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已成为第一大类型的民事诉讼案件。司法实务中,对于民间借贷纠纷中涉及夫妻共同财产时的“夫妻合意”“家事代理范围”以及“共同生产生活”等的认定存在不同裁判观点,同案不同判的情况较为突出。分析当前民间借贷纠纷中夫妻共同债务认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审理的民间借贷案件呈现出主要为生产性借贷、高息现象日益普遍、担保比例不断增大的特点。民间借贷案件的高发具有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制度原因。应健全民间借贷立法体系,提高民众风险投资意识,强化司法审判职能,完善民间借贷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民间借贷日益活跃,借贷案件大量出现。以稳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规范民间借贷,促进民间借贷有序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提出应从完善民间借贷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民间借贷纠纷来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某地农民宋某,见某乡办了个烤鸭厂,认为养鸭能挣大钱,便向同村姜某借款1万元办起了养鸭厂.谁知宋某缺乏经验,又遇上一场雨加雪,鸭子全部死光,偿还借款出现了困难。双方为此纠纷不断,宋某妻子因经受不住打击而一病不起……这仅仅是民间借贷纠纷的一个镜头!由于民间借贷活动大都是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中进行,缺乏透明度和法律保障,因此极易发生纠纷。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未民间借贷纠纷大幅攀升,已居人民法院审结民事案件的第二位。1993年和1994年,全国仅诉讼到法院的民间借货纠纷就达45万件,民间借贷纠纷成为社会经…  相似文献   

5.
民间借贷案件执行难问题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需要协同治理。法院立案、审判、执行各阶段要加强衔接配合,强化执行措施和管理监督,强化诉前保全、事实查明、判项和调解协议条款的可执行性以及关联案件的统筹处理。法院可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宣传部门以及基层组织强化协作配合,推动形成规范和保护合法民间借贷、深化诉源治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共治合力。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民间融资日益活跃,借贷中介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应运而生。然而,借贷中介虽有效提高了民间资本的利用率,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提供了解决之道,但也因相关立法及监管的缺位,经营模式游离在政策边缘,直接影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蕴含较大行业风险。一、借贷中介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1、缺乏有效法律规范关于借贷中介,目前仅在1991年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  相似文献   

7.
悄然兴起的民间借贷热王新和据《人民日报》称:近几年来全国诉讼到人民法院的民间借贷纠纷已达30多万起,没有诉讼到法院的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借钱买蛋,买蛋孵鸡,孵鸡下蛋,下蛋还钱。”这种被经济学家们称为滚动式发展的生财之道,在社会主义币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  相似文献   

8.
针对温州金融纠纷尤其是民间借贷纠纷"井喷"现状,温州市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解决金融纠纷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温州民间借贷纠纷现趋于平稳,对相关纠纷解决进行反思,有如下一些经验:应着力建立和健全适合民间借贷纠纷解决机制:应当坚持诉讼和非诉讼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非诉讼机制的作用,诉讼机制应作为最后的手段,而不是首先和唯一的手段;加强立法和制度探索,构建一套适合民间借贷纠纷特点的诉讼机制,以多元、多层次的纠纷解决机制,克服当前民间借贷纠纷诉讼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间借贷作为民间融资的一种方式,能有效缓解银行借贷资金不足、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并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体制外的有益补充。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缺乏对民间资金的规范和引导,导致民间借贷纠纷不断,如何通过体制创新形成制度激励,促使民间借贷走出困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全锁  王丽英  黄凯 《前沿》2013,(17):68-73
受国际金融危机辐射及国内经济下行影响,我区局部地区民间借贷危机集中爆发,尤以鄂尔多斯市为典型。民间借贷纠纷大量爆发,不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扰乱金融秩序,更给社会秩序安定造成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民间借贷危机诱发原因可知,应当通过承认民间借贷合法地位、深化民间投资的政策引导、优化民间借贷宏观调控手段、健全民间借贷综合监管体系、推进民间借贷登记备案制度、强化民间借贷信息监测机制、完善民间借贷危机处置机制、严禁公务员从事民间借贷、加强民间借贷风险意识教育九个方面完善我区民间借贷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涉法信访处于攻坚阶段,公众参与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臆测和疑虑,增强信访制度透明度。发挥党群制度优势,拓宽公众参与范围,创新公众参与方式,把信访处理结果和信访人诉求交付公众评判。让公众参与之声取代纠缠闹访杂音,成为涉法信访过程中化解难题的溶解剂。  相似文献   

