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工作,要做到真监督、真支持,就必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对要审议的专项工作有一个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在省委人大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大与"一府两院"既是监督关系也是支持关系,监督与支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大对"一府两院"要真监督、真支持。这一要求,对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在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真监督、真支持是对人大责任意识的检验。我国宪法规定,各级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些规定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主权在民原则,赋予了人大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  相似文献   

2.
<正>监督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最基础、最重要,也是运用最广泛的职权。监督权运用的好坏,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地方人大工作的水平,决定着人民行使民主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程度和水平。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工作,破题之处在于着力推进监督工作的"三个转变"。工作监督向法律监督转变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是人大监督的"两驾马车"。工作监督是推动"一府两院"的各项工作,促进"一府两院"尽职尽责,实现科学发展;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3.
宜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开拓创新,在探索中前行,在继承中发展,为促进全市赶超进位、建设幸福宜春,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围绕人大工作如何"接地气",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公开人民群众是"地气"之源,人大工作只有植根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广接"地气"。我们紧紧围绕人大工作如何"接地气",通过实行任免工作公开、监督工作公开和会议公开等一系列实践,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了解人大工作,参与人大工作。一是任免工作公开。我们在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潘国红 《人大研究》2013,(12):28-31
人大信息公开,就是把人大和人大代表行使职权、"一府两院"接受人大监督情况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公众的审视和监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享有最重要、最广泛的国家权力,人大法定职权也应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实行阳光运行,公开运行。目前人大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着公开程度不高、公开方式有待规范、公众关注度低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工作力量不足、  相似文献   

5.
监督公开对各级人大常委会来说,是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机遇与动力,人大监督公开要实现"四个转变":从事后公开向全程公开转变,从单向公布向多维互动转变,从随意无序向规范常态转变,从间接公开向参与体验式公开转变。  相似文献   

6.
人大的监督工作公开透明了.公众就能知道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有没有到位,是不是严格依法办事。从而让全社会都了解人大监督,关注人大监督,支持人大监督。  相似文献   

7.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工作是不是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职能的发挥状况。笔者认为,提高人大监督实效,需要做到"五要":  相似文献   

8.
当前制约地方人大监督权的三大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监督职能是人大的基本职能,行使监督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权。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由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初期讳言监督,发展到现在多数地方已能理直气壮讲监督并进行监督;不少地方人大通过实践,已建立有关的监督制度,部分有立法权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已初步制定这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近几年来,各地人大还总结出一批监督工作的好经验。但是,随着我国人民的民主、法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意识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地方人大的监督工作已不够满意;从事人大工作的地方人…  相似文献   

9.
营口市鲅鱼圈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监督公开工作,不断探索新时期人大监督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四公开”,努力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保证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公开透明,提高了监督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坛》2010,(10):44-44
<正>《人民政坛》编辑部:人大监督公开有利于保障人大代表和公众的知情权,激发公众关注和参与人大监督的热情。从实践来看,人大监督公开存在公开内容不够全面和明确、代表和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公开的载体较为单一、公开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应该如何有效作为,监督本级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监督公开?  相似文献   

11.
监督工作是地方人大特别是县级人大常委会最重要、最经常的工作,也是最能考量人大工作是否有权威、有作为的关键所在。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值得地方人大工作者思考。笔者结合奉新县人大工作实践,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2.
监督法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包括政府、法院、检察院执行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情况.都要向人大代表通报,向社会公布。这是监督法的一个突出的亮点,人大监督工作向社会公开,对于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人大监督工策,人大常委会也可以从中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发现和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而又带有共性的问题,从而选准议题,把握重点.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3.
加强监督工作,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面临的重要任务。监督司法机关的工作,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监督工作做好了,将会有力地推动人大监督工作向前发展。要从"依法治国"的高度认识和加强人大司法监督工作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立法是基础,执法是关键,监督是保障。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法律,授权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并将其作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短短18个字透露出中央推进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全面审查和监督国家财政的重要信号,看紧国家"钱袋子"的背后是对每一位纳税人的郑重承诺。要求政府部门公开预算是人大的硬权力,如何顺应人民期待与发展要求,积极推动预算公开,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  相似文献   

15.
马向平 《理论月刊》2008,(5):105-108
在<监督法>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即将出台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前形式下,人大监督信息公开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必要性都日益凸现出来.本文对我国人大监督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现实必要性以及该制度构建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推进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推进我国人大监督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监督法的正式施行,各级人大常委会越来越多的监督工作将依法向全社会公开。可以说,人大监督已进入一个新的层面,那就是"阳光监督"。从监督法的制度设计看,公开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情况和"一府两院"接受监督的情况,目的是走出权力机关"小监督"的圈子,构建一个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大监督"格局。这既是监督法立法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黄晔 《人大研究》2014,(9):24-28
<正>总体来看,监督司法依然是人大监督工作的薄弱环节,人大开展监督司法工作的力度和实效,与宪法法律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健全人大监督制度的新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继续探索和完善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方式方法,真正提高人大监督司法工作水平,成为新时期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监督,即为察看、督促,人大监督的本质,在于对公权的制约。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进行的监督,是最高层次和最具权威的监督。  相似文献   

19.
新论集萃     
《浙江人大》2012,(10):60-61
媒体倒逼"三公"公开凸显人大监督滞后"三公经费"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理应公开预算接受监督,但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和简单。于是,媒体承担起监督和追问的职责,通过比对、数据测算,舆论不断发酵。在媒体"倒逼"下,人大最终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尽快公开"三公经费",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相较媒体的主动,人大的监督明显滞后。公开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明确政府如何花纳税人的钱,让"三公"  相似文献   

20.
在河南省人大工作研讨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指出:当前,人大监督的关键是着力解决能不能、敢不敢、善不善于监督的问题。这也是一个能否站位全局的问题。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对人民负责,要能够对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