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心理转型是社会政治总体结构转型的标志.当代中国政治心理转型的要求是,彻底肃清臣民意识的残余影响,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公民意识.为此,需要充分发挥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人民为本"的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心理转型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备课卡片     
科目公民公民国民人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并根据该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如我国宪法规定:“凡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是个法律概念,其范围是以是否具有我国国籍来划分。公民同我国建国初期曾经使用过的“国民”在含意上是相同的。但公民与人民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民是个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其范围是以政治标准来划分的。在我国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与国民身份认同的关系中应该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如何在中国梦背景下构建全体人民对于国民身份的认同,提升国民身份在人民自我概念中的重要性;其次,中国梦的内涵如何融入到国民身份潜在的标准与规范中去,让中国梦成为人民行动的"方向标"。  相似文献   

4.
公民权利意识的兴起——一项主要基于互联网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萌芽和初步发展引人关注.作为新兴的公共领域,互联网在公民权利意识的成长和传播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分化、不平等程度日渐加深,以网民为代表的广大民众通过网络论坛、博客等方式对作为公民所应具有的各种权利提出各种诉求,所形成的网络舆论已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虽然公民身份的概念还刚刚浮现,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人,公民身份概念丰富的内涵将会逐渐展现,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将为解决当代诸多民生和社会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人民"作为我国政治话语体系中最重要的词汇之一,深嵌于我国政治实践当中,对"人民"的理解关系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方向和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关于"人民"概念在中国的提出及形成,其与公民、群众的关系,以及在近代中国的变迁及其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均取得突出成果并达成重要共识。对这些问题的梳理,有助于理解近代以来"人民"概念提出和变迁背后的思想及其发展轨迹。深化"人民"概念的研究,既要以概念史为基础加强其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又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建构具有世界导向意义的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同时不仅说明认识论问题,也要解决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政治参与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两个重要命题,蕴含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内核与现实有效途径.人民政治参与为社会提供一种政治伦理根基,有利于凝聚社会的政治智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适应时代进步与现实需求,显示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丰富内涵和持久张力.人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由网络文化事件引发的"寂寞"话语实质上是当前社会私人化所造成的"大众孤独"现象.当下"大众孤独"现象的出现,正是当代中国美学忽略自身根基意识而停滞于市民美学倡导的必然结果.当代中国美学历程,呈现出从人民美学到市民美学的历史主体意识变迁.重审这一根基衍变,反思当前文化症候.走向公民美学应是中国美学研究进路的新方向.公民美学是对人民美学与市民美学的否定之否定.它要学习在张力中保持个体意义和共同体意义的和谐共生.美国学者阿克曼和罗蒂的宪政与哲学思想为构建公民美学提供了一种新人形象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王希泉 《前沿》2004,(11):134-136
我国公民意识的现状是由于中国古代臣民主体意识和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管理体制的长期影响 ,均造成公民意识的培育受到限制。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应从历史传统中汲取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资源 ,提出坚持德育首位和两课教育 ,集体主义意识和公德意识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外学者对"政治参与"概念的理解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研究的深入进行。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核心内涵涉及三个要素:谁参与、参与什么和怎样参与。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特殊语境下,政治参与的概念可以界定为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影响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公共权力部门决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曲相霏 《人权》2013,(4):50-53
一、我国宪法上的"人"的特征分析1949年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之后的四部中国宪法,可以看到宪法上的"人"①有两次转型。1949年《共同纲领》对"人"有两种表达,一是"人民",一是"国民"。《共同纲领》特别有意思,它把所有的权利都给了人民,把义务都给了国民。当它规定权利时就说人民有什么权利,当它规定义务时就说国民有什么样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分离的。1954年宪法开始使用公民这个概念,权利和义务在公民身上得到统一。从以人民的身份享有权利到以公民的身份享有权利,这是我国宪法上的人的第一次转型。第二次转型就是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进宪法,这个条款被称为人权条款。在人权条款入宪之前,宪法基本权利的主体是公民(只有一个例外,即总纲第32条规定  相似文献   

11.
吴小勇 《人民论坛》2014,(1):208-210
中国梦与国民身份认同的关系中应该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如何在中国梦背景下构建全体人民对于国民身份的认同,提升国民身份在人民自我概念中的重要性;其次,中国梦的内涵如何融入到国民身份潜在的标准与规范中去,让中国梦成为人民行动的“方向标”.  相似文献   

12.
多边主义是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本文从多边主义的概念与内涵出发,简要分析了其历史演变过程,并着重探讨了随着全球化和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多边主义的理论。开展多边主义的研究,对国际关系中的多边外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民人格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所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格。当代中国国民人格发生了积极变化,但还大量存在不健全人格问题。健全的国民人格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创造的关系。塑造健全的国民人格的主要途径有: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社会组织的建设;注重国民心理调适等。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如何提升当代中国公民的文化素养,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当代中国公民文化素养的缺失,与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的历史有关。在农业社会里,只有"公"与"私"概念的分界,没有建立在全民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德",这里包括契约精神、信用体系、法律约束、个体自律等观念。鸦片战争至今的一百多年,中国长期陷入西方列强欺辱、  相似文献   

15.
《人民政坛》2010,(5):30-31
董健在《炎黄春秋》2010年第3期上栽文《个人主义与公民社会》认为,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应该是现代的公民社会,而不是臣民社会。公民社会与臣民社会的区别,关键在于“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人权第一、个人本位、尊重个人价值,这是公民社会;君权第一、个人臣服、不看重个人价值,这是臣民社会。在当下,要达到现代公民社会,除了继续坚持已经进行了3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还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记者:郑先生,您能否简要地谈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国际人权思潮的关系问题? 郑杭生(以下简称郑):当代国际人权思潮,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涉及社会与权利的关系问题.看待这个问题的根本观点,是马克思的下述思想:"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305页)这一点从以"权"为中心的人权的内涵的发展--从第一代人权概念到第三代人权概念中,可以明显看到.  相似文献   

17.
公民社会概念是从西方市民社会概念演化而来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现代含义的公民社会要求政府与社会关系重新定位.公民社会是显现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民主社会,是强调公民参与和公民责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公民社会研究应强化中国特色与问题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的研究,要建立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及其资本主义批判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要特别识别扣批判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下的市民社会理论,要突显中国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其社会结构,突显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问题意识,将公民社会建设的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内在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刘伟锋 《前沿》2007,(10):137-138
建立公民社会是"第三条道路"政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现状、"第三条道路"与中国公民社会之间的联系以及中国公民社会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等方面。通过借鉴"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正确处理好公民社会与国家、公民社会与民主的关系,以便使我国的公民社会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民精神是民主政治重要的思想基础和非制度性资源,两者是互为依存的关系。公民精神的内涵丰富,与民主政治关系紧密的主要有权利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三个要素。公民精神缺失是当代中国发展民主政治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其原因有两方面:缺乏权利基因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滞后的现实社会体制。培育和锻造公民精神应从思想启蒙和体制变革、大众推动和精英主导、内涵要素的合理衔接三个方面的路径切入,才有可能达到目标。这是一个长期而系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