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董必武同志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十分关注我国的民族问题,民族法制思想是其法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为主线,考察了董必武同志在各历史阶段有关民族法制建设问题的重要论述,概述了董必武同志民族法制思想的精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宪法权威;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合作,促进民族发展;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保障国家法律在民族地区的有效实施;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让各民族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并指出了董必武同志的民族法制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松苗 《天津人大》2009,(11):48-48
“没有法制,就不成为一个国家”,建国伊始,董必武就在党内最早提出了“按法律办事”的思想。1949年9月通过《共同纲领》,1950年颁布《婚姻法》,在第一波立法高潮中,毛泽东等领导人民于1954年制定了《宪法》。  相似文献   

3.
浅议宪法实施的监督与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制定后能否得到贯彻实施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 ,必须切实保证宪法的实施。一  宪法制定以后 ,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贯彻执行 ,才能发挥根本大法的作用。如果宪法得不到实施 ,那么再好的宪法也是一纸空文。 195 4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 ,当时党中央对宪法的遵守与执行非常重视 ,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能按照宪法规定办事 ,使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195 7年后 ,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发生了变化 ,法律意识逐渐淡薄 ,甚至置宪法…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针对中国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董必武明确提出"大办林业"以满足国家总体需要。在成块大片造林的同时,要根据国情发展"散碎林",涉及植树范围、植树群体与植树品种等方面,并主张围绕植树造林制定规划与制度,落实发展具体方法与处理好各种关系等以推动林业事业进步。  相似文献   

5.
董必武的法制思想,其内容相当丰富.40多年前,就提出了"法制文明"的概念,并看做是人类文明中主要一项.50年代,一再强调应当尽快使人民的法制逐步完备起来.在论述法制建设的方法和步骤时,特别强调了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他主张"党员犯法应加重治罪".他在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期间,旗帜鲜明地提出"人民的民主权利应该受到充分的保护",任何违背司法公正的现象,都应当禁止和纠正.关于守法教育,他首先要求党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其次要求司法机关"依法办事",严禁刑讯逼供和防止错捕、错押、错判、错杀.董老还在刑事政策、审判实践、法学教育、法制宣传等诸多领域提出了许多务实的指导性意见,对于我国法制建设的起步和初创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5)
董必武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先驱和奠基者之一。其法治思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诞生,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得到完善和发展。董必武法治思想主要包括无法不成国家、依法办事、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些法治明理不仅指导了新中国法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而且对今天中国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以及实现以宪治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家指导思想是为宪法所确认的对国家政治生活具有指导作用的某种政治理论,是执政党某一时期政治主张法律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国宪法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认为国家指导思想,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本质要求,从而实现了从社会政治意义上的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文章从规范意义、规范作用、规范效果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1982年制定、1988年修改过的宪法,是继承了1954年第一部宪法的优良传统,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应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要求,经过全民讨论而制定的。它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明确地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体现了改革开放,是一部好宪法。十年来,它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自有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1982年宪法的制定源于邓小平的建议.鉴于中国历史所发生的巨大转折,以及经过对1978年宪法的修改仍然无法反映这种转折,邓小平提出了对1978年宪法进行全面修改的建议.1982年宪法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邓小平的立宪意图和立宪思想.它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所实现的重大历史转折,体现了邓小平“公民权利优先于国家权力”的权力观和政治哲学,载入了邓小平代表中央提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所确认的“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制定法律必须以宪法为依据,是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的重大问题。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这些法律在坚持宪法原则、保证宪法实施、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不能不看到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起草法律草案过程中不以宪法为依据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坚持不符合宪法的观点,直至有关国家机关及法学界人士严肃指出,不以宪法为依据的情况才得到纠正。这种情况虽  相似文献   

11.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等一些最重要的问题,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一切活动的根本依据和根本准则。1982年宪法是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制定的,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好宪法,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深刻总结了党领导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决议》多次提及了我国宪法,包括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五四宪法、现行宪法和2018年宪法修正案,以及依据宪法和基本法解决香港问题,反映了党领导人民推进宪法制度建设的重大成果,彰显了宪法在国家治理和推进国家法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1982年新《宪法》颁布实施以来,出于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其改为“法治”)国家的追求,对“有法可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时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现行宪法和4个宪法修正案、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国务院制定了650多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胡锦…  相似文献   

14.
一、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同普通法律综合起来,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我国宪法与普通法律的阶级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武器。但是,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规定的内容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从法律的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  相似文献   

15.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这表明了中国对人权问题的极端重视,也意味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将得到更多的保障。而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目的所在。所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依照宪法的规定,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实现。贯彻落实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至少应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宪法至上至重原则。“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列宁语)。人权作为宪法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在一切法律法规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和最…  相似文献   

16.
制定我国政党法加强和规范党的领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世界范围看,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政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本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各国以宪法形式确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中的地位,我国1982年宪法亦不例外.1997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并载入宪法,但规定过于原则.建议制定政党法,明确规定党的性质、地位等问题,以加强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天津人大》2012,(6):41-41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由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宪法正式生效以来,美国共制定了27条宪法修正案。根据宪法,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  相似文献   

18.
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重要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证了宪法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宪法生成发展的中国逻辑、宪法精神的政治属性、宪法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和宪法实施机制构建的实践指引、宪法制度以及向治国理政效能转换等问题,提出了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观点,涵盖丰富的宪法要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宪法理论具有严密的逻辑理据,蕴含深厚的政理和法理、博大精深的宪法思想、与时俱进的宪法内容、求真务实的话语风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实践,深刻揭示了宪法独有的特质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宪法理论特征。一是规范性和政治性统一;二是延续性和创新性统一;三是世界性和中国化统一;四是学理性和实践性统一。这不仅标志着党对宪法和中国宪法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而且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话语体系和推动世界宪法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强中国宪法理论研究,完整准确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需要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宪法理论及其特征,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韩亚光 《前沿》2014,(1):78-88
华盛顿与林肯的宪法思想具有相同点和一致性:在结构和内容上,华盛顿与林肯的宪法思想围绕人的本性、人的权利、国家利益、宪法至上等四个方面形成理论体系,并且牢固把握宪政的本质和关键,大体遵循对等的原则和精神,有效实现法治和道德的结合;在根源和成因上,华盛顿与林肯的宪法思想积极成果之形成是总结试验和事实、崇尚科学和真理的结果,由美利坚民族的构成和特征而决定,与华盛顿、林肯共同的品格和风范相联系;在地位和作用上,华盛顿与林肯的宪法思想解决了美国宪政实践当时面临的最紧迫课题,推动了美国宪政实践的持久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华盛顿与林肯的宪法思想存在区别点和差异性:在时代背景上,华盛顿宪法思想同赢得国家独立、建立联邦政府、实现初步发展息息相关,林肯宪法思想同实现长足发展、平息国内叛乱、捍卫共和政体紧密相连;在理论结构上,华盛顿宪法思想不如林肯宪法思想明确而系统;在具体内容上,华盛顿宪法思想对人的权利、外交政策、宪政意义等问题的认识同林肯宪法思想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0.
对法做出了自然法、宪法和实在法(实证法、国家制定法)的划分,分别阐述了三者意志性的表现,进而分析了作为实在法的国家制定法是如何受社会客观规律和特定文化限制的问题。最后,对作为实在法的国家制定法概念给出了一个选择说的描述性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