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春天的草们     
宋殿儒 《中国减灾》2013,(2X):56-56
<正>春天来的时候,我往往最喜爱看那些嚯嚯泛青的草们,草们早已成为我情有独钟的老朋友、好兄弟。小时候,我的生命体魄,除了靠吃一点儿妈妈的奶汁外,最多的就是吃它们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国家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我一生出来就面对了那么多的草儿。妈妈说,我一岁时就能吃麦田里的"面条菜",其实那是地地道道的草。面条菜是生长在庄稼地里的一种生命力极强的草,它耐寒也耐旱,一般情况下,每年春荒二三月的时间里,他们都能生长得葳蕤茂盛。那时候家家靠生产队里每年分得的一星点儿粗粮度日,往往要靠这些田里的野草们来加食。到三岁的时候,我能吃的草儿就多了,"白蒿"、"水杨菜"、"榆钱菜"、"荠荠菜"、"兔  相似文献   

2.
<正>到了2月,就像站在春天的门槛外,绿色的脚步已经不远了。我盼望春天的到来,不仅是因为它的柔和美丽温暖,它那烟花春雨南国带来的朦胧诗意;也因它能与一些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回忆联系在一起,带给我一种欢欣愉悦和奋发向上的心理感受;更因为它是总结,也是开始。每到这个时间段,我都忍不住翻出多年前的笔记,想把这篇没有写完的关于"春草"的故事补充完整,不知不觉,已然十年。犹记得十年前,我在大学校园里和几个朋友共同策划成立话剧社的点点滴滴。那时,几个刚进校  相似文献   

3.
尚顺顺 《中国减灾》2011,(5X):61-62
<正>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走廊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跟妈妈彻底吵崩了,赌气从家里搬出来,一个人在火车站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单人间。长沙火车站一向都是鱼龙混杂的地方,我租的房子在十一楼,是顶楼,楼下住的是只有夜间工作的"小姐"。住我对门的房客我一直没有见  相似文献   

4.
读者俱乐部     
[读者来信]金秋十月,秋风送爽,又逢十一长假,你是否早已制定了出游计划呢?一起到我们的俱乐部里说说吧——  相似文献   

5.
李兴海 《中国减灾》2011,(8X):13-13
<正>认识多年的一个四川文友,性格极为怪癖。虽然整日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却从不向我提及有关她的一切,甚至会在我无意提起她母亲时,一反常态地对我大发脾气。之后,我小心翼翼,再不去提及他所忌讳的这类问题。而这样的习惯,也一直保留到了多年后的现在。  相似文献   

6.
心中那幅画     
<正>那年,我正念初中。父母经常出差,便把我寄养在姑妈家。姑妈家在一个长长的小胡同里。胡同里只有晨和我是学生,而且在同一所学校,自然就成了朋友。晨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话斯斯文文,是高二文科班的学习委员。星期天,他经常背着一个绿色的画夹,骑着自行车,载我去公园写生。还给我讲什么是国画、油画,还有什么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我常常托着下巴静静地听着,心里充满了崇敬。我们常常碰到他们班两个来自北方的女同  相似文献   

7.
快乐老家     
<正>我在文中所说的老家,也就是位于河北省蠡县北埝乡泊北村我的公公婆婆家。我和丈夫年少时都在蠡县农村生活,长大后才分配到县城工作搬到县城里定居。故此,节假日里,我们一家三口人经常驱车回乡村老家小住。一方面是为了看望年迈的公公婆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在城里上小  相似文献   

8.
张宏 《台声》2014,(4):91-91
可能会有很多人都听过歌手毛阿敏曾经深情演绎过的一首歌——《烛光里的妈妈》。她在歌中唱到:妈妈我想对你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你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相似文献   

9.
浦英姿 《前进论坛》2014,(10):61-61
<正>岁月流逝,如今我已是七十岁的古稀老人,农工党苏州市平江退休支部为我举行了祝寿会(这是组织每年都为整七十、八十、九十岁……老人举办的),我从心底感到无比幸福!我两个儿子在我生日那天也特意为我安排了祝寿活动,星级酒店的丰盛菜肴、孙子捧出的大蛋糕、儿孙们美好的祝福语和他们一起用中英文唱的生日快乐歌一直在我耳边回荡……一切是那么的温馨浪漫!席间,儿媳们多次说:"妈妈,你多吃点,吃了是消费,吃不了是浪费啊!"我说:"年  相似文献   

10.
迎着晨曦走     
<正>又一个新的黎明开始了。我是那么准时地起床,静静地走向我的书房。外边,灯火阑珊,没有车辆,更没有行人。看一眼写字台右侧窗台上的那只璐璐鸟,它见我坐在写字台前,便把头朝向我,轻微地细语般亲昵地吱、吱了两声,便时而趴伏时而抻脖地蹦跳了起来。我对它很有感情,正如它对我一样。我把它引为朋友,知音。我们都  相似文献   

