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贵刊,当看到“助学行动”栏目刊登的一封申请信后,我当时心中特别难过。杨红艳的父亲作为一名公安人员,为了社会的安定,为了人民的安宁,奉献出了自己一生的精力,还有我们无数名人民警察在为了祖国的安定,努力地工作着。如果没有他们,我们能有社会主义的安定局面吗?我们能有今天,不能忘记他们,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所以,我想,关心、帮助他们的子女,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我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直到今天我还是农民,我深知穷的滋味,更深知没有文化知识的苦衷,看到杨红艳…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车轮转到2002年,《人民公安》杂志满载累累硕果迎来了创刊50周年的盛大庆典。作为一名《人民公安》杂志读者的我想了很多,很多……我,公安战线普通一兵,虽然工作的时间已有13年,但亲眼看到那些干了几十年的老公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个个都有老黄牛一样的精神。我,公安战线上的一个后来者,虽然入门的时间不长,但亲身体验到一条静悄悄的战线,没有鲜花掌声,他们照样默默奉献,经费紧张、装备落后,他们还是痴心不改;远离荣誉、无缘金钱,他们依然无怨无悔。工作上的苦衷,物质上的清…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文艺创作,文化自信进一步彰显,文艺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同时,我也意识到,当前的文艺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人民文化、人民文艺、人民教育,彻底打破了少数统治者和知识精英垄断文化的格局,保障了人民文化权益,塑造了中国精神,构筑了中国话语,建构了一个精神自立、文化自强、话语自觉的文化中国,为新中国、尤其是中国人站起来提供了重要支撑,积累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重要的也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文化的存在、信念的存危乃至生命的存在。这种存在固然缺少不了知识的支撑,但有了知识也未必一定转化或升华成为精神、文化和信念。不重视大学精神的塑造和文化的积淀,不懂得如何运用这种精神和文化去影响人、感染人,不能有效地将人的智力与非智力,理性与非理性统一起来,就必然造成人的物化、异化和分化。这样的教育是不和谐教育。高校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教育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在和谐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在很多人心中,知识等于文化已成为一种固定思维。然而,往深处想,知识与文化其实真不是一回事。现实生活中高学历的人做出低素质的事情,己不是新鲜事了。当然,也有知识不多文化充裕的高尚者,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们表现出的文化精神却很高尚。厘清知识与文化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杨循进 《台声》2002,(12):37-38
我的父亲杨丁铭1921年生于台湾,正是日本殖民者侵占台湾最黑暗的年代。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对台湾人民采取“皇民化运动,推行所谓“陋习改革运动”和“皇民化”教育,各种汉文版报纸禁止出版发行,强迫台湾人使用日本语,改用日本姓名,改奉天皇大神,推行日本服装;推广日本饮食文化,以此消灭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对于我父亲这一代正在求学的青年人,殖民统治者是不允许他们选择文学、政治、法律方面专业的,害怕掌握了知识的台湾人民反抗他们的统治,因此,父亲这一代人为了学到知识,争取良好的前程,…  相似文献   

8.
《人民公安》2014,(23):4-4
《人民公安》杂志上,常常能看到新时期公安工作最热门、最受关注的话题,对我们年轻民警很有启发。我个人感觉,杂志是一个专业性与新闻性相结合的精神文化阵地。作为一名在宣传工作岗位上的年轻民警,我有时感觉《人民公安》杂志好像给了我一把钥匙,帮助我打开一扇又一扇通往各个领域的大门,拓宽了我的工作思路,转变了我的认知角度,让我在阅读中学习、激发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9.
今天座谈会开得很好。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远南"残疾人运动会巡回报告演出非常成功。残疾人报告演出团在首都已进行了49场报告演出,听众观众达10万多人。报告情真意切,演出生动感人,表达了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和挚爱,对美好理想和崇高信念的追求,给人以启迪,给人以鼓舞,给人以教育。报告演出团做了非常好的思想教育工作。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中央宣传部和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向残疾人报告演出团的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报告演出的同志和组织报告会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组委会及共青团北京市委表示深切的谢意,感谢你们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支持。一个人总要有点精神,一个民族更要有自己的精神。残疾人报告演出能够产生这么广泛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尊重和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也要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朱晓江 《思想战线》2004,30(1):65-71
白马湖作家群的文化个性从整体上来看是建设性的。和时代"以破为立"的主流思维方式不同,白马湖作家群的努力方向,并不在于反思、批判文化传统(或西方文化)的好坏得失,而主要通过他们扎实的文化工作,从正面向青年学生灌输一种新的文化理念与知识。这种建设性的文化个性与他们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理念紧密相关,并使其在中西方文化的处理问题上,显示出了兼容并包的风度意气。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教育思想泰斗"的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年)是前苏联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公民的诞生》一书是其重要著作。全书以公民教育精神为主线,全面论述培养真正公民所进行的智能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体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美感教育以及劳动教育。一、知识教育——德育的起始阶段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作为道德素养基础的各种  相似文献   

13.
《前进》2018,(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其中"新的文化使命"究竟是什么?毫无疑问,它应该就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在这样一个时代,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为之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跟上时代步伐把握人民需求"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物质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形成独立精神、科学态度、良好追求的过程。对教师来讲,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就是使教师能尽最大可能地对课程包含的文化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使课程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等发生较高的文化传播效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现在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们在这一方面正在做大量的探索,并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但是,目前活跃在中学讲台上的大多数教师都还是在旧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教师,相对于时代的要求,他们暴露出知识面窄、观念更新慢、接受新知识慢等弱点,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法,我们进行教师的强强联合,通过教师…  相似文献   

15.
壮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壮族先民在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壮族人民创造了稻作文化;他们创造了都老制度,使民族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他们还创造了歌咏文化,使人们在劳作之余能够身心愉悦,永远都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在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中,壮族人民利用这些凝聚民族智慧的传统文化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壮族传统文化不断受到侵蚀,如何将当代教育和壮族传统教育相衔接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此试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作荣 《新东方》2009,(7):40-4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对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当前,面对全球化加剧和网络文化已经占据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制高点的新形势下,能不能扎实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我在省委党校从事教学工作已37年。省委党校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他们既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一般都有大专以上文化),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当一名合格的党校教师是不容易的。如果说从事普通国民教育的老师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辅之以思想教育的话,那么从事党校教育的老师不仅要向  相似文献   

18.
<正>社区文化需要加强对全体社区成员的精神文化服务,需扭转以活动为中心的取向,改变单纯文娱型的模式,解决"认识自己的邻居"都十分困难的一盘散沙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在论述"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对比传统的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领域存在的以主管部门为中心的决策习惯,这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何谓以人民为中心?这至少应包括准确体察人民群众具象化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紧密针对人民需求而进行文化设计、创作、生产,通过经典、优质的产品、服务、项目去满足人民需求,从而反映文化的特质——来自人、为了人、服务人——的时代内涵。避免文化供应的错位长期以来部分文化的生产与供应,存在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08,(2):5-5
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考察湖南郴州灾情的专列上对媒体说了一番话:让我最感动的是人民,特别是在抗灾中献出生命的人。他们在灾害面前表现出了镇定、勇敢和牺牲的精神。我们抗灾、救灾工作要有坚强的领导、有力的指挥,也要有群众的支持、配合和理解。我常听到,群众自发地说出对政府的感谢,但我认为,真正应该感谢的,是人民。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温州人大力发扬自强不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闯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温州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要求。为此,我们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区域文化,在教育学习中强素质,在实践体验中促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