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雷晓欢 《理论月刊》2015,(3):118-123
国内外学者对于斯大林思想的研究成果颇丰,涌现了大量相关的专著和论文,但他们大多以政治体制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对斯大林的经济思想剖析不多,认识不足.随着苏联秘密档案的公布,一批西方学者开始着手研究其经济思想.探析当前西方学者对于斯大林经济思想的研究,尤其着重梳理他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农业集体化思想、工业化思想以及命令经济体制,对于我们开拓学术视野,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泉流恩格斯年轻时,敢向旧世界挑战。他在诗中这样表白:“一股汹涌泉流,呼啸着独自奔向山谷……”斯大林——钢铁列宁称赞斯大林对敌斗争坚决,笑着对同志们说:“我们叫他‘斯大林’(俄语:“钢  相似文献   

3.
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表现得更为客观、全面,也最为集中,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评价。毛泽东不但高度评价了斯大林,肯定了斯大林在苏联历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的作用,还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斯大林所犯的错误。总体上认为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所犯的错误属于共产主义队伍内部的是非问题,而非阶级斗争中的敌我问题。  相似文献   

4.
简论西方“斯大林学”的实质叶卫平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列主义者和苏联人民的民族英雄。然而,几十年来那些打着学术幌子、以研究斯大林的生乎和学说为名的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却不断地往他身上泼脏水,把这位尽管犯过错误而依然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搞得面目全非。这个在国...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自从逝世以来,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批判,到苏联解体时,他的声誉已降到最低点。但是最近四五年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某些报刊,尤其是反对派的报刊,发表了不少肯定和颂扬他的文章。斯大林的著作开始得到重新出版的机会,同时还有一些新的传记和研究著作出现。关于斯大林的评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将对这些情况作一个大致的介绍,供我国关心斯大林问题的同志们参考。一我们知道,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苏共领导人立即发动了对他的批判。根据新公布的档案材料,在举行斯大林葬礼的第二天,即3月10日,马林科夫在苏共中央…  相似文献   

6.
捷尔吉·卢卡契(1885─1971)是匈牙利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哲学家。1919年匈牙利革命期间.卢卡契任苏维埃政府教育事务部副人民委员。1956年卷入匈牙利事件,一度被流放。以后专事学术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关于卢卡契的评价,毁誉不一。因《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年),他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他还被看成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向当代形态转化的代表人物。卢卡奖在晚年希望有可能在社会主义界限内进行不可避免的变革。卢卡契之所以在晚年集中思考社会主义的改革问题,其历史背景缘于斯大林危机的公开化。斯大林危权与苏联面…  相似文献   

7.
管见 《传承》2001,(3):44
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领导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他 个性鲜明。以下是两个小故事: 斯大林的热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为了表达对伟大统帅的敬爱,军工厂的工人赶制了一件礼品。这是 一具 T── 34式坦克模型,它做工别致,金光闪闪,格外夺目。它的功能独特,既是精美 的座钟,又是高级收音机。工厂向斯大林献礼时,朱可夫元帅也在场,他见了这件礼品爱不 释手。斯大林当时微微一笑,未置一词。等朱可夫回到寓所,竟惊奇地发现,这件“坦克” 已经摆在了他的书桌上了。斯大林对部属的关爱和观察敏锐由此可…  相似文献   

8.
赫鲁晓夫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秘密会议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后,立即出现了一股反斯大林的浪潮。斯大林的功绩被抹杀,他的错误被夸大,许多事实被歪曲,他被加上了种种莫须有的罪名。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新领导对斯大林问题采取回避态度,虽然没有发动新的批判,但是也不站出来澄清事实,不对他的功过作出明确评价,总的说来对斯大林的批判只是有所缓和。80年代中期,由于戈尔巴乔夫推行自由化政策,又出现了批判斯大林的浪潮,而且它的势头比苏共二十大和二十二大后出现的浪潮更猛更大。自由派人士群起讨伐斯大林,…  相似文献   

9.
1913年,斯大林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较为周密地论述了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界定了我们适用至今的民族概念。七十年过去了,今天永不驻足的历史却以无可辨驳的现实向这一界定提出了新的挑战,并由此不容回避地把进一步探讨斯大林民族定义的课题提到了民族理论研究的面前。  相似文献   

