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平台是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的载体,其发展状况是协同创新政策、投入、组织、管理等多个层面的具体、直接及客观反映。湖北省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必须在政府引导下实现市场化运作,由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共同推进。针对不同类型协同创新平台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运作模式,实现平台运作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二○一二年十一月一日宁委发(2012)63号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金介"的协同,努力破除影响科技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政策、人才、平  相似文献   

3.
湘鄂赣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总体上在中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也有很大提升空间。以跨行政区科技合作的方式对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游城市群开展科技合作具有深厚的区域协作基础,在科技创新政策、科技创新潜力、科技创新载体、科技经济结合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条件。鄂湘赣应共同制定科技合作的路线图,破除妨碍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要科学认知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历史方位,明确其重要意义;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实体运行,加强队伍建设,突出高校二级单位的主体地位和调动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要完善校内协同机制、用人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知识产权归属和分享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防控和分担机制,保障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促进成果快速有效转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建立首都各科研主体协同创新机制,是科技北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体制与首都的发展不相适应。首都的科  相似文献   

6.
<正>张连珍主持专题协商建立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6月26日,省政协举行十一届十二次主席会议,围绕加快建立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进行协商讨论。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主持会议并讲话。张连珍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把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作为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很多有益探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5,(4)
<正>淮安地处苏北欠发达地区,面临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两大任务,亟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和拉动。然而,科技创新资源往往集聚在大中城市、发达地区,这正是淮安等欠发达地区的"短板"。为了拉长短板,助推转型,我市着力在政产学研合作方面做文章、讲实效、出成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实现借力发展、借梯上楼、合作共赢,打造一条政产学研招商签约、平台打造、产业融合、考核管理的生态链,有力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2014年,全市高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中的政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中,“政产学研”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尽管科技创新的过程是在产学研之间发生,但“政产学研”的提法反映了创新体系中各主要角色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强调了政府责任的至关重要。那么,处于中枢地位的政府,到底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应该做点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正>委员和专家学者分别就影响和制约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建议:一、构建区域协同开放创新机制,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统筹规划好两个协同。既要在京津冀区域内统筹产学研资源的整合利用,又要把产学研协同创新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去谋划落实。一是聚集一流水平的科技资源。吸引北京的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国际研发机构等高端资源融入本市创新体系。二是承接一流水平的高端产业。围绕天津高端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0.
如何积极推动产学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实现中国自主创新的新思考,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为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汇聚与创新主体的深度合作,应积极推动更有利于促进公共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推动科技发展与产业发展共同进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文章就我国目前产学研现状,分析了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依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能力的要求,提出了面向协同的产学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并从制度、政策、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政产学研合作是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创新科技发展组织形式的一种新的探索,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湘潭市政产学研合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对湘潭市政产学研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的分析,并就如何通过发挥政产学研合作,提升湘潭市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宦建新 《今日浙江》2014,(19):32-33
正这是浙江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种新的现象:以重点研究院建在企业为突破口,以"产学研政金介用"协同创新,形成新的创新体系;以互联网、物联网为手段,智慧城市、智慧经济、智慧产业、"两化融合""机器换人"等建设与推进潮起浪涌,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浙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今年1至6月,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395亿元,同比增长7.8%,高于规上工业1.4个百分点。全省规上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益增速均居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首位,其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7,(9)
<正>作为科教大省,江苏始终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着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并在省内各地的科技改革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特色。在全国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后,江苏依托自身深厚科研资源,成立了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更好地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江苏仍需在路径优化和机制改革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自2011年我国首次提出协同创新后,创新型国家建设被迅速提上国家战略高度.文章阐述发达创新型国家与协同创新体系的内涵,并分析美国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以期为我国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自2011年我国首次提出协同创新后,创新型国家建设被迅速提上国家战略高度。文章阐述发达创新型国家与协同创新体系的内涵,并分析美国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以期为我国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4,(6)
<正>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支持下,共同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市场化的过程。我省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大力推进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深化合作内容、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模式,每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  相似文献   

17.
《吉林政报》2015,(2):19-24
<正>吉政发[2014]49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现将《在长春市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长春市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关于在长春市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试点工作的有关部署,明确目标任务,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科技金融是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撑。湖北省的创新比较优势之所以没有完全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源于不同行政层级(省与高新区级)科技金融政策协同、衔接不够导致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故此,为推动湖北省实现从科技创新强省向高新技术产业强省的跃迁升级,必须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促进不同层级科技金融政策的协同衔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全周期、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链。  相似文献   

19.
《政策瞭望》2013,(10):1-1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推动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强调要在"六新"上不断取得突破。说到"六新"之一的新产品,我们很容易想到手撕钢、笔尖钢、石墨烯、碳化硅等等。它们都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果。而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政、产、学、研、金、介六类要素有效协同、良性循环的一流创新生态作支撑。优化创新生态,必须强化要素投入和政策配套。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视察山西时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发力点。要强化要素投入和政策配套,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真正把企业、科研单位特别是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让他们既有科技创新的成就感,又有成果转化收益分享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