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形态和空间组合正在趋同,独具特色和个性的民族性、地方性和多样性的城市形态正在丧失.然而,中国的城市即应该有现代性、国际性的一面,更应该有民族性和本土化的一面.城市应深入挖掘城市中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保住城市的文脉,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凸现本土化和特色化.中国的城市空间应创造出既有时代特征,又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即立足于本土又能超越本土的城市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2.
立体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立体城市的出现是城市形态变迁的结果,它是平面化城市在城市蔓延作用下产生的种种"城市病"的治疗良方。立体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它与城市空间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立体城市的空间营造既需要实体建筑的地下、地表和空中空间的整合,又需要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相应的拓展和营造,以实现城市公共性的回归。从立体城市的起源、建构与发展分析立体城市的空间营造问题,既有利于完善立体城市的具体形态,又有利于推进城市迈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系统是为城市提供生态功能,确保城市具有良好生存环境、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等存在价值的网络系统。它的布局结构应与城市形态相对应,它们之间构成共轭关系。本文旨在通过城市布局形态和绿地系统的共轭关系来分析合肥市城市形态的演变和绿地系统的拓展,以探讨城市发展的合理模式。一、合肥市城市布局形态和绿地系统现状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和全国首批园林城市。目前城市规模已达153万人,148平方公里。它是由一个以环城公园围合而成的城市中心区和向东、北、西和西南伸展片区和副中心构成的单核多翼的城市布…  相似文献   

4.
龚强  ;蒋涤非 《求索》2014,(5):178-182
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期,新城市空间开发建设始终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价值体系,诸多城市问题对营造良好的新城市空间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现代新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推动其发展演进过程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以城市设计思考的角度,分析讨论了营造良好城市形态的设计策略,旨在通过这些设计策略在新城市空间中形成富有活力且具有优质公共环境。  相似文献   

5.
鲍宗豪 《学习与实践》2009,(12):122-132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本质上反映的是城市精神文化的特质。对都市精神文化尤其是对当代全球城市精神文化的关注,与21世纪以全球化为支撑的城市化以及新的城市世纪的到来相关。全球城市的建设,不仅要发展经济、金融、贸易,更要培育全球城市的精神文化,这是由全球城市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全球城市”的重要表征。在不同特质表象的背后,全球城市所具有的精神文化的共同特质,其基本内涵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1)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都处于较高水平;(2)文化产业十分发达;(3)拥有优秀文化人才和高素质市民。具体又表现为全球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流的文化设施、一流的教育、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文化艺术、一流的文化环境、一流的市民素质。与之相对照,我国城市的发展水平要达到全球城市的水准,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数量庞大的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当前大多面临资源衰竭、环境恶化、创新能力低的困境,内外部环境的恶化倒逼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改变城市发展模式,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又第一次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知识城市发展理念已兴起多年,逐渐走向成熟,本文旨在从知识城市理论角度解读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面临的困境,并在知识城市理论视阈下,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是我们这座工矿型城市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实现从经济下行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压力下成功突围的主基调。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建设转型是一枚钱币的两个面,辨证统一,缺一不可的。加快新常态下的马鞍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双转型"应是题中之义。一、从城市形态历史演变轨迹看,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是马鞍山实现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形态指城市各组成部分的空间结构和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古代教育城市轴心的向心图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广山 《求索》2011,(8):248-250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从原始聚落形态到邦国或王国形态,空间上建构了聚落与"明堂"、国都与王都的"中心——边缘"关系。封建帝国形态下,围绕中心都会形成的城市层级,官学的城市教育轴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科考仕进与乡村—区域城市—都城的空间转移,形成了城市学校教育轴心的向心图式。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北京的新型城市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津 《北京观察》2009,(3):29-33
“新型城市形态”是一个总体性和导向性的概念,其中“形态”一词是对城市硬件建设、运作机制和精神风貌等方面的统称。这个选题的根据和意义主要在于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汪德宁 《前沿》2014,(9):182-184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城市主题文化的缺失,以及由此导致城市空间形态上的“千城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立足于城市地域文化和未来发展方向,战略性地选择并确定城市主题文化,并以此为指导建构城市空间形态,打造出主题鲜明、形态独特而又富有魅力的城市文化,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内在素质、文化内涵和城市外部形态的有机结合,是能引起人们的思想或感受活动的具体的城市形态,是该城市有别于其它城市的基本特征,直接影响着城市功能的发挥、经济的提升、社会的进步,是城市的根基。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城市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仅联系经济发展探讨广西城市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武汉城市定位与发展取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定位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准确把握城市的定位问题,对一个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城市定位既要体现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又要有利于发挥城市功能;既要有战略性,又要表现动态性。武汉市可以围绕一个特色、两个核心、三大产业、四项功能来确定城市定位,构筑综合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智慧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大连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部署。在分析智慧城市定义、大连建设智慧城市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大连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构架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转型中的城市经济正在推动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但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耐久性又使其存在明显的历史路径依赖。两种力量相互交织,为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和体制环境。这一问题在城市运行和城市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源自西方的空间不匹配理论,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徐立华 《群众》2010,(11):46-47
<正>文化是城市的"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动力"。历史经验表明,城市特色因文化而灵动,城市精神因文化而彰显,城市风气因文化而形成,城市形象因文化而展现,城市实力因文化而增强。一座城市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彰显竞争优势,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建设的"强筋骨",更源自于思想文化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6.
从2009年底至2010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多次会议上提出:瞄准建设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以更高标准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卫工作在这方面也需要全面提升水平.  相似文献   

17.
"收缩"并非"增长"的反面,而是整个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扩张与紧缩趋势的一部分。"城市收缩"为我们开启了未来中国城市形态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城市在规模上并不庞大、人口上并不众多,但在城市环境上更宜居、更亲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且与繁忙的大都市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8.
城市形象从表面上看是物质的,但从实质上说却是城市文化的外在化,体现的是城市文化的全部内涵。文化是分层次的,即外层、中层和内层;文化也是分形态的,即知识形态、观念形态和艺术形态,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形象的定位。城市形象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归根到底是城市文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因此,只有准确地对城市形象进行文化定位,才抓住了城市形象的根本,这是大连城市形象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老字号品牌对城市意象影响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悦 《前沿》2010,(23):96-98
鲜明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the City)反映了生活期间的人们对自己城市文化、城市形态(Good City Form)主观的感知。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城市意象研究中商业老品牌城市符号作用的相关理论阐述,指出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从商业品牌内在要素对所生存的原生态城市环境内在诸要素的影响,设计相应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城市知觉和社会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政 《长白学刊》2005,(4):76-78
由于历史、现实以及环境等诸方面的因素,农民工的城市知觉使他们在感官上处于一种普遍的焦虑之中;而社会适应能力的欠缺又使得这一群体持续游离于城市社会之外,无法在与城市人和城市区位的结合与互动中形成良好的融合,因而造成了一系列的城市社会问题.特定层次和程度的制度安排仍然是解决当前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