10.
杨小梅 《前沿》2011,(6):164-167
对于赫鲁晓夫政权突然倒台的原因,长期以来,西方舆论认为是传统的"权力斗争"的结果。但事实上导致他下台的真正原因,是他执政以来执行的错误政策造成的。这些错误集中体现在:经济政策的失误、政治改革引起的危机,使他失去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裁减军队和减少军事预算,使赫鲁晓夫失掉了军届人士的支持;另外,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却没能从根本上反对个人迷信,使他在反对斯大林个人迷信上所做的一切,最终成为把他送上被告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 最早撰写关于斯大林文章的西方作家可能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921年,这位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弗兰德城的美国女性,怀着一颗充满正义感的心来到了饱受战争创伤的苏俄,帮助美国公谊会服务队把救济品送到了伏尔加河灾区.完成这项工作后,她没有回美国,留在苏联从事新闻工作.1924年她为美国《赫斯特国际杂志》写了一篇文章,大胆地猜测:虽然斯大林不是政府首脑,但是如果要谁来继承列宁的话,这个人准会是斯大林.当时,斯大林所担任的总书记这个职务既不为联共(布)中央领导人所重视,也不被西方新闻媒介放在眼里,因此,这篇第一次在美国发表的关于斯大林的文章,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地放进了图书馆的报刊架.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人,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为斯大林的强国主义叫好。斯大林在建设他的强国时是以牺牲其他民族和国家利益为代价的,中国是受害者之一。  相似文献   

13.
保尔:一个悲剧性命运的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尔的形象是一个真实的形象,理想的形象,悲剧的形象。保尔命运的悲剧性在于他的共产主义理想被亵渎,他对理想的忠诚和献身精神被摄入到斯大林模式的意识形态狂热之中。我们不忘保尔,就应该把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从斯大林模式中剥离出来。走在保尔的理想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比保尔更成熟,更坚强。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在众多的俄罗斯政治人物中,有一人尤其引人注目,他就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孙子迪朱加什维奇。他是斯大林的长子的长子。今年9月,他参加议会竞选,联合了强硬的俄共和其他三个极左党派,正式成立了“苏联斯大林集团”党,参加议会角逐。该党的章程称,将继续高举斯大林的旗帜,并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一,在政治制度中废除总统制;二,把权力还给人民;三,归还“窃取的财产”,在目前的情况下,即把所有财富、土地和工业收归国有,建立地方“苏维埃”,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管理俄罗斯。迪朱加什维奇表示,他不会用新的大清洗政策  相似文献   

15.
整个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始终坚定不移,领导苏联人民抗击入侵之敌,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统帅。同时,他忠实于反法西斯同盟,恪守所有承诺,从未背叛盟国而试图与德国单独媾和。有关斯大林曾向希特勒乞和的谣言,均源自“非斯大林化”。  相似文献   

16.
在苏联提出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第一人,不是赫鲁晓夫而是马林科夫。这是在斯大林葬礼刚刚完毕的第一次苏共中央主席团(即政治局)会议上,由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马林科夫提出来的。接着,在1953年解决贝利亚问题的七月中央全会上,马林科夫开始着手清算斯大林个人崇拜。这是代表整个苏共中央的集体政治行为,并不是马林科夫的个人行为。赫鲁晓夫上台后继续了这一行动,只是随着揭批贝利亚的深入,随着平反冤假错案范围的扩大和向纵深发展,发现了斯大林直接领导大规模恐怖活动的具体事实,赫鲁晓夫在中央主席团多数委员(包括马林科夫)的支持下,采取了向苏共二十大"揭开内幕"的方针。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 ,人们普遍认为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苏联只是向中国和朝鲜提供了武器 ,和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只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1950年10月中旬 ,周恩来总理秘密访苏 ,向斯大林陈述了中国出兵朝鲜的具体困难 ,请求苏联提供军事援助 ,同时请求苏联也出兵。斯大林表示同意提供军事援助。他坚决主张中国出兵 ,但他明确表示苏联不能出兵 ,因为如果苏联出兵 ,则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周恩来立即把斯大林的意见反馈给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说 ,中国出兵是必然的 ,同时中国需要苏联的军事援助 ,特别…  相似文献   

18.
[Ⅰ]十多年前,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在他那篇引起理论界关于生产关系定义问题争论的论文中,依据恩格斯的生产关系定义对斯大林的生产关系定义提出了批评。他指出:斯大林的定义同恩格斯的定义“有两个不同点:第一个不同点是,恩格斯的定义中没有‘所有制’;第二个不同点是,斯大林的定义中没有‘交换’。”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一提到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所作的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往往就说他全盘否定斯大林,并进一步引申为“全面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不符合历史的。  相似文献   

20.
吕纳 《长江论坛》2016,(4):57-60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是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福利危机而产生的,并在短时间内发展迅速、效果显著。而现在随着中国改革从经济领域到政治、社会领域的深入,公共服务购买也成为了各级政府探索改革之路的主要实践。本文综合分析了公共服务购买在海外的兴起、发展、特征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国内公共服务购买的渊源、实践、制度和问题,对政府体制改革的完善,社会组织的蓬勃发育,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