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1930年秋到1933年夏,我是东北大学经济系学生,校长就是后来周恩来总理誉为"千古功德"的张学良.我们是师生关系.但当时我在社会上是个革命文化人,在沈阳我是左翼刊物《水花》的撰稿人以及出版一期就被查封的《现实月刊》的主编,东北沦陷后来到北平,任北平"左联"理论部长和"社联"研究部长,继而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而当时张学良在沈阳是东北四省国民党军政最高长官,在北平是国民党地方政府的首脑.因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分裂,我和张学良是敌对关系,但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思想上,我们又是一致的.张学良对沈阳北陵东北大学曾拨巨款,大兴土木,建筑宏伟壮观的校舍,其中使我记忆犹新的是汉卿楼.他还用重金聘请了一批当时国内声望最高的名教授,如梁漱溟、黄侃、肖纯锦等.其对图书资料和科学仪器购置之多,堪称国内大学之冠.但讲述这方面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韩福东 《黄埔》2006,(6):21-24
在纪念抗战60周年之际,笔者采访了黄埔同学苗青圃,他讲述了抗战中那没齿难忘的峥嵘岁月。向张学良递请愿书参军“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得了个不抵抗将军的称号,他老认为对不起我们,我们有什么要求他都答应。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苗青圃开始体味到失家、失学的滋味。他16岁那年,流亡到北平,就读于张学良创办的东北中学。东北中学设在北平西单皮库胡同,苗青圃和其他400多名流亡学生一样,穿军装戴军帽,享受免费的住宿和衣物。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还配有七九式步枪、重机枪、轻机枪和手枪,供学生军训操练时使用。在苗青圃快高中毕业的时…  相似文献   

3.
<正>张学良由于在"九一八事变"中执行不抵抗政策,备受国人苛责。热河沦陷后,张学良引咎辞职。1933年3月12日,张学良与夫人于2至、女秘书赵四小姐等人悄然南下上海。得知张学良一行将抵沪,杜月笙便把福煦路181号已关闭的赌场装饰一新,请张学良入住。杜月笙和张学良并无深交,现在见张学良处在倒霉的时候,觉得正是结交的好机会。这个时候拉他一把,他将来是不会忘记的。然而不久后,福煦路的大门口出现了一颗炸弹,炸弹的引信被拆除了,不会爆炸。和炸弹在一起的,还有一封信,信上说:"请张学良这个卖国贼即日离开上海,否则,第二颗炸弹送来,定叫他粉身碎骨。"炸弹和信,被杜月笙派的保镖  相似文献   

4.
1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考察其人格,当然最直接的方式是从他的文本载体入手,挖掘其创作个性。但仅解读作品,尚不能挖掘其人格形成的心理基础,也不能全面观照其立身处世的全面风采。因为老舍一生的思想历程和文学道路是在复杂的社会条件和诸多个人因素的共同制约下形成的。所以,我们拟从老舍的出身经历、为人处世及创作个性等方面入手,给予比较客观的评析。老舍生于北平,长于北平,最初的求学与工作,都没有离开北平,所以作为母体文化,耳濡目染,北平这座文化古城早已以一种历史沉淀的方式浸入了老舍的灵魂深处。又因为北平是一座最讲礼议,最重…  相似文献   

5.
1931年“九·一八”一声炮响,我成了流亡学生,流落北平,入张学良将军为收容东北流亡学生办的东北中学就读。我们既学文化又学军事,穿军装过着军人的生活。大家正在卧薪尝胆苦练杀敌本领准备打回老家去时,1935年国民党政府和日本人签订了《何梅协定》,把华北五省变成所谓自治,实质上在日本人操纵下实行汉奸统治。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日寇居然要求解散东北中学,说东北中学是培养抗日分子的。张学良校长把我们迁至河南信阳鸡公山。大家被逼上山后,义愤填膺,纷纷投笔从戎。我于1935年7月中旬和十余个同学,拿着张学良校长的推荐信,到北平报考中央军…  相似文献   

6.
正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逝世于美国檀香山,走完了他漫长而传奇的一生。他的大半生岁月在囚禁中度过,但他的名字始终没有被埋没,他与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的功绩,已经彪炳史册。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给予张学良高度评价,盛赞他是民族英雄。1991年,张学良获得自由赴美探亲,开国上将,曾担任过国家铁道部部长、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吕正操将军在美国纽约秘密会晤了张学良。  相似文献   

7.
<正>"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蒋介石下野后,代总统李宗仁为与中共和谈,曾提议释放张学良。但张学良最终未能获释,中间发生了哪些变故呢?对于释放政治犯、释放张学良,当时社会各界的呼声是很高的。1949年1月23日,东北有两个团体,联合向李宗仁发电,要求释放被非法囚禁12年之久的张学良将军。同一天,中国人权保障委员会等四个团体也向李宗仁致电,要求释放张学良。据李宗仁回忆,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召集会议宣布下野,由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会毕出门时,于右任追上去喊:"总统!  相似文献   

8.
某地一位官员东窗事发后,在狱中忏悔不该为一时的虚荣而丢掉终身的幸福,并写给自己的亲戚朋友:“要吃一生的饭,莫吃一时饭”。这位“大人”莫吃“一时饭”的忏悔对他来说虽然晚了,但对于我们为些狱外人却很有警示意义。从古  相似文献   

