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楷是南宋画家,他在继承前人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思想融入到绘画理念里,创造了以"减笔"和"泼墨"为表现形式的新的绘画技法,他的"禅意画"有如神来之笔,在中国绘画史上开创了写意人物画的新画法。他用写意展现人物、景象的精气神,让神韵尽展画面,以此抒发情感,表达自我精神。他的绘画富有生命力,对后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14)
<正>拓展和提升山水画的思想性和精神品格,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研究和借鉴,重温经典、创造出具有时代审美特征和审美意义的新的山水画图式,是艺术创造的发展规律使然,是历史的、智慧的选择。全面认识和了解传统,掌握传统哲学的本质,深谙传统文化精髓,这是提升山水画精神品格和思想性的前提,是必要的心理准备。儒、道、释思想是传统绘画发展所依恃的三大基石。南朝颜光禄"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说的是绘画不仅是一种技艺,应该由技而近乎"道"。"道"的状态是自然,是解衣般礴。  相似文献   

3.
王晓高 《前沿》2013,(6):171-172
我国的表现性人物油画起步于20世纪初,当时以林风眠、关良等为代表的留学画家为这一绘画形式的兴起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在学习了西方绘画后提出的中西结合的艺术思想成为表现性人物油画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表现性人物油画开始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在各种西方艺术理念的综合影响之下,中国的表现性油画走上了本土化、多元化的道路。21世纪以来,我国的表现性人物油画有了新的突破,更加注重精神意识的传达。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中国当代表现性人物油画具有丰富的写意特征,这一特征增强了绘画的表现力,也成为区别于西方油画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4.
马锋辉 《今日浙江》2013,(11):62-62
朱豹卿,杭州人,祖籍海宁盐官镇,师承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由吴昌硕、齐白石入手,于黄宾虹得悟,写意花鸟,简淡空灵,生涩古拙,为现代浙派花鸟画高古一脉画风的代表。其绘画艺术沿袭中国文人写意传统,着力于笔墨精神,重人品修养,渗溢哲学之辨析、人生之体悟,多以佛家的"圆妙"、老庄"无为"的玄境以及禅宗的"参悟"为基石。《鲤鱼》图是朱豹卿在2006年隆冬之日所作、以鱼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之一,引借脍炙人口的中国传统民俗故  相似文献   

5.
正全国政协常委、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郑军里教授,作为一位在当前中国画坛较为活跃的人物画家之一,在写意人物画领域成绩斐然。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觅到了表现自我情感的艺术语言,既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精神与内涵,又给传统中国画赋予了新的语言,创作出前人未有、笔墨意趣相结合的作品。郑军里早年主攻工笔人物画,20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专心研究写意人物画,并创作出了120幅优秀的历史人物画。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13,(21):60-60
孙韬成是一位极具创造性和开拓性的花鸟画大家,早年得益于潘天寿、吴弗之、陆维钊等一大批民国遗老,力主发挥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和大写意精神,同时不懈探索传统绘画形式中的现代基因,使作品彰显出奇崛泼辣、生气蓬勃、写意挥洒的笔墨情趣及敏锐不羁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胡嫔 《求索》2012,(10):251-252,233
楚汉文化艺术以其思辩性、浪漫性、雄豪性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源头活水之一。楚汉文化艺术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地被继承和转化,当今承传楚汉文化艺术品质可以从楚汉艺术所独有的美学思想、创新精神、民族风尚和民族品格等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王丰 《台声》2005,(11):82-83
画家李英保擅长画梅,写意、抒情、出新、又别具心得。梅自古在中国诗画艺术中占有独特的一角,在文人雅士的心中,梅花是品格高洁的象征,是意志情操的表象,所以,借梅以言志,借梅以抒怀,或是梅花的精神寄托了文人的胸怀,或是文人的情怀借喻了梅花的风骨,表现得都是不俗。而李英保正是这样一个人,喜梅、爱梅、痴梅、画梅。李英保从小学艺,无师自通,在艺术成就上不拘一格。其画风雄浑奇峻,豪迈朴拙,色彩明快清新,艳而不俗;其笔法苍劲老辣,形神俱备。青年时,潜心于人物画像。1966年,23岁的李英保因其绘画方面的才能,被调到新疆石河子市歌舞团,专事…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原始主义绘画创作是伴随着西方社会艺术思潮的纷繁变化而自成一体的艺术形态,在西方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过渡中,以藏族原始主义绘画为代表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的稳定性首屈一指,在此立足于中西艺术研究的比较主义视野,基于藏族原始主义绘画分析,从原始民族思维特征、原始民族精神生活、民族文化神韵三方面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特别是原始主义绘画艺术的创作驱动和嬗变规则,揭示了民族性是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的稳定性根源。  相似文献   

