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劳务和人力资本的概念出发,对劳务出资和人力资本出资的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两者实质上是相同的。在对国内外关于劳务出资和人力资本出资的立法进行简要回顾后,认为是否允许劳务和人力资本作为出资,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各有值得商榷之处,并着重分析了可行性、障碍以及一旦将之法定化,具体制度如何构建的问题。最后,指出劳务和人力资本出资在我国暂时不宜法定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的出资问题 ,是一个跨越经济学、法学的前沿问题 ,人力资本不能作为股东向公司出资 ,是世界各国现行公司法的通例。但是 ,人力资本理论与公司运行实务均对此提出了挑战 ,而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也要求对其进行探讨。人力资本出资的适格性决定了人力资本同样可以成为股东出资的标的 ,成为公司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出资者的出资是公司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基础,是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保障,在公司运转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各国对公司资本制度的修正,我国出资制度的相关规定已经不再符合现实的发展,必须要对有关规定进行改革。在资本制度方面采取折衷资本制,降低最低资本额度,并允许以股权、债权、信用、劳务等形式进行出资,并在公司成立后出现股东出资瑕疵的情况下,课以股东差额填补责任及连带认缴责任,以对出资不足进行填补。  相似文献   

4.
张健 《浙江人事》2006,(5):35-35
为进一步促进人才资源通过法定形式转化为资本,规范人力资本出资和入股行为,日前,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台了《温州市人力资本出资登记试行办法》和《温州市人力资本出资入股认定试行办法》。《温州市人力资本出资登记试行办法》中所称的人力资本指依附在投资者身上。能够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人才资源。通过法定形式转化而成的资本。《试行办法》规定人力资本出资必须经法定评估机构评估作价,报经温州市人力资本出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认后一次性投资入股;  相似文献   

5.
《公司法》资本制度改革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和法定验资程序,由有限制的认缴资本制改为无限制、完全的认缴资本制,改革将资本制度的重心从债权人利益保护转移到股东权益的保护,大大缓和了资本制度的严厉性。然而,资本制度的缓和并没有否定资本作为公司生产经营基本条件的重要地位,即便是在完全的认缴资本制下,股东出资义务依然是股东最为重要的义务,股东能否充分兑现自己的出资承诺恰恰关系新《公司法》下公司信用制度的建设和认缴资本制的真正落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认定《公司法》资本制度改革后的股东出资义务与责任问题,便成为了理论界和司法实践所关注和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分权制衡” ,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法律问题。人力资本的出现打破了原公司制度中“以出资换股权”、“股权至上”的产权和经营管理模式 ,代之以“无出资有收益”“各利益相关人”共同管理 ,所有权、控制权、监督权三权分立制衡的产权和经营管理模式。对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所形成的分权制衡机制利弊的探讨 ,将有助于我国现有公司制度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7.
邸燕茹 《前沿》2003,(5):101-102
我国《公司法》实行了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法定资本制度以及验资制度 ,但是由于这些制度不完善 ,使实际操作中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的现象屡屡发生 ,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因此本文提出加强股东及发起人的责任、加强董事的责任、完善注册资本验资制度和规制公司相互持股这几方面 ,来完善《公司法》中的公司资本制度 ,更好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人力资本及其制度的契合为切入点,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供给、制度绩效和对策建议进行了论述.人力资本积累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和突破口,但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受制于制度的约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供给是相对丰富的,但正式制度短缺与非正式制度短缺仍然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瓶颈制约,实证调查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也证实了这一点.为此西部民族地区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教育法律制度供给,创新经济制度,加大教育投资,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形成人力资本开发的多元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立国 《前沿》2005,(9):87-89
人力资本产权化的实质,是赋予劳动者与其人力资本对等的产权权能、权益和权责,使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等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实现人力资本的产权化,形成劳动者权责利的统一,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促进各项制度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债权出资     
现行《公司法》未对债权出资作明确规定,但从制度上给债权出资提供了可行性。以对第三人的债权出资具有合理性,应设定可出资债权的条件,限制出资债权比例,规范债权出资程序,设定连带责任制度,并限制股东权利的行使。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种,公司制度的重要性从来都没有被忽视过。《公司法》成为是学者们眼中的焦点,当然其各种缺陷性也是研究讨论的热点。此次《公司法》的修改草案承认股权出资的法律地位,但无论是对其性质的分析还是实务制度的设计都还没达到另人满意的程度,尤其应该考虑到中国实践中的公司制度的特殊性必然导致问题的复杂化,因此股权出资被纳入修改草案的正确性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2.
