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杏林感悟     
邹万银 《前沿》2008,(10):186-188
一次,一位离休干部与我谈及医学领域的问题。他说:阐述一下人文医学以及传统医学,对卫生事业的建设是有必要的。这位耄耋老人提出这个课题是很有见地的,生老病死,人生四个过程都是与医学结下了不离不散之缘。  相似文献   

2.
吴怀杰 《传承》2008,(7):12-14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取样品,他和战友驾机穿越蘑菇云。蘑菇云记录着中国的历史,也记录着他的激情岁月。40多年后,取样飞机静静地停放在中国军事博物馆,80多岁的老英雄则在疗养所安度晚年,谈及当年激动人心的往事,老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3.
汪凌 《统一论坛》2000,(2):39-40
举凡文化界谈及“胡风集团”,追究其历史渊源,探寻其中的文化、思想意义时,有一位老人是任谁也无法绕过的。他,就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贾植芳先生。  相似文献   

4.
扪心自问     
子肃 《创造》2004,(3):38-38
不久前刚过完百岁生日的文化老人巴金,在20与21世纪之交留给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是"说真话". 作为肩负"传道、授业、解惑"职业的教师角色,每当想着该怎么说,则面临职业道德的折磨--讲真话或是讲假话.正如阿·钱德勒在<六大观念>中说"例如,我们去向某个人问路,他也可能诚实地但错误地认为某条路是通过我们目的地的捷径.但实际上,当他告诉我们要走哪条路时,他说错了,但他不是在说谎,然而,如果他事实上知道另外一条道比这条更近,并且他不告诉我们,那么,他的叙述不仅是假的,而且是谎言".  相似文献   

5.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取样品,他和战友驾机穿越蘑菇云。蘑菇云记录着中国的历史,也记录着他的激情岁月。40多年后,取样飞机静静地停放在中国军事博物馆,80岁的老英雄则在疗养所安度晚年。2007年8月,谈及当年激动人心的往事,老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6.
"村民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做群众的当家人,就要急群众之所需,想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坎上!……""子女不孝顺来找咱,夫妻闹矛盾也来找咱,面对‘清官’理不清的家务事,我们怎么办?"这是临沭县曹庄镇郭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化文在5月18日镇党委开办的"村官论坛"上讲的一番话。谈及村里的五保老人、困难户,他如数家珍。在镇党委四楼会议室内,曹庄镇的20名村党  相似文献   

7.
乔平海,一个被人遗忘的名字。这位66岁的聋哑老人找到编辑部的时候,左胸前挂满了各种奖章。这种形象,我们不是第一次见到。 老人退休前是北京某工厂的锅炉工,而老人拿出的材料却使人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 1956年,在波兰举行的第一届  相似文献   

8.
﹃平民﹄市长的从政之路记全国政协委员齐齐哈尔市副市长杨耀寰赵振珊黄越城杨耀寰,是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中的一位非中共副市长,分管市政府的文教工作。在采访中,杨副市长对自己的政绩缄口不谈。谈及他作为一名非中共领导干部与中共合作共事、参政议政的体会,谈及他作...  相似文献   

9.
爱泼斯坦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然而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高尚的品德情操, 对中国新闻事业杰出的贡献,正如他的微笑一样镌刻在人们心中。为纪念这位见证中国半个多世纪变迁的卓越的世纪老人,我们从一些中外人士的纪念文章中摘要出对爱老的追念与评价,虽然仅仅是几句话,而是一种声音,一种代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对他思念的爱所形成的坚实而厚重的情谊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故乡在大悟县吕王镇,他弟弟刘梅清在家务农。据弟媳陈文清老人讲,家人每次去看望刘华清,他总会给家人一点路费,但绝不多给钱。有时,家人和他谈及安排工作、找关系、要钱之类的话题时,将军  相似文献   

11.
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故乡在大悟县吕王镇,他弟弟刘梅清在家务农。据弟媳陈文清老人讲,家人每次去看望刘华清,他总会给家人一点路费,但绝不多给钱。有时,家人和他谈及安排工作、找关系、要钱之类的话题时,将军  相似文献   

