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邢荣 《学习与实践》2008,(8):117-123
马克思从“市民社会”这一“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入手,剖析了西方现代性进程: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同时,市民社会又是承载现代商品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实践领地,其内部又蕴含着巨大的矛盾,因而必须超越市民社会走向人类社会,即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有鉴于此,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首先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培育公民社会;最后要促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克服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
在“峥嵘岁月——爱国民主运动在省福中”一书中,我写过两篇有关三牧革命友谊的回忆文章,其一是“友谊的火花——我与郑光鼎”,其二是“缘分——我与刘树勋”,第三篇的内容则是“我与游德馨的革命情缘”,以此纪念共和国成立60周年,福州解放60周年。  相似文献   

3.
《广东民政》2008,(4):26-26
盛世重民生,民生铸盛世。梅州市委、市政府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新一届广东省委以思想大解放促进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号召中,作出“五年筹资百亿建民生,争当全省民生纾困排头兵”的决策,并在进入新年不到两个月内,连续出台多项扶保结合、标本兼治、破解民生难题的重大举措,用实际行动拉开了全市建设民生盛世的序幕,得到了上下各级和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困难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所谓“告别革命”论,既是这种思潮的集中表现,又是它不加隐讳的真实目的。一些人拼命渲染革命的“弊病”,在反对所谓“激进主义”、推崇保守主义的名义下,否定革命,颂扬改良。在他们看来,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袁杰 《前沿》2011,(15):41-44
“05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一新论断,应该从这样三个方面理解: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和精神压迫对人类生存构成三重威胁,这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性依据;实现人类的解放与自由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宗旨,它把人类解放与自由的实现诉诸实践活动,把人类追求解放与自由的理想目标植根于社会生活的现实,并确立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可靠力量、正确路径和科学方法,从而使人类对解放与、自由的理想追求获得了真实的意义,并使之成为一幅明晰的现实图景,因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无产阶级自身的处境和阶级属性,决定了这个阶级的解放与人类解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自己的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桂北游击队的武装斗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配合解放大军解放广西的斗争中取得了很大胜利。游击队为什么能在敌人鼻尖底下存在和发展轨D强和坚持了思想政治工作,是重大因素。一、加强革命形势和任务的教育。主要学习马列和毛泽东的基本理论,如(共产党宣言)、(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等,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认识,树立革命思想,认清形势,明确革命任务,坚定革命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7.
改善民生: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根本立足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长白学刊》2009,(3):39-43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严重影响执政基础的一种新的社会矛盾。“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化解这一矛盾的根本立足点是改善民生。民生是事关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社会构建,甚至政权更替的关键。改善民生,化解“元直接利益冲突”矛盾,必须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执政政绩;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终目标;着力弘扬务实之风,夯实改善民生的根基;与时俱进地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建立改善民生的制度支撑;不断构建为公共服务的共享保障机制,为改善民生提供稳定的社会保证。  相似文献   

8.
钱伯华 《群众》2011,(2):60-6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明确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而在坚持科学发展的“四个注重”中“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占其二;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又进一步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民生思想主要包含马克思民生观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解放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平等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民生思想进行吸收、创新和转化,从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不断指导着我国民生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历经百年磨难的中华民族终于获得解放。但是,由于台湾问题的产生,导致海峡两岸暂时分离的局面。50年来,我们党和政府肩负民族使命,为解决台湾问题奋斗不懈。新中国诞生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执行“解放台湾”的方针,进行一系列战略准备性质的军事行动,并且粉碎了蒋介石集团军事反攻大陆的图谋;5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的主张和相应的政策,粉碎了美国逼迫蒋介石集团“划峡而治”的图谋。进…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历史观变革既是“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与人类解放的社会理想相统一的革命宣言,也是哲学批判与生活现实批判内在一致的“新世界观”。为了避免偏离马克思思想内核而导致无根的理论僭越,应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以“在历史中”而非“超历史”的观点来思考人的历史及其发展,注重马克思历史研究的问题意识、思维逻辑、价值诉求和理论成就的整体性,自觉体认马克思历史观现代变革的思想真义。  相似文献   

12.
朱龙河 《乡音》2014,(3):10-13
[策划人语]每年一次的省两会,“民生问题”都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今年省两会上,省委书记周本顺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式讲话中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改善人民生活。我们把群众生活当作革命,群众就会把革命当作生命。人民不断从发展中得实惠,才能进发创造历史的持久动力。”省长张庆伟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从“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推进平安河北建设”等5个方面强调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省政协主席付志方所作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在部署2014年工作时,提出“要高度关注民生,充分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围绕改善民生,促进事业发展”。民生之重摆在了省领导的议事日程。全会期间,委员们通过提案、大会发言、小组讨论。从多方面热议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雪峰山脉东麓,有一个千年古县——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这里是国务院认定的革命老区,具有统一战线的光荣传统。50年来,统一战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的论述,在基层也是完全适用的。新化县是和平解放的。和平解放新化是湖南省和平解放中的重大事件,是统一战线的丰硕成果。为了夺取这一成果,中共新化县地下党组织争取和团结了一大批党外人士和国民党军政人员,与他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从而使自己在斗争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使和平解放的主张得到新化各…  相似文献   

1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解放的号角已经吹晌,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挥师南下,百万雄兵过大江。解放广西的战役背景是国民党已成败局。解放大军势如破竹,国民党桂系军一败再败。1949年11月21日,解放军进占贺县(今贺州);11月22日,桂林迎来解放;12月11日,红旗插上了镇南关。在广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武装,为迎接解放。拿起刀枪与国民党顽强斗争,只30多天,广西全境迎来解放。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作为第一代党的领袖.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他在建国后对民主党派统战的实践与贡献,堪称中共开展统战工作的典范。别开来。无产阶级和它的政党在进行斗争的时候,必须同广大劳动人民建立密切的联系,同各革命阶级和革命党派建立革命联盟,领导广大劳动人民和一切同盟者同自己一道前进。”刘少奇正是从实现无产阶级战略目标的高度.来认识和强调统一战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长期坚持同党内出现的批判“左”倾关门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必须以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如果不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就不能…  相似文献   

16.
变“输血”为增强“造血”功能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大计─—吕梁老区扶贫工作调查王挺靠“输血”摆不脱贫困面貌吕梁山区是我国著名的晋绥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贺龙、关向应、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相似文献   

17.
高兹认为蕴含在“消费得好些”、“生产得少些”之中的是走出异化劳动、劳动自主、实现劳动解放;工人在劳动场所通过权力分散和自主决定实现劳动闲暇一体化,在劳动中实现对劳动时间的自主掌握,用“足够”规范生产和消费,通过劳动解放达到生态问题的解决。高兹的劳动解放观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把生态问题融入劳动解放丰富了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对解决中国民生问题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关于“不搞运动”思想探讨费迅大搞群众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常采用的一种实践方式。它便于立竿见影地贯彻党的意图和要求,迅速形成轰轰烈烈的革命规模和声势,因而它对于“从反动统治下解放人民,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下解放...  相似文献   

19.
曹锡荣 《前进论坛》2011,(12):15-16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SUShi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新一代民主人士,纪念辛亥百年,心情无比激动。回顾历史,百年沧桑巨变,感慨无限;展望未来,实现民族复兴,重任在肩。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09,(18):40-41
1949年2月17日,隆隆的革命炮火摧毁了国民党旧政权,五星红旗在三门天空高高飘扬。自此,三门作为“浙江省解放第一县”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