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编制单位:国务院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指导协调小组 组长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国发[2014]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支持和帮助鲁甸地震受灾地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现就支持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广东分署、各直署海关: 为支持和帮助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统筹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又好又快重建家园,保证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0]16号)的有关规定,现就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支持和帮助岷县漳县地震受灾地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地震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支持岷县漳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刘威 《中国减灾》2013,(6X):28-29
<正>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政府、民间组织及受灾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芦山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基本结束,灾后过渡安置工作也有序推进。接下来,灾后重建成为新一轮的工作重点。如何搞好芦山灾后重建规划,如何处理好灾后重建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灾后重建与芦山城镇化发展的关系,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灾后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灾后重建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一个城市进行复制或者是灾难过后物质财富的恢复过程,而是从总体规划到灾后重建的全过程,都必须充分体现科学重建、优质重建,使灾区的经济和社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下去。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一即是维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牵头组建的课题组,在其5月9日向四川省政府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发展型重建思路。地质学家、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支持和帮助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统筹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又好又快重建新校园、新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保证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现就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江西政报》2008,(14):7-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l、甘肃、陕西等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为支持和帮助受灾地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地震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就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甘肃、陕西等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为支持和帮助受灾地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地震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就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国发[2010]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支持和帮助玉树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统筹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又好又快重建新校园、新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保证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现就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一、基本原则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要充分考虑玉树地震灾区的特殊困难,既要与汶川地震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4,(2):22-22
2013年,四川省先后遭遇“4·20”芦山强烈地震和数次特大暴雨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袭击,是继“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灾情最为严重的一年。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四川省四个级别的救灾应急响应悉数启动且次数频繁,尚属首次。尤其是芦山强烈地震,致灾面积广、受灾程度深、救灾难度大。四川省民政厅坚持分类指导、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为统筹引导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帮助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舟曲灾后恢复重建,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0]34号)的有关规定,现就支持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事关灾区紧迫的民生问题和长远发展,事关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3.
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甘肃、陕西等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为支持和帮助受灾地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地震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就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正>四川: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建设两项目通过初验6月29日,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建设的"国家自然灾害灾情数据西南灾备中心"和"四川省卫星减灾应用中心"两个项目的初步验收评审会在四川省减灾中心召开。四川省减灾中心作为项目具体实施单位组织召开本次会议,邀请省内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竣工验收评审工作。项目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测评单位、承建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专家组经过认真细致的审核和测试,一致同意项目通过初步验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14,(3):22
正2013年,四川省先后遭遇"4·20"芦山强烈地震和数次特大暴雨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袭击,是继"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灾情最为严重的一年。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四川省四个级别的救灾应急响应悉数启动且次数频繁,尚属首次。尤其是芦山强烈地震,致灾面积广、受灾程度深、救灾难度大。四川省民政厅坚持分类指导、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一、提高重建补助标准,分类分档实施补助  相似文献   

16.
《江西政报》2008,(15):4-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使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到和超过灾前水平,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赖荣 《现代领导》2014,(3):33-33
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启动后,我们针对灾区重建工作量大、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基层不稳定因素增多等情况.创新实施以“网格化、精细化、自治化、制度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工作“四化”模式,为灾后重建有力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江西政报》2008,(12):13-20
第一条 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王东明 《中国减灾》2013,(8X):34-35
<正>芦山恢复重建"4·2 0"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如何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高效率实施,让受灾群众的生活得到高质量恢复,有关政府部门首先需弄清楚重建的目的是什么,然后从政策层面考虑提高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方面的投入和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人的生活重建是灾后重建的目的人的基本需要的多层性决定了社会的物质和精神二元属性。社会不仅是具体的道路、房屋、厂房、公园等组成的物质世界,还包括抽象的亲情、友情、爱情、幸福、希望、梦想等构成的精神世界。自然灾害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既包括道路、房屋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统筹引导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帮助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舟曲灾后恢复重建,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山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建设更加美好的新舟曲,现就支持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