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继承法》自1985年颁布以来已历近30年,由于立法之初的局限性,导致在遗嘱继承制度设计上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继承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我国继承法律关系,应从遗嘱的主体、遗嘱内容和遗嘱执行人等几个方面对现行遗嘱继承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归扣制度旨在保障共同继承遗产分割的公平。这一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被广泛确立,我国继承传统习惯和现实生活对此也持肯定态度,但我国《继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则未予规定,导致部分遗产纠纷缺乏适用的法律依据。随着现代家庭财产种类的多元化和结构的复杂化,在我国《继承法》修改之际,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和尊重我国民间继承习惯的基础上,在《继承法》中明确规定归扣制度,实现利益分配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继承法”是初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第八课所要讲的四个基本法之一。它是调整财产继承关系的重要法律准则。从教材看,这一课仅概念就包括:继承法、财产继承、遗产、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法定继承、法定继承人、遗嘱、遗嘱继承、遗赠等11个。除此之外,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是学习的重点,还有继承时间、继承方式、继承顺序等都是本课所要阐述的内容。这么多的知识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照教材的顺序,先讲继承法概念,然后讲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最后讲继承方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0,(17)
正民法典继承编草案对现行继承法作出进一步修改完善,特别是针对民众关心的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等问题给予回应,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继承制度是关于自然人死亡后财富传承的基本制度,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遗嘱、遗产、继承……这些被我们看作"身后"事,但其实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大多数人要经历的"身前"事。我国早在1985年就颁布施行了《继承法》,此次民法典草案继承编与原有的《继承法》相比,都做了哪些修改,又增加了哪些与我们切身相关的内容?专家认为,民法典继承编草案,更加符合公民处理遗产的现实需要,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推进老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最近洪某去世,留下两份遗嘱,一份是1992年所立,明确将遗产中的八间房屋由他的两个儿子各继承四间,并办理了公证;另一份是2000年所立,指定八间房子全部由次子继案例:承。洪某的两个儿子为此发生争执。次子认为遗嘱应以最后一份为准,应由他一人继承八间房屋;长子认为第一份遗嘱进行了公证,具有法律效力,八间房屋应由兄弟两人共同继承。双方无法协商解决,故诉至法院。该案涉及的是遗嘱人立有数份内容不同的遗嘱,应该以哪份为准的问题。我国《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  相似文献   

6.
冯会波 《前沿》2013,(15):66-67
我国现行《继承法》自198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当时的立法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事主体的财产状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使得继承法的修改势在必行,《继承法》的修改,在借鉴国外成熟立法经验的同时,应尊重中国传统习惯和我国继承制度的固有法的特色.归扣制度的伦理性与我国婚姻家庭法的价值理念和社会现实有着极高的切合性,完全可以依我国民众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实际在继承立法中加以改造利用.  相似文献   

7.
房绍坤 《求索》2022,(2):12-20
现代继承法实行共同继承规则,继承开始后,遗产归继承人共有。在遗产共有问题上,罗马法主义主张遗产共有为按份共有,日耳曼法主义主张遗产共有为共同共有。在我国民法上,自《继承法》至《民法典》的民事立法上都没有明确遗产共有为何种类型的共有。通过体系解释规则,基于共有类型、遗产共有存在基础、遗产应继份以及遗产分割方法等分析,我国民法上的遗产共有应定位为共同共有。  相似文献   

8.
遗嘱自由是继承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并为现代各国私法立法所普遍采用。在坚持遗嘱自由原则的同时,加强对这一原则的监督和限制,以完善继承法体系。建立专门机构管理有关继承和遗嘱事项,同时学习外国先进的特留份制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留份制度。对破坏家庭和谐且违反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的人,禁止遗嘱人遗赠财产给这些人。从而使遗嘱自由原则在限制中发展。做到遗嘱自由与限制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继承法》的修改需反映民众的意愿,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遗产继承和纠纷处理的需求。在现行法律制度的发展之下,要重视和融合合理的民间继承习惯,并将其有效地运用于立法活动和司法审判当中,实现制定法律和传统习惯的良性发展,共同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  相似文献   

10.
正张某去世前的口头遗嘱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基金会追要这笔捐款合理合法,毋庸置疑。从法律的角度看,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因此,张某有权变更遗嘱。同时,张某的口头遗嘱具备继承法关于法定遗嘱"立遗嘱人必须具有遗嘱能力、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内容不得违反社会公德和公共利益、遗  相似文献   