11.
毕淑敏 《中国减灾》2011,(9X):10-10
<正>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孩子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洁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  相似文献   

12.
胡玥 《人民公安》2006,(3):44-46
我一直想有一所房子。一所自己的房子。初来北京的时候,一年里,我搬了五次家。第一次居在百万庄金盾影视中心的一间办公室里。办公室里白天有一张床,晚上就变成了两张。那另一张是折叠床,是给影视中心打字的打工妹预备的长期“临时床”。办公室当然一点家的感觉都没有。那只能叫做一个睡觉的地方。因为是别人的办公室,我每天睡得都不安稳,生怕有钥匙的人随时随地地闯  相似文献   

13.
“我”与“他”的用法是不同的 ,“我”不是用来指称我自己的 ,不具有指称的语法功能 ,在不同的情况下它有不同的用法。“我”的用法和“他”的用法是不同的 ,如果说 ,“他”可以用“张三”来代替的话 ,那么我绝对不是我自己的永恒的名字 ,始终有确定的所指的名称。唯我论的错误的语法根源是把“我”看作是始终指称我自己 ,特别是我的心理过程 ,或者心理实体。  相似文献   

14.
云达忠 《友声》2009,(Z1):8-8
<正>1949年10月1日那天,我正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所大学念书,距我告别中国仅仅4个月。当我读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消息时,我不禁在我小小的宿舍里同样喊起来。在结束了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后,我相信中国人  相似文献   

15.
静候死亡     
王聪 《中国减灾》2011,(5X):44-44
<正>那年夏天,因为腹痛,我半夜赶往加州的Dili city医院看急诊,打了止痛针后,我焦躁不安,疑神疑鬼地在候诊室等待检查。候诊室空荡荡的,墙角的电视机里,美国NBA篮球联赛正在激烈进行。我在电视机前坐下,但什么都看不进去。我得的是什么病呢?但愿是一般  相似文献   

16.
咸若 《观察与思考》2008,(10):63-63
《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值得关注的是,书中首次披露了龚澎去世后乔冠华的晚年经历,也回应了外界的传闻。例如在龚澎去世后的1973年,乔冠华决定再婚时,提出让儿子乔宗淮一家搬出去住。乔宗淮担心走后母亲的遗物将被弃之如垃圾,就将母亲的部分衣物、信札、随身用品等一起带走。“事情果然不出所料”,乔松都说,她也担心自己不在家时妈妈留下的钢琴没了,就特意在回部队前在钢琴上贴了给父亲的留言,拜托他保存好钢琴。“可是我实在太天真了,此后不久,我再也没有见到那架东方红牌钢琴。”  相似文献   

17.
我是《党建研究》杂志的一名老读者、老作者。1989年,《党建研究》创刊的时候,我是山西省运城地委组织部的一名年轻干部,之后在中组部组织局帮助工作了3年,在山西省委组织部工作了20年。目前,在山西省直机关工委工作。不管工作地区、岗位如何变化,《党建研究》始终和我在一起,一直在我的案头、床头,不少文章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间。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明白百姓的疾苦,只要心里装着百姓想着百姓,和老百姓永远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我要竭尽所能,用毕生力量化解百姓的积怨,打开封闭的心结。"亢增奇始终把这句话作为信访工作的座右铭。从警29年53岁的亢增奇,担任信访科科长10多年来,始终把来访群众当家人关怀备至,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妥善解决;把群众来信当家书真心答复;把群众工作当家业恪尽职守,接访4000余名群众全获满意,办理630余起信访案件停访息诉率达  相似文献   

19.
留言板     
《中国保安》杂志:我的“挚友”,与你相识已有五个年头,每当新一期杂志到手,翻开扉页时,淡淡的油墨清香总是让人心旷神怡;隽永的文笔,精美的文字,让我的心境变得纯净、思维变得开阔。在我眼中,你不单纯是我提高文学修养、提高语言智慧的途径。你以敏锐的洞察力、鲜明的时代感和浓浓的关爱,折射出人间的真、善、美,辨别假、恶、丑,时刻净化着我的心灵。有了你,工作不再迷惘;有了你,精神变得富有;有了你,我不再孤单。北京开远保安:袁雪峰留言板记得有首歌“妈妈我想对你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你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一…  相似文献   

20.
支助获重生     
肖美 《中国减灾》2012,(6X):45-45
<正>我是2009年招募的"一村两大"志愿者,现服务于小鱼洞镇中坝村。中坝村在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这几年里我和中坝村村民一起共建美好新家园,一起见证中坝村的重生。重建中坝村的家园离不开中国红十字会、李嘉诚基金会以及世界各地爱心人士的支助。如今,中坝村一排排整齐的别墅式"小洋楼",在春日的阳光下流光溢彩,春意融融,一簇簇茶花正迎着春风喜笑颜开,老人谈着家常,小孩子嬉戏,村民们在户外跳健身舞、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