9.
<正>张学良与"御弟"一见如故张学良与溥仪的初次相见是在天津。其时,适逢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奉系进入鼎盛时期。张学良因此成为天津城里炙手可热的大人物。溥仪这时正住在天津。这位前朝皇帝,虽已无权无势,却仍在张园自设"清室驻津办事处",继续以"宣统皇帝"的身份不断联络军阀政客,做着自己复辟大清的美梦。当时,受过西方教育、思想开明的张学良对溥仪说,应该顺应历史潮流,脱离周围那些迂腐的老臣,放弃"复号还宫"的妄想,真正做个平民。  相似文献   

10.
高少林 《前沿》2007,(11):197-200
村支书在新农村建设中负有特殊的责任,村支书应当具备怎样的素养才能担此重任?一些地方党委组织部门提出了"双带"型村支书的要求,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上并不科学,在具体的操作中可能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企业经营者与党的基层工作者身份是难以相融的,在一般情况下二者难以兼顾;企业经营者与党的基层工作者从才能、道德水准来说是有区别的;"双带"型的村支书对于大多数村支书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必定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少数地方将成功的企业经营者任命为村支书实际上也不可取,这种强行将二者集为一体是很难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正父亲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这一生是丰富多彩的,又是非常坎坷的。1934年,我在台湾彰化出生,下面有4个弟弟妹妹。1938年,父亲因不满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化、皇民化统治,毅然带着全家来到北平,当时我们住在西城区南太常寺4号。当时台湾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台湾人的身份是"日本人",自然我们搬到北平之  相似文献   

12.
谈乐炎 《小康》2012,(9):96-99
正青年时代他立志从事文学,却终身与金融为伴。作为参与者,他见证了新中国一系列金融变革的惊心动魄与风云变幻84岁的曹尔阶每次回忆起漫长的一生,都会这样总结:"在我80多年的人生中,有60多年是同投资打交道,像我这样经历的人,在中国恐怕不多。"  相似文献   

13.
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核心组成员对张学良的劝谏和实践活动是促使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影响因素之一。他们共同做张学良思想的转变工作,为其指明前途和方向,力促东北军、西北军、红军的"三位一体"抗日大联合。他们还将"华密电报"及时通知张学良,帮助张学良策划"扣蒋行动",参与西安事变,并且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维护西安事变的成果付出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檀香山一家医院里,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老人,走完了他辉煌而艰辛的传奇历程。百年国运,百年悲欢。张学良以他整整一个世纪的风云人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抗争。 张学良:我是中国人,我要东三省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此时,张作霖被推举为安国军总司令,用软磨硬泡的装糊涂政策对付日本人,拒绝了日本人出兵打国民党的要求。于是,日本人决定用“外科手术” 除掉他。1928年6月3日,日本政府制造了轰动一时的“皇姑屯事件”。这一天正是张学良27岁生日。 “我至今不明白,日…  相似文献   

15.
张学良与蒋介石关系密切,既是主属关系,又是拜把弟兄,还加上亲戚往还。张与蒋妻舅宋子文结成儿女亲家,张之原配夫人又拜蒋之岳母为干娘。如此种种关系,蒋委张以重任,任海陆空三军一级上将副司令,兼北平军分会主任,豫鄂皖和西北剿共总司令部副司令,代总司令等职务。这就牢牢地把张学良将军连同他的25万东北军捆到反共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政协公报》2012,(3):33-34
<正>齐世英是国民党党务专家,曾主持东北事务。在《齐世英口述自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齐世英详细回忆与张学良的恩怨过节,提供了关于九一八事变及西安事变的第一手资料。摘登如下。张汉卿说被齐某人教训了一顿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人至关内者甚多,他们有些滞留北平,有些来到南京。到南京与我熟的都来我处,免不了谈到家乡和张汉卿(学良)  相似文献   

17.
70年来人民政协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光辉历史,而且作为新中国政治体制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变与不变"辩证统一的发展逻辑。回顾70年的发展历史,人民政协变化的是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不变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与使命。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6,(1)
正这双手,历经百年风雨,沟壑密布。左手虎口处,一道5厘米长的伤疤突兀狰狞,周围的皮肤紧皱着,以至于拇指都无法顺利张开。望着这伤疤,赵师颜嘴角微微抽动。这道疤,见证着过去一百年中,老人最骄傲的一段历史。卢沟桥东南方向大约60公里是大兴采育,1915年4月30日,赵师颜出生在这里。那时,北京还叫北平,寓意"北方安宁平定"。赵师颜的童年宁静幸福,祖孙三代20多口人其乐融融。北平  相似文献   

19.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10,(12):24-26
台湾会馆自1890年前后始建,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历经百年沧桑的台湾会馆,不仅见证了《马关条约》签订后,台籍士子垂泪请命的"五人上书"事件;见证了台湾被日本割占后,一些不愿受殖民统治的台湾同胞举家内渡到大陆生活的史实;见证了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后,追求进步的台湾爱国知识分子来到北京寻求强国之道的一腔热血;见证了1949年后,在京台胞为国家建设所付出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年来,京台两地各项交流日益蓬勃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常颖 《北京观察》2021,(4):34-35
1949年9月7日晚10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等到火车站迎接国民党元老、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领导人程潜.程潜此番前来北平,是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即将召开的新政协会议的. 毛泽东高度重视程潜来北平.8月30日,他致电程潜,邀请其出席会议.9月4 日,将程潜一行行程函告周恩来、聂荣臻,要求沿途对其悉心保护照料,事前安排住处并组织迎接.有人不明白毛泽东何以给程潜如此高规格的礼遇.毛泽东说:"程潜是个元老,我们特邀他参加新政协.另外,我们又是老乡,他是我的私交朋友,难道你们的朋友来了,你们还叫别人去接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