关防灾减灾企事业单位代表介绍了防灾减灾产品的标准化现状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南平市近年来紧紧围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从2008年开始,在所辖10个县(市、区)的23个社区开展创建活动。截至目前,13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有力提升了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了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各地都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