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金融融量视角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金融生态的治理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热点与难点,如何在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落后的农村建设金融生态,是现阶段金融生态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金融生态的基本内涵以及由于农村金融生态制约而引起的农村金融相对落后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金融融量视角分析了农村金融生态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农村金融生态治理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从农村金融体系、所应用的金融产品以及民间借贷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今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应该采取的三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一是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二是要大力开发适合"三农"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三是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民间借贷政策,全面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切实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金融舆情现状是变中稳定,对农村金融舆情有效管理,将畅通金融民意、了解农民金融需求、预防农村金融诈骗、科普农民金融常识,从而提升农民的金融素养。因此,要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做好市场定位、实现自我完善,以"在地化"创新式服务增加农民对金融机构的信任。  相似文献   

4.
王源生 《湖湘论坛》2003,16(6):95-96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 ,概念的语言形式就是指使用概念时所用到的语词。因而概念与语词的关系就是指概念与这种语言形式的关系。我们从概念的定义分析入手 ,认为概念的语言形式有两种 ,概念与语词的关系应该是指概念与这两种语言形式的关系。一、概念的两种语言形式(一 )定义概念和被定义概念是同一个概念。定义 ,作为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实际上不仅仅只揭示内涵 ) ,这是大家熟悉的。定义必须相应相称这条规则也是人所共知的。但是 ,定义概念和被定义概念究竟是同一关系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呢 ?还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的同一个概念 ?…  相似文献   

5.
从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看农村金融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理论月刊》2008,(9):169-173
纵观国外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农村金融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商业性金融阶段、合作金融阶段和商业性金融共同发展阶段、现代商业性金融阶段。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揭示出农村金融的实质是政府通过金融机构对农村各业做出的有偿的资金支持和补贴,以及商业银行专门针对农村信贷需求特征设计的金融结构。由于农业的特性,决定着农村金融并非只是一定阶段存在的临时性"产物"。  相似文献   

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为"三农"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新时代迫切需要金融反哺"三农",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撑。针对新时代农村金融供给与市场需求存在的四个方面的不适应,必须从供给侧推进广西农村金融创新,着力优化金融生态,夯实供给基础;着力加强产品创新,促进供需对接;着力加强协同合作,提升供给能力;着力强化风险防范,确保供给安全;着力健全体制机制,释放供给活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范畴不断扩展、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与此同时,农村金融仍存在诸多空白,需要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予以填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三农"金融发展平台、金融产品共享平台、农村征信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将成为填补农村金融空白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阚景阳 《桂海论丛》2010,26(4):83-86
普惠金融理念注重弱势群体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近年来逐渐被社会各界所接受。普惠型金融与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缺陷,基于法律与契约框架的非人格化交易在农村尚未确立,因而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具有长期性。作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显著的普惠型金融特征和外部性,各级政府应当给予补贴和相关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9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北京市调研"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情况,除了充分肯定"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模式之外,还对目前农业与互联网的现状表示了担心。汪洋直言:"城市里运作良好的电子商务用到农业、农产品上是否有效,是值得商榷的。"时隔四天,也就是9月18日,京东金融发布其农村金融战略,即进一步发挥京东在渠道下沉、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紧扣以"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为核心的农村经济闭环,设计和打造具有京东特色的农村金融模式。同时,京东农村金融信贷品牌"京农贷"正式发布,包括农资信贷和农产品信贷两大产品线。  相似文献   

10.
实指定义的正确理解之所以是以掌握一门语言为前提的,是因为实指定义产生的是"符号概念",而"符号概念"却已内含了"实体概念"。对基本层次的考察发现了两种认知倾向:求同和寻异,用图式表示为"a=b"。借助于"a=b","实体概念"便能够得以形成。这一切说明"a=b"可能是人类认知的一种基本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彭琳 《青年论坛》2014,(3):120-125
近年来,我国对于"三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完善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组织,这一金融体系对"三农"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支持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民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与金融机构追求效益偏好之间的矛盾,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资金短缺仍然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产业兴旺的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依托农村既有金融体系与结构,进一步夯实农村金融基础,构建多元化与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也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力度,丰富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做好农村金融激励与监管,大力推进"智慧金融"服务,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让乡村产业更加兴旺。  相似文献   

13.
当代,在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歌坛上,对民族声乐的界定呈现出各行其说,百家争鸣的状况.针对这一状况,文章在总结民族声乐不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定义和分类的方法,解释了"民族声乐"及"中国民族声乐"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我们应该认识到,界定民族声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如何处理文化传承关系的问题,其着眼点应该放在继承优秀传统声乐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新东方》2018,(4)
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事业的国家级战略,农村金融是乡村振兴的金融保障和政策保障,加强农村金融立法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当前,乡村振兴中的农村金融立法存在立法层级过低、立法定位不清、立法内容错位三大困境,亟需在加强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法治建设、强化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法治督查、强化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法律责任三大框架下,明确乡村振兴农村金融立法目的、明确乡村振兴农村金融立法逻辑、明确乡村振兴农村金融立法结构、明确乡村振兴农村金融立法界限,以此来建构乡村振兴中的农村金融立法路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面临金融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总量不足;金融产品功能单一,同质现象突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尚不完善的现实困境.鉴于此,实施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需要优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强农村金融供给能力;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满足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需求;强化对农村金融供给风险的控制力度,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弘 《长白学刊》2005,(2):104-105
政治文明是由"政治"和"文明"构成的合成词.对政治内涵的理解,决定和制约着政治文明的研究对象、分析框架及分析体系;对文明内涵的把握,决定和制约着政治文明研究的宏观的价值取向.因此,科学、准确地揭示政治和文明的概念和属性是正确理解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党上下掀起了对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要开展好这项活动,前提是要加深对"群众"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找准贯彻群众路线的着力点。对于"群众"这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人们往往含糊其辞,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应当被"公民"所取代的概念。对人们通常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和社会上关于群众的传统观念进行对比,笔者认为有必要就这一概念的内涵沿革进行新的审视。一、在古代中国或西方,没有"群众"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方向:“改革的核心是将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如何认识合作金融组织的基本特征和规范的内涵实质,科学估价我国为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所作的努力,分析发展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面临的问题及成因,探讨发展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出路与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基本特征与规范发展的内涵实质(一)农村合作金融具有合作经济的基本特征农村金融合作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政府主控金融体系的国家,表现为金融的事情实际上相当多的并不是金融部门的事,涉及金融安全或发生在金融部门的风险,原因也可能在金融部门之外;这样,将生态的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恰当定义金融生态、分析金融生态环境,能更好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0.
历史唯物主义重构史中分别以"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生存(存在)本体论"为前提的三种"重构"范式,大多未能切中历史唯物主义原初语境的方法论前提与历史生成总体论视角,并由此自觉去规定其"重构"的概念内涵和确立其"重构"思路。即使有学者自觉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的内涵作了界定,但仍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原初语境的方法论前提与历史生成总体论视角。因此,重返并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初语境的方法论前提与历史生成总体论视角,对"历史唯物主义重构"的概念内涵作出准确界定与思路校正,已成为有效推进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