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黔翔 《人大论坛》2007,(12):30-32
《说文解字》上讲“有禾入口”为和,“人皆能言”为谐,“和”是民生问题,“谐”是民权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奋斗目标。翻开人类社会的历史,无一不是在不和谐、欠和谐中追求和谐,在相对和谐巾追求更加完美和谐社会的曲折发展历史。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完全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征中国传统观念里,和谐不仅是外部形式的审美追求,同时,更把和谐的理念提升到政治理想、伦理道德、个人的生理、心理乃至宇宙观的层面。汤一介先生把这种和谐概括为“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这是一种“普遍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张文俊 《求索》2010,(1):115-117
《周易》崇尚和谐,提出了“太和”的理念,是古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及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的统一,是通贯天、地、人三才的整体和谐。“太和”理念的价值,有助于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符艳红 《求索》2007,(1):138-140
本文从人性视角探讨代际公平与和谐,寻求代际公平与和谐的人性基础。“人与人平等、代与代公正、人与自然和谐”是地球人生存的共识。“以人为本、不分年龄、代际和谐、人人共享”的社会,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追求、向往的“和谐社会”。在当今时代研究和探讨“代际公平与和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或“礼”不仅是先秦儒家作为立法的指导原则,也是刑事政策的指导原则。先秦儒家在司法方面也体现了“中”的价值取向,强调司法公正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司法公正是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保障。儒家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人治国方略追求的最高目标即社会和谐。儒家的治国之道追求的是社会和谐,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有效防治犯罪。在犯罪的防治对策上,儒家并不主张单纯诉诸法律手段,而是强调运用经济、政治、道德等多种手段来防治犯罪。  相似文献   

6.
林春逸  刘鑫淼 《求索》2005,(6):129-131
柏拉图的正义是一种追求“和谐”的正义,正义的国家就是整体和谐的国家、正义的人就是德性和谐的人。但是,柏拉图所追求的“和谐”,不完全是正义的和谐,其正义观具有明显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正义是追求和谐的正义,其和谐是正义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可见,和谐.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都强调有序和协调,追求和谐更是自古有之。将和谐引入当今社会,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追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9.
王海滨 《乡音》2015,(1):28-29
对“生态和谐”的追求自古就有,在当今中国推进“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更有特殊的迫切性。世事复杂,我们应该如何从对历史事实和现实世界的考察中,找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妙方呢?  相似文献   

10.
《时事报告》2014,(1):F0002-F0002
近年来,广西北流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和谐建设在基层”等活动,大力倡导“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积极探索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新路子,共筹集到1.87亿元善款用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捐资助学办学、见义勇为慈善基金、天网工程、“美丽北流·清洁乡村”等各项活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公益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全市形成了人人知恩、感恩、报恩,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促进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用爱心托起了“好人社会”。  相似文献   

11.
《左传·襄》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中追求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政治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干部工作的和谐。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干部工作新机制呢,我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今中外,追求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共同的愿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通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阐发,揭示了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强调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新要求。和谐文化就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理念。江苏省精神文明创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是要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灵魂,通过系列化、项目化、品牌化的和凿创建活动,倡导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着力形成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和精神家同。下一步,江苏省江都市将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促和谐”: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和谐”是个关键词,无疑也将成为中国今后立法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追求。然而,所有公平公正都不是天然的礼物,只有更积极地沟通民意,坦然面对争论,追求社会的合作共赢,才能最终达到和谐的立法境界。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广结善缘”四个字,“广结善缘”本是佛教用语。善缘者,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平等相待,它涵盖了宽容、礼让、谦恭、协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它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时候,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待.和谐共处,“广结善缘”,谋求双赢。  相似文献   

16.
“和谐”才能“小康”,“小康”才能“和谐”。 一、“和谐”才能“小康” 人类对小康社会理想追求的历史表明,没有和谐就没有小康。尽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已经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制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政治和谐;经济上,中国的经济社会资源正朝着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配置,经济发展进入了近几十年来最好的时期,现在叉进入新一轮高速成长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保证。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以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保证。我国人均GDP在2003年已经达到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李清聚  范迎春 《前沿》2010,(11):35-38
在黑格尔看来,和谐社会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国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实现是“绝对精神”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产物,理性国家是和谐社会的最高追求。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观点的基础上,用实践的观点改造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抽象运动,用“自由人联合体”取代了黑格尔的理性国家,从而建立起了科学的和谐社会理论,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徐风 《求索》2014,(12):96-100
柏拉图认为“正义即和谐”。和谐是柏拉图正义观的价值基础,也是柏拉图正义观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柏拉图正义观是一种整体性和谐的正义观,追求整体性和谐是柏拉图正义观的基本特征。虽然柏拉图的正义观有着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重大启示。公平正义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整体性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翠玲 《前沿》2008,(6):179-181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具体表现为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和中庸理想、道家的天道自然及《易传》追求阴阳和谐,这些思想在当代社会其意蕴得以重新阐扬。  相似文献   

20.
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枫桥经验”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经验、与时俱进的经验、公平正义的经验、和谐稳定的经验。其中以人为本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核心思想,与时俱进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公平正义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不懈追求。和谐稳定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时代内涵。构成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枫桥经验”科学内涵的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有机整体,并共同作用于创业创新、强国富民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