12.
"法治安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法治安徽”,是安徽省委提出的重大战略,对地方法治建设合理性的理解,是“法治安徽”必须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法治安徽”不是法治的行政区划化,而是在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契入安徽省情。“法治安徽”与“平安安徽”和“依法治省”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法治安徽”的建设重点应是法治政府和司法公正。“法治安徽”必须以尊重人权、尊重财产、尊重契约、重视公民社会的培育为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信任是人际之间沟通、合作以及参与组织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未成年犯走上越轨的道路与他们的人际信任水平比较低存在一定的关联。人际信任受到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而未成年犯的父、母教养方式均显著偏离常态。调查发现,由于未成年犯的父、母教养方式比较复杂甚至是矛盾,故而父、母教养方式的单个维度与未成年犯人际信任水平不显著相关。相对于父、母教养方式比较典型的未成年犯而言,父、母教养方式比较复杂,未成年犯的人际信任水平则比较低。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安徽的电影文学事业取得了辉煌业绩,是“文学皖军”崛起的标志性成果。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电影文学事业没有紧跟时代的前进步伐,进入低谷。安徽文学界应当借鉴鲁彦周等先贤的实践经验,革新题材,改进创作手法,同时树立全国意识,努力把握最新创作动态,加强与全国电影界的交流合作,争取再次进入全国电影文学创作的前列。同时建议安徽省有关部门出面组织,在安徽设立全国电影剧本交流基地,建立优秀电影剧本奖励机制,跃升安徽电影文学的创作水平,进而带动整个安徽电影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行政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发展使行政协议在国家行政中的地位变得日益突出,随着行政协议在实务中的广泛应用,协议纠纷的案件也与日俱增。2014年行政诉讼法修改,正式将行政诉讼作为行政协议的救济渠道。然而目前我国行政协议纠纷的司法救济无论是在立法上亦或是在实务操作中均不完善,其理论研究上均缺乏系统性。从行政协议的概念界定出发,分析我国行政协议纠纷的类型及司法救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筑牢我国行政协议纠纷解决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展》2009,9(5):21-25
该文综合分析了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现实基础,认为安徽仍存在发展层次低、财力弱、潜力挖掘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将安徽省纳入“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从国家战略层次全面推进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作为一种将MOOC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从前期准备、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及学习活动评价三个方面分析适用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SPOC教学模式,以期为学院高职英语课程建设和应用SPOC提供借鉴,并对将其全面运用于学院教学的困难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化改造是“五大改造”新格局的应有之义。文化引入罪犯改造,其核心在改造,关键点在于“文”的价值和“化”的力量。建立在这一认知基础上的文化才具有改造人的价值意义和归正力量。文化改造在当下的提出和实践,其价值和意义在于:凸显新时代中华文化对罪犯思想的凝聚力和文化对罪犯心灵的滋养力两个方面。文化改造罪犯的要义逻辑构成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文化来改造罪犯,解决用什么文化来改造罪犯的问题,构成文化改造的逻辑起点;第二层次,怎样以文化来改造罪犯,解决文化改造机理问题,构成文化改造的逻辑内容;第三层次,文化改造罪犯的目标何在?解决文化改造罪犯的价值取向问题,构成文化改造的逻辑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改变,体现了教师培养过程的深刻变革。教育要兴,关键在师,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师,因此对教师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为此,要从教师这一职业和教师角色这两个方面正视教师职业的专门性,明确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强化教师职业的师范性。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一名教师的长成不再只是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短期任务,而是作为一名教师自身发展的长期需要。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三大尖端技术之一,人工智能在众多领域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随着人工智能不断与法律融合,法律服务领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随之发生巨大变革,从传统的“互联网+法律”正逐渐向新兴的“人工智能+法律”转变。人工智能运用于法律服务领域已成为趋势,原本由初级律师承担的工作正在逐渐自动化。人工智能在法律服务领域应用既有优势,也有风险,应当注意平衡人工智能与律师关系、堵塞信息漏洞、系统防范恶意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