现今,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了股东的出资方式,但笔者认为应拓宽股东出资渠道。本文试就股东用人力出资的可行性和必然性进行探讨,为公司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泫永 《人民论坛》2011,(9):112-113
劳务出资是一种新型的股东出资形式,是股东出资形式多元化趋势下的产物,虽未被我国公司法所认可,却成为学理界争论的焦点。劳务出资与其他的出资形式具有很多不同,有自己的独特性,在立法中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一概予以否定。只有加以必要的规范,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劳务出资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劳务出资是一种新型的股东出资形式,是股东出资形式多元化趋势下的产物,虽未被我国公司法所认可,却成为学理界争论的焦点。劳务出资与其他的出资形式具有很多不同,有自己的独特性,在立法中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一概予以否定。只有加以必要的规范,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劳务出资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公司设立登记后,公司股东具有未履行出资、未全面履行出资、抽逃出资情形的属于股东未按上述规定或约定履行出资义务,该出资义务或同时来源于法定或约定,股东违反该义务使相关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影响或遭受侵害,由此产生股东出资民事责任,这种责任是由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引起,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却不限于该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或相关责任主体或承担违约责任、资本充实责任、补充责任和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6.
刘金财 《前沿》2005,(11):45-48
无形财产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其形式也日呈多样化,相应地以无形财产作为公司出资形式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商誉出资就是其中的一种。国外的立法例肯定了商誉出资,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以商誉出资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商誉出资具有必要性;商誉出资符合财产出资的要件,具有出资适格性,因此商誉可以作为一种公司资本出资形式。但是必须完善商誉出资的评估制度,强化商誉出资的民事责任,限制商誉出资在公司资本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股东瑕疵出资的界定不一,类型划分多样。我国新《公司法》关于股东瑕疵出资法律责任的规定有所进步,但仍存在体系不完善、规范不全面、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借鉴《日本公司法典》在股东瑕疵出资法律责任制度中关于失权程序、扩大的责任主体范围等实体制度的规定,分析总结我国实际情况,从理念、制度、体系三个维度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8.
陈焘 《求索》2013,(9):197-199
外国投资者以其在中国注册的专利、商标、版权之使用权作价出资,与国内投资者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这种投资模式的可行性与合法性近年来在学术界引起广泛讨论。专利、商标、版权之使用权,即知识产权使用权作为出资标的物是否具有合法性和适当性是学界讨论的焦点。在我国逐步放开外商投资领域、拓宽外商投资模式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使用权出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对知识产权使用权出资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为知识产权使用权出资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产权使用权出资的法律风险从实务角度进行剖析。从而为我国企业在与外国投资者合资过程中规避相关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海峰 《人民论坛》2010,(9):280-281
内部人控制问题是公司治理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研究,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在一定层面上是人力资本被扭曲的反映。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可以采取三个层次的治理对策,即企业所有权制度创新、经营者人力资本地位创新和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20.
股权出资四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军 《前沿》2007,(10):179-183
股权出资的法律性质属于股权的转让,与公司的转投资行为之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股权出资时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而对于股权的出资瑕疵问题则应区分股权本身有瑕疵和股权出资过程存在瑕疵两种情况进行探讨。在作为出资股权价值易变性的问题上,笔者认为,股权出资行为一旦完成,则股权价值的变动都不再会对股权出资人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