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世界城市的特征与北京的对照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有纽约、伦敦、东京。其具体特征表现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发布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五个方面,并具备六个支撑条件:一是一定的经济规模,二是经济高度服务化、聚集世  相似文献   

2.
本文反驳西方某些未来学家关于电讯技术进步会使城市消失的预言,论述了城市不会消失的基本理由如下:电讯交流和面对面交流既替代又互补,从净效应看,两种交流方式互补;电信技术进步既加强城市的中心聚集,又加强城市的分散即促进多个次中心的形成,总的来看促进城市增长;人类个体不能自给自足是城市存在的根本原因;城市的经济性一直支持并将进一步支持城市发展;诸多与经济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非经济因素要求城市继续存在。城市存亡问题的讨论,对我国城市化战略也有重要的启示,文章提出我国应加强城市聚集效应和大城市有潜力进一步吸纳大量人口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城市资源空间组合的互补性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超 《中国发展》2004,2(3):38-43
现有的城市空间的经济学分析,大多是通过地租变化与聚集效应的相关性来建立城市空间均衡理论的.笔者认为,不存在地租收益增加导致聚集经济也增加的因果关系,因而建立上述理论的路径存在逻辑错误.聚集效应主要决定于城市资源之间的互补性.互补性越强,聚集经济越大,资源空间布局越有效率.因此,本文主要提出了城市资源组合互补性的概念,并由此深入分析聚集效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空间均衡理论和发展城市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公共经济视阈内,从城市公共服务的内涵变迁、公共服务应由谁提供、如何提供、聚集经济与城市公共服务和财政激励的关系等层面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做了综述。本文认为,学界还需从机制机理、成本——收益测度、财政激励评价以及公共服务效率等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填补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推进,商务楼宇不仅成为城区的重要经济支柱,而且聚集起一大批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主体的统一战线成员,成为社会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点。朝阳区作为北京市重要的功能拓展区、涉外区和经济发展大区,目前共有商务楼宇367个,占全北京市商务楼宇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都心和商圈     
老马 《小康》2014,(5):41-44
东京以一城之力,担当了举国人口聚集和经济产出的大半壁江山,其过人之处必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7.
王辰 《今日浙江》2012,(22):34-35
产业集聚区作为依托城市经济和科技人才支撑的区域发展新空间,其目标是成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示范区。目前我省规划布局的产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各设区市,是中心城市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层次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依托。  相似文献   

8.
彭芳梅 《岭南学刊》2014,(4):113-117
世界城市是全球化经济的空间结点,经济发展成熟、产业结构高端化,是全球城市的制高点。对其发展历程的规律总结能够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对世界城市的产业演变规律的总结以及对产业内部各行业空间聚集和扩散机制的探讨。研究发现:以金融服务业的全球化扩张为核心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以东京为代表的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发生质的变化,尤其表现为生产、服务、市场和创新的形态更新。产业服务化成为这一趋势的核心,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的比重迅速增加。对此,深圳需要进行产业功能选择与疏解和产业功能疏解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民工工资与城市生活成本的无关性、农民工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城市病的不敏感性、以及大城市居民中劳动人口很大的迁移成本等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大城市工人丧失了向厂商索取较高名义工资以补偿其较高生活成本的能力,大城市工人较高的生活成本很难实现向厂商的传导和转嫁。此时,厂商享受着大城市较高的聚集经济带来的高效率,却不用对工人较高生活成本进行补偿。这种市场失灵,是生产与人口在大城市过度集中问题产生的市场内生性原因,而政府对大城市的倾斜性投资政策,可以加重过度集中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莉 《八桂侨刊》2009,(4):42-46,52
本文集中研究闽南地区,表明近代华侨的投资和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变迁是密切相关的。近代华侨的投资随时局的变化而波动起伏,这直接影响、制约着闽南地区社会经济变迁的范围和深度:近代闽南地区出现了外向型近代工业、繁荣的城市商业、现代型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以及由此引起的更深层次的传统产业结构的变化。但由于这种变迁并不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内部自身良性发展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受国际时局左右的侨汇上,因而极其脆弱。  相似文献   

11.
兰燕飞 《小康》2009,(9):28-32
中西部的迅速崛起正在改变中国“东强西弱,南快北慢”的旧格局。此前三十年,中国经济这驾高速跑车的引擎来自于强大的外向经济,驱动中国前进的两个车轮分布在沿海经济带和东部经济带。当中国经济转向内部,三十年来形成的前进动力正在转向西部和中部。本刊记者深入中西部重镇湖北武汉市、内蒙古包头市,和一条黄河隔开的晋陕两省,意图通过对龙头城市的标本调查,以及中西部省份的对比,寻找和发现十年来中西部各省在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上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城市层级与其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聚集力和辐射力成正比。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上升,除北上广深之外,国家各区域板块正在形成具有一定聚集力和影响力的大都市,这就是国家中心城市或称之为新一线城市。  相似文献   

13.
郭钦 《求索》2007,(7):218-220
近代百年,在沿江、沿海和东北地区,中国城市在近代化过程中聚集化趋势比较明显。开埠通商、政府政策、投资规模和趋向、人口合理流向、交通优越、首位城市的核心作用是区域城市聚集化的主要原因。历史经验表明,城市化——城市聚集群——大都市密集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农民企业家与农村市场资源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惠清  王征兵 《求索》2011,(11):1-4,40
农民企业家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通过影响农村市场的价格、供求、竞争参与农村市场资源配置,其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农村企业作为资源聚集平衡器对农村经济的调节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上。农民企业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包括对农村资源的聚集作用、对城乡经济的平衡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乘数杠杆效应等三个方面,称之为“农民企业家资源聚集杠杆原理”;农民企业家主要通过促进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降低交易费用和增进公共福利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农民企业家创业过程体现了资源配置纳什均衡向帕累托最优的演变。应该采取措施发挥农民企业家参与资源配置的积极效应,避免消极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政》2012,(11):23-26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也是人口聚集之地。城市社会管理之路突破口在那里?城市社会管理创新有没有一个牵动全局的“牛鼻子”?这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各方关注的重大问题。成都市锦江区的创新实践给了我们满意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沿江新一轮开发对江苏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江苏实现“两个率先”需要有足够拉动力的动力源;另一方面,江苏实现“区域共同发展”也需要寻求地区平衡发展极。沿江开发可以提供这种动力源和发展极。一、聚集现代制造业,形成国际制造业基地江苏沿江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城市密集,外资进入集中,开发区密集,制造业聚集,开放效益明显。江苏沿江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17.
聚集城市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新视野,缺少研究城市是农业结构调整困难的重要原因;利用城市优势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策略;发展都市农业是实现农业结构高调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政报》2014,(22):26-30
一、问:发展楼宇经济对和平区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答:楼宇经济被称为“立起来的开发区”,以其占用土地面积少、产业聚集度高、经济效益强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大中城市巩固经济优势地位、体现繁荣繁华的重要保证,并呈现越来越快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朱磊 《两岸关系》2010,(3):32-33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并由此带来两个层次的经济开放。第一层次,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下,世界上超过150个国家或地区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其它成员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开放。第二层次,在多边谈判进展有限的困境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有纽约、伦敦、东京。世界城市具体特征表现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信息发布中心、高端人才聚集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他们对全球的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