11.
继承法是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三部分的重要内容,于2001年11月1日在国家杜马通过,2002年11月14日经联邦委员会批准。法典用一编共五章75条对继承权进行了规定,其基本内容是遗产范围的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扩大、遗嘱自由的重申和限制、遗产的接受和管理、特殊形式遗产的继承权等。了解俄罗斯的继承法律制度,将对我国继承法的修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夙 《求索》2015,(1):138-142
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时,如何判断彼此之间的死亡先后顺序,我国《继承法》相关解释及《保险法》对此皆有规定。但是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规则的冲突。通过综合运用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社会学解释和比较法上的解释等多种法律解释方法,并结合继承法和保险法的法律理念分析,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彼此之间存在保险法律关系时,应当按照《保险法》的规定来判定死亡先后顺序。若无保险法律关系时候,则按照《继承法》相关解释的规定来判定死亡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台湾地区继承法律制度较为完善 ,且海峡两岸在民族传统、风俗人情上共通之处颇多 ,因此 ,在我国制定民法典之际 ,考察台湾继承法的特色、把握该法精神的基本点颇具意义。从宏观上考察 ,台湾继承法具有市民法思想和社会法思想并行导入、债权人利益和继承人利益兼顾保护、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并重、血亲继承主义与配偶继承主义共存等特色  相似文献   

14.
张昊雷 《长白学刊》2021,(3):143-149
双重继承法指的是在圆融和合批判继承和抽象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方法。在双重继承的过程中,批判继承和抽象继承是逻辑先后的关系而非时间先后的关系,是共通互补的关系而非相互排斥的关系。双重继承法既能保持文化自省精神,又有力地回击了否定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倾向。通过双重继承法可以充分继承和科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并赋予其时代意义,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相契合,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坚持双重继承法有助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地使用权继承制度的设计没有兼顾到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承人的合理诉求。应该从立法上完善集体土地使用权继承制度,以此放开对农土使用权继承的身份限制,这既符合《物权法》、《继承法》以及房屋特点的内在要求,又符合我国耕地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6.
刘琳 《湖湘论坛》2007,20(6):50-51,96
后位继承是指在遗嘱继承中,被继承人先指定某继承人所继承的财产利益,因某种条件的成就或期限的到来而转移给另一继承人的特殊继承制度.该制度充分尊重了个人财产所有权人的意志,是继承法遗嘱自由原则的重要体现,是对合法个人财产所有权的保护.通过分析后位继承制度的含义及特征,并从德国、瑞士民法典的借鉴分析入手,然后探讨后位继承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 遗嘱,神秘而不可侵犯,字字句句,该是慎之又慎。你愿让谁来做你的“谋士”,亲人或者朋友,公证员还是律师? 我国《继承法》第5条明确规定: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也就是说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以遗嘱继承优先。由此,遗嘱的受益人可以是普通朋友,生意伙伴,家中的保姆,甚至是私密的情人。遵规循法,遗嘱就有这样独特的效力,全然是自主自愿。  相似文献   

18.
路光仁 《人大建设》2001,(11):47-47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了法宝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的继承方法。在被继在人死亡时未留下遗嘱,或者留有遗嘱但无效的情况下,即适用法定继承的方法继承遗产。但是,对于继子女和过继儿子如何继承遗产,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不知他们能否运用法定继承的方法继承遗产?  相似文献   

19.
<正>英·《经济学人》·11月22日中国现在使用的《继承法》诞生于1985年,那个时代离婚和再婚不常见、跨国婚姻几乎没有,人们只有寥寥的不动产、汽车或有价财产。传统习惯对于继承例如林木、家畜、家禽等财产很明确,但对于新的概念例如知识产权、域名和数码照片等显得力不从心。虽然,在2003年《继承法》有过修正,但某些定义还是存在模糊。近些年,拥有复杂财产所有权的中产阶层快速涌现,使得遗产纠纷更加棘手,无法可依使得纠纷更难以解决,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加剧遗产继承复杂现象。除此外,中国正逐步走向全球化,某些合法继承人可能居住在其他国家,或者拥有其他国籍身份,这也使继承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当事人意思表示应受法律约束。笔者认为,张某病危以口头遗嘱方式更改其公证遗嘱的行为无效,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基金会不能讨要这笔捐赠款。根据法律规定,口头遗嘱的法律效力不及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继承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以不同形式订立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有公证遗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