10.
绘画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之一。绘画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绘画艺术。不同的绘画艺术,映射出不同的文化精神。构图是绘画语汇中的重要构成之一,它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为“章法”或“布局”,并被认为“画之总要”。它指的是,画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将所需表现的形象及色彩、形状、明暗和轮廓加以适当地组织、安排和处理,使之构成一幅协调完整的图画。其主要任务就是在平面上安排和处理表现对象的位置和…  相似文献   

11.
胡珺  马真真 《传承》2013,(2):84-85
绘画是一种语言,绘画文化词汇呈现绘画发展的轨迹。中国绘画文化词语在其发展中体现了中国的绘画精神和文化底蕴,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表达形式与风格,传达了"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神妙能逸"等美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刘韬  宋薇 《人民论坛》2020,(9):140-141
戏曲艺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传统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表现过程中的写意性体现出了深厚的美学精神。现代戏曲是共通性、时代性以及统一性相结合的全新戏曲创作范式,能够让人从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真谛。只有将传统戏曲的美学精神与现代视角相结合,才能实现戏曲美学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3.
花鸟画是以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作为审美与绘画题材的一门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宝库的独特贡献。江苏花鸟画艺术又在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苏花鸟画在中国花鸟画史上一直占有领先位置。六朝时期花鸟画便独立成科,南唐时期的徐熙更是首创水墨"野逸"形态,独创水墨淡彩新法,宋元"写意"与明代"大写意"花鸟画均发端于此。到清代,出  相似文献   

14.
雁荡飞瀑     
曾宓 《今日浙江》2012,(6):60-60
曾宓是中国当代文人画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以笔墨精湛、境界高华、风格强烈而为画坛所推崇,在中国水墨写意方面成就非常突出。曾宓不仅很好地承传了黄宾虹、蒲华、林风眠等人的文脉画风,更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超越精神,尤其在笔墨和构成上,拉开了与传统国画的距离,在视觉传达上更具现代感。  相似文献   

15.
正潘公凯出生于浙江宁海,作为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次子,得其衣钵,又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的两院院长,对中国画的形态发展皆具有长远广阔的视野。潘公凯长期潜心于创作实践和理论之间的思考与体验,深入研讨中西绘画传统,反思当代美术界全盘西化的思潮,将中国画传统独立性和完整性的体系提到相当的高度,寻找中国画自身的艺术规律,认为如何接续传统才是现在中国画的关键。潘公凯专注于花鸟画的创作和探索,以文人绘画气息为根底,以写意笔墨为语言,拓展传  相似文献   

16.
单眉月     
《今日浙江》2013,(15):60-60
新浙派花鸟画自潘天寿、吴葬之等民国遗老筑基以来,屡经迭呈,风貌演进愈渐多样。出生于温州、曾就学于中国美院国画系的单眉月便是倚重传统高古品格一脉的代表,以潘天寿、吴茆之、余任天等为基石,沿黄宾虹、齐白石上溯到八大青藤,崇尚笔墨,传达人文韵采,传承了中国大写意绘画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现代艺术论战”,是中国美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徐复观和刘国松对现代艺术的态度、艺术的本质及艺术创新的方式上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他们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术在绘画中的地位,绘画的功能,庄学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及中国画现代化的路向等方面实有着诸多的精神共鸣,对这两个世代在社会转型期的美学选择和价值取向进行总结和反思,对中国画的现代化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创新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美协艺委会委员、湖北省美协副主席、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冯今松的画艺,吸取了中国画家长期积累下来的高度写意精神的深刻、含蓄、象征、空灵,有着对传统笔、墨、色,点、线、面的参悟,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被归纳成极其简约的、有生命意义的符号;同时,他既承续了宋元前唐的彩画语言,又从西画的结构、从光中对色彩的认识及现代派的表现形式上得到启迪,通过画面传达了他的心声。他是在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中获得双突破与双创新的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画家。冯今松早年从事艺术理论的教学工作,这些学习、研究,几乎常常成为他创作与理论…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8)
<正>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中国画的自娱性、抒情性功能成了中国绘画的主流精神,而中国画所体现出的以表现文人画家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的内涵,逐渐淡化。尤其是在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现状方面,较之其他艺术形式,愈发式微。在上世纪初期曾借鉴西方绘画,寻求改良,在取其形式题材上,为中国画创作增加了新的元素,尤其是表现在人物画的"主题性"创作上。"主题性"这个词有人认为始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这种说法还未查证,  相似文献   

20.
张兵 《人民论坛》2011,(7):224-225
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在绵延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独特的审美趋向。中国古典诗词与绘画虽然在再现与表现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感的手段上有所不同,但古典诗词借助"绘画意象"构成语言,营造出了使我们产生丰富联想的"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