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建红 《前沿》2010,(8):169-171
中国文化重整体、尚和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重视人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不重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和利用;在人生和社会理想上重视精神和道德建设,不重视过度追求物质满足。这种价值倾向使得传统社会缺乏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意识,但辩证来看,"天人合一"的思想也使中华大地的资源保持了几千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使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和政治舞台上始终以"和平"的态度立世,成为维护世界和谐的重要力量。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创新观念,有利于我们正确对待历史、面向未来,为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秦利明 《传承》2010,(12):74-75
张灏在《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提出幽暗意识这一新概念。张灏认为,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的形成有着必然的联系。张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得出中国自古缺乏民主和科学精神,但是,中国文化并非只有儒家思想;张认为中西方都不缺乏各自的民族主义意识;主张批判继承传统来发展现代化;这些思想都是值得我们吸收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张灏在<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提出幽暗意识这一新概念.张灏认为,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的形成有着必然的联系.张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得出中国自古缺乏民主和科学精神,但是,中国文化并非只有儒家思想;张认为中西方都不缺乏各自的民族主义意识;主张批判继承传统来发展现代化;这些思想都是值得我们吸收借鉴的.  相似文献   

4.
汪爱芝 《长江论坛》2003,(4):56-57,63
以天人合一为最终追求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充分地表现出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视自然万物为人类的平等伙伴历来是中国文化的美好情操与永恒时尚。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类生态意识的占老家园,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无比珍贵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5.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当代中国的执政路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良法善治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就是大力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基层干部依法执政与传统文化存在着依法办事面临非正式规则的阻力,在"公权"与保障"私权"中难以把握平衡,个别基层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现状等的现实矛盾。基层领导干部发扬传统文化,努力提升人文素养,将传统的道德修养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石,强化利民富民的民本意识,以培育贵和、创新的精神来形成依法执政文化。  相似文献   

6.
关于正确定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正确定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从民族学、文化学、体育学等多学科角度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方法展开了研究。得出 :“所谓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就是中国 5 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历程中 ,本民族原创或虽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引入 ,但已经历了明显的文化改造、已与本民族文化充分融合、并流传已久的 ,以身体活动为形式 ,以追求身心与精神健康为目的的活动中 ,表现出来的主观意识、客观意识和有意识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7.
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对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必须以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为基础,离开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于此,作者概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作为其灵魂与核心的民族精神.要求结合时代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继承与科学改造,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客体的一种对象性实践活动,创新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遵循相关规律,要满足各种条件。当前创新存在三大制约因素:传统文化观念抑制创新思维方式;教育体制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社会管理模式束缚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育。应从多维度谋求创新突破:转变传统文化观念,建立现代思维方式是关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具备独立意识和自由个性的人是根本;改革社会管理方式,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是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也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和谐”是中国当代社会的价值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和”文化基础之上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和”文化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实现个体身心和谐为根本,以建立人际和谐为核心,以促进社会和谐为最高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资本家的企业精神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彬 《理论月刊》2001,(5):11-13
中国民族资本家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许多在今天看来仍然比较有价值的企业精神。这些精神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实业救国”的远大理想和人生追求,尊重科学 (家 )的求实精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等等。这些优秀的企业精神,对于我国现阶段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很有价值的。为此,我们必须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寻求世界主义与民族情结的契合机制,以创造企业的凝聚力为先导,鼓励员工的技术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寻求稳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申波 《岭南学刊》2016,(4):117-122
建立文化认同的基础有多种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由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现实政治的需要,即便是现实政治的需要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积淀。儒学在汉代之所以能够广为传播,除了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推广以及众多儒生的努力,从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看,还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即表现为西周礼乐文化的华夏民族在数千年文明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精神追求,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黄向阳 《前沿》2009,(1):180-182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决定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古代的文化领域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也形成了传统文化对自身文化地位的认同与现实追求。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文化的一元文化认同与追求已经不适应现时代的文化发展要求,在多元文化认同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超越自我,认同现时代的多元文化需求,以体现文化发展的时代性特征,为自己走向现时代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社会管理创新是新时期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哲学层面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审思,就是注重在发现问题中形成问题意识,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入口;以彻底的实践精神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力度和深度;在目标向度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以深厚的民生关怀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性和务实性,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秉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规制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合理性、建设性的阐释。内含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形成于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中,历史传承使中华优秀的文化基因得以延续,时代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传播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中国故事为世人所知,增进对外交流与自信;中国精神被传扬,提高国际舞台上中国话语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文化生态的剧变表现为:文化传播与交流机制破坏;文化传承与变迁脉络割裂;近代文化片面发展。这凸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严重危机,并催生出中华民族解除精神危机的迫切文化需要,包括:高扬主体意识,为民族复兴奠定文化基础;自觉进行文化选择,重构文化发展机制;调适文化心态,走理性的民族精神复兴之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民族精神振兴。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对此需要的巧妙应答,其文化价值体现为:创造性化解文化两难困境;"世界历史"条件下重构文化发展机制;推动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精神的内涵在于务实创新,做到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邓小平在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中,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情实况,一再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大力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反对封建迷信,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好风气,从而使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得到高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法治精神是一个民主法治社会中所普遍尊崇的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权力制约、社会和谐等价值追求的总和,内涵十分丰富。规则意识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为准绳的意识。无论是法治精神还是规则意识,从根本上讲,两者都是追求公平和谐、安定有序,其内在共同价值不言而喻。良性的法律制度有助于建立正确的规则意识,端正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建立饱满的法治精神;恶性的法律制度阻碍建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偏颇的规则意识会阻  相似文献   

18.
基于契约关系产生的契约精神是社会主体主动、善意地遵守约定和规则,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公共利益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社会的契约精神以"仁"作为伦理核心,以"义"作为价值导向,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在传承中国传统社会契约精神的同时,新时代契约精神的培育创新,可着力从诚信意识、规则意识和权责意识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明的和平文化可以界定为东方和平主义。在对和平的追求中,东方和平主义蕴含着四种精神:世界主义精神,以神圣秩序为基础的调和主义精神,以"慎独"追求"至诚"的精神和人类"大同"的乌托邦精神。长城作为东方和平主义的历史纪念碑,表达了中国人的世界理想和秩序理念,凝聚了中国和平文化的历史意识和永恒价值。东方和平主义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为人类的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历史与文化思考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蕴涵着深刻的文化价值意蕴,体现了共同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内在统一。这一文化价值意蕴,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将自我生命与群体生命"合二为一"的价值传统,从而决定了"中国梦"在当今时代所独有的精神特质,即"中国梦"是建立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基础之上,融"个人梦、国家梦、民族梦"为一体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这一时代特质深刻地体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传统,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