12.
张界 《今日海南》2016,(8):47-47
几天前,我与三亚一位好友小坐,他刚刚作为省委巡视组成员结束了对海口某单位的巡视工作。谈及巡视干部队伍建设,他颇有感触地说,巡视干部必须自身过硬,否则工作很难开展。我把“自身过硬”总结为“又红又专”,即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他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13.
瓷器 中国     
“不论我们在哪里,我们的名字叫中国,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是一首走遍世界都能听到的歌。几年前,我在美国纽约的唐人街,孔夫子像前的长椅上,看到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他一动不动的端坐在那里,遥望着夕阳落日。老人军人般的坐姿吸引了我,我们坐在长椅上攀谈了起来。老人姓陈,出生在江苏和山东交界的一个海边古镇,夕阳的余辉中,浓厚的乡音里,陈老伯讲述着他的故事。“那是冬天,俺娘给我一只碗,让我上街买一碗热面吃,我还没走出多远,就被抓了壮丁,当年我只有十四岁。几天以后就开始打大仗了,徐蚌会战就是你们说的淮海战役。可我什么都不知道,就…  相似文献   

14.
薄一波同志是位十分亲切、谦和的老人。这位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身处高位,却不摆架子,不打官腔,对人和善。他在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那些年里,也十分关心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当新闻记者的,给予了许许多多的帮助,关心和支持。他在中顾委和整党指导委员会中担任常务副主任,主持两委的日常工作,我们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他请示,而他总是那样亲切地支持我们的工作。有时候,我们请示完了有关的报道工作,或者审完了新闻稿,他还同我们聊一聊。总之,我们这些记者都乐于同薄老打交道,觉得他是位慈祥长辈,而薄老,也乐于与我们接触,还熟记我们的姓名,时间长了不见面,他老人家有时还打听我们。  相似文献   

15.
李绍明 《创造》2004,(8):10-11
在小平同志百周年之际,回首老人的丰功伟绩,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笔者认为,老人在面对中国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时根据冷静的思考而提出的思想路线对复杂多变的新世纪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譬如他所提出的不争论、允许试,试了不对可以重来的思想,就是令我们不得不深思的政治遗产。  相似文献   

16.
王明昆老人是某医院的退休医生,老伴7年前去世,两子一女均已各自成家,与老人分开生活。由于子女们各有各的事业,很少顾及到父亲,王明昆老人生活过得很孤单。唯一让他欣慰的是正在读大学的外孙王凡十分孝顺,放假时经常来看老人,并曾在老人患病期间特地请假从外地回来照顾他,为此,王明昆于2004年暑假期间,亲笔写下遗嘱:"我死后,房屋、财产  相似文献   

17.
<正>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浙江桃源春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克勤先生在他的办公室欣然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七十岁的老人,向我们讲述了70年风风雨雨的传奇故事。这位不平凡的奋斗者、追求者、收获者,他的英姿和精神;他的谦逊与热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8.
相信这条路     
正金秋十月,邕城南宁依然炎炎如暑。我们一行人去拜访老红军赵茂林。敲开房门的那一刻,大家都很惊讶——居然是赵茂林老人亲自开门,他刚刚打完门球散步归来。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声不哑,红光满面精神抖擞,根本无法把他和一个近百岁高龄的老人联系到一起。赵老胸前,沉甸甸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闪着金光,刻画在上的雪山、草地、窑洞、遵义会议旧址等  相似文献   

19.
刘宁 《今日海南》2006,(10):11-12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年初在讨论纪念专题策划的时候,我偶然获知,在几位参加过红军长征的海南籍红军干部中,惟一健在的只有居住在北京、年届93岁高龄的谢飞老人。她同时是惟一一位参加过长征的海南女性,也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30名长征女战士之一,于是就有了采访老人的念头。5月,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海南广播电视台的李成老师,李老师从1996年起先后三次在北京采访过谢飞老人,最后一次是2003年。我把想法一说,李老师极为支持,并相邀同行。他说,老人的一生很传奇,但由于老人一直很低调,过去对她的事迹公开宣传不多,很多海南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这位海南女杰,应该借这个机会,向家乡人民大力宣介老人的传奇事迹。9月24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前夕,在北京中国公安大学的一栋公寓楼里,我们见到了这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琼籍红军老太太。  相似文献   

20.
序(山村:老人与少年的壮语对话)少年:阿公.天从哪里来的?地从哪里来的?老人:不知道,只有布洛陀才懂。少年:那你知道山从哪里来的?河从哪里来的?老人:不知道.你去问布洛陀吧!少年:布洛陀是谁?老人:布洛陀是我们壮族很老很老的老祖宗。少年:阿公见过他吗?老人:见过!少年:在哪里见过?老人:在梦里,在山歌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