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加以肢解,在其内部制造分裂。而割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内在统一、用意识形态性否定其科学性,更是他们惯用的手法。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尔温·古尔德纳(1920~1980年)在其最后一部著作《两种马克思主义》中,将马克思主义划分为科学的和批判的两种,并认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体系内  相似文献   

2.
评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都塞是法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愿望出发,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认为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的认识论断裂的转变过程。从这一观点出发,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一阿尔都塞坚决反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解释。甚至取代整个马克思思想的做法,强调马克思是同以往的意识形态哲学决裂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并进而创立一种新的哲学的。据此,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3.
历史唯物主义是晚年恩格斯剖析各种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点和基本方法。在从"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向"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普列汉诺夫不仅承继了晚年恩格斯的有关思想,而且相比第二国际理论家更显出众,在意识形态的本质、形成机制、能动作用、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这是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内在统一、坚持历史观与辩证法相互联结等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结果。但需要强调的是,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解析终归属于"他"自己的理解,故而在理论的细节上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4.
发现科学的历史观,这是无产阶级的两位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功绩。诚然,恩格斯曾经不断地强调指出马克思在创立这一理论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分析研究唯物史观的初创时期,即1845年恩格斯迁居布鲁塞尔与马克思共同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之前恩格斯对创立唯物史观的贡献,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恩格斯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形成略早于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李杰 《理论月刊》2007,(1):13-15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人学的人道主义解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两个马克思”论。他们认为《手稿》的人道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晚期的人学思想是早期思想的退化。二是“统一的马克思”论。他们认为“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即,只有一个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人道主义的阐释者都把自己学派的观点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糅合在一起,只突出了马克思人学的价值性,而忽视了其科学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作为知识形态的思想体系,是科学、哲学与意识形态的统一。因此,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呈现出科学、哲学与意识形态三种相互分立又彼此联系、相互贯通、归于统一的视角。如果说科学视角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现在于真理性的宣示和论证,哲学视角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现在于揭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现世生活的指导价值,那么,意识形态视角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现则是侧重于揭示作为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担当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主导能力。意识形态视域下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现应当与讲好中国故事相结合,应当培育有理论造诣和传播能力的主体力量,同时也要研究面向重点群体、重要场域的开放性路径。  相似文献   

7.
魏俊雄 《传承》2012,(4):62+65
为了反驳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主体思想,阿尔都塞刻意清除作为历史主体的人,认为历史是一个无主体过程。真正的历史发展的主体是通过意识形态建构起来的,主体建构与意识形态召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阿尔都塞的主体思想击中了人本学马克思主义主体目的论的要害,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和主体建构理论。但他将历史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社会结构与人的主体活动和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绝对对立起来,把人沦为了意识形态的玩偶,陷入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泥淖。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哲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赋予了"意识形态"概念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解读;列宁的"科学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则从根本上消弭了马克思界定的意识形态虚假性本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意识形态特征的冲突,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更加科学与准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立党强国之魂。要回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并回应“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或学界加诸马克思主义身上的有违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各种评价,就必须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理论对其他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超越。基于真理与价值是两个人类把握世界的最基本维度,真理力量与道义力量的内在统一才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不同于和超越于其他意识形态理论的根本点与本质特征。唯物史观具有其他任何理论都无可匹敌的解释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效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集中表现;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基于此的集体主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道义力量的集中展现。马克思主义所独有的实践精神和品质是其始终能够站在真理性与道义性制高点上的根本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