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市场外部性等因素导致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表明,单独依靠传统市场力量已无法解决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西方国家借助非市场力量即政府和第三部门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产生了探讨生态环境与政治关系的生态政治学说。本文立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事实,借鉴西方生态政治理论,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天人合一"思想,探讨中国化的生态政治理论,尝试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动态和谐的"天人合一"中国生态政治。  相似文献   

2.
秦立春 《求索》2014,(6):11-16
中国共产党1949年建政至今,其生态政治思想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建国后,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客观实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政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民主党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明显的优势,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选择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的全方位推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避一步增强民主党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作用,需要对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参政党整体实力的提升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生态社会主义在政治方面的主张和基本观点,着重论述了这些思想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变革主体力量的确定、对外政策的选择等方面对我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曹骏  李伟 《统一论坛》2012,(2):64-66
频繁的选举是台湾社会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台湾一次接一次的的选举给人们提供了观察、了解、分析台湾社会政局发展演变、政治生态变化、政治力量消长的诸多看点和条件,也促使人们对台湾的选举制度和历史作出深入、准确的了解。 一、台湾选举的分类 i.“中央公职”选举 这一层级的选举分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中央”民意代表即“立法委员”和“国民大会代表”的选举。  相似文献   

6.
目前,因全球性生态危机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政治化。独特的国际境遇和特殊的国内环境以及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时代价值,决定了运用政治力量解决我国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政治生态视阈下党内基层民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淼 《长白学刊》2013,(4):53-58
相对稳定和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又能进一步促进政治生态的优化和重构。政治结构由封闭向开放的转换、政治观念从顺从型向参与型的演进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展开的必要条件,但政治系统本身的结构矛盾和政治文化变迁途中的价值冲突却是党内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政治生态视阈下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思路是:注重顶层设计,防止党内基层民主改革的碎片化;加强制度建设,破除党内政治生态圈的潜规则;改革干部体制,激励基层领导者的创新实践;加强公民教育,推动公共精神导向的价值整合。  相似文献   

8.
多元社会民主生存需要政治共识。在西方政治民主语境下,利普哈特共识民主因其政治权力的共享性、良好的宏观经济管理和暴力控制以及实现人民权力而有利于促进政治共识;罗尔斯的协商民主虽有从道德领域到政治领域的转变,但它所强调的制度正义、分配正义和平等论辩仍有利于政治共识的创造。两种民主思想目标一致,实现目标的方案虽层次不同,但仍相互联系和促进。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政治共识,研究利普哈特共识民主和罗尔斯协商民主,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忠军 《传承》2009,(2):144-145
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植根于优良的政治生态环境中才能有所成就。干部利益本位恶性膨胀、官本位无限强化、潜规则在政治生活中畅通无阻、公民民主基本权力虚化、地方政权"类苏丹化"等是导致当前政治生态呈现某种病态的最突出问题。为保证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效顺畅进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危害之重,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制度与文化一直是人类发展史中密不可分的因素,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建设同样需要相应的政治文化支撑,文章以政治文化的构建与协商民主制度发展的相互联系为切入点,认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受到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和我国传统政治因子的多重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政治文化的构建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政治生态学的视角考察当代我国公共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从政治生态链环的断裂:传统行政干部任用制度的弊端、政治生态环境的破坏、传统政治文化自身的缺陷等方面剖析公共权力腐败的深层次根源,并提出加强公民监督为核心的政治生态建设是制约与监督公共权力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2.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是民主党派政党价值和政治生命的重要体现.在当代中国政治系统和社会生态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中,影响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有效性的因素众多,其中,制约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有效性的体制机制、主体客体、法律保障等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必须从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探索解决制约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有效性的一系列问题,积极开辟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明与权力领域的男女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与权力领域的男女平等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政治文明程度越高,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和政治透明度越高,政治参与机制越完善,妇女参政的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从根本上体现男女平等。政治文明必将推动权力领域的男女平等。权力领域的男女平等不仅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而且对于政治文明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权力领域的男女平等能够优化政治文明环境,消除社会偏见,促进男女共创政治文明新格局,使人类社会文明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看 ,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的变化可以划分为 1 949~ 1 972年、 1 973~1 983年、 1 984~ 1 992年、 1 993年以来共四个阶段。当前 ,中国生态环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制约作用在更深层次上被广泛认同 ,中国开始把生态环境问题有机地融合到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 ,开始谋求可持续发展。但是 ,社会运作的机制尚没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有力的保障 ,中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媒的急剧变革,对民族地区公民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适应环境和时代的变化,现代社会变革呼唤着民族地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治理。跳出时下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微观情结,以政治控制场域为限度,从营造良性的宏观环境和建构高效的具体治理模式的视角,探讨社会变革中的民族地区公民政治社会化治理机制,有利于推进我国民族地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界对政治认同的研究主要采用利益分析法,但利益分析方法面临认同客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冲突、理性与情感层面的碰撞、多元利益博弈、"承认的政治"等的挑战。本文认为,价值是政治认同的核心变量,多元价值冲突是现代政治认同困境发生的根本原因。政治认同困境的消解呼唤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构,而政治认同归根结底是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此,从价值视角审视政治认同有利于对传统政治认同分析路径的反思,对于政治认同重构提供了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统一论坛》2009,(5):16-23
在中国,为什么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都具有哪些基本特点?为了让广大读者详尽了解有关问题,本刊将从本期起连载《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中的内容,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8.
妇女参政行为与政治行为文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外化,政治文明最终通过政治行为文明来体现。迄今为止,人类的政治行为文明主要体现着男性的政治权力,近代妇女参政行为的崛起对政治行为文明起到新的规范作用,即革新政治行为的内容,调节政治行为中男性与女性的力量对比,建立和谐的政治行为环境和氛围,影响和改变政治行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民间组织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迅猛发展,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既有积极影响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管理,保证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不仅仅是登记管理机关的重要任务。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部门,也应该从巩固国家政权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高度,积极会同登记管理机关,促使民间组织积极作用的发挥,尽可能地缩小和克服其消极面的影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多重影响因素与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有效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数民族的政治社会化作为保障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 ,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本文在分析认定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着重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所应